为何生娃
(2024-04-22 11:37:46)
生孩子之前,就只觉得结婚、生娃,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自己从小就是这样长大的,也没见过不结婚的,更没见过结婚后没生娃的。
小的时候感受到父母各种不尊重或者不理解自己,经历了很多“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从小就励志决不让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的经历。
所以,生娃对我来说,太正常了,也算是要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一环。
可是,事情都想简单了。
现在依然清晰的要生产之前,跟父母及几个阿姨散步回来后站在楼下聊天的情景。当时自己好洒脱,单纯的认为“你们当父母”都太操心了,儿孙自有儿孙福,18岁之前照顾好她,后面的生活是她自己闯,她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现实是,目前俩娃在手,从身高、眼睛、牙齿的操心,从积极寻找禀赋,花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帮他们成长到操心上学、学区房、户籍。说好的不操心呢?说好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呢?怪自己太有责任感,根本做不到躺平!
你好李焕英里,妈妈对着自己的女儿说,她只想要孩子健康快乐。我扪心自问,健康快乐是最基础,我希望她无论从外表到内在都是很优秀的,希望她成为人上人,我希望她将来活的轻松。
可是,我们现在碰撞的原因是什么?我希望的和芊芊希望的是一样的,但是我是成人,我更能自律一点,芊芊是孩童,更想轻松一点。她想要的是放纵,我需要告诉她,放纵之后是最难受的,是内疚,是后悔,是忏悔,是悔恨。只有当时过瘾了,后面带来的是无尽的难受与自责,甚至是对自己失去信心。
可能教育方法还是不对,晚上躺床上反思的时候,也考虑了这个问题。跟芊芊有过无数次的硬碰硬,都没有很好的结果。正面管教里面讲了,硬碰硬的结果只有“一个人赢了”,往往因为家长声音更大,火气更足导致赢家是家长。那孩子必定成为那个输家!家长本能的就想在这些方面表现家长的权威,或者“看吧,我说得对不对”的得意。这些都错了!!我要追求的是“赢得”孩子,让她理解并把道理付诸于行动。
“大声嚷嚷,大声吼”不解决问题!!
再次提醒自己,不管芊芊犯了什么错,都不能跟她硬碰硬,要用软的,带爱的情绪跟她一起想解决办法!!!!!!!!
写着写着,就跳过了自己最初的疑问,直接过度到如何跟孩子相处。也就是说我自己内心已经非常认定有了孩子的事实,追究为何生他没有意义了。
但是真的没有意义吗?昨晚的哭里带着的委屈都是因为对这个意义不明确呀。感觉生孩子养孩子让自己受尽了委屈,感觉跟耀的分居以及将来要在上海买房的这些辛苦都失去了原动力。
我爱我的孩子们吗?
什么是爱啊?
分析我对耀的爱,有依恋,有欣赏。
那对孩子们呢,“好可爱啊”是爱吗?“我娃可真棒”是爱吗?看到娃喜欢的东西都会想着买给他们是爱吗?给娃花钱基本没有纠结是爱吗?无法放下任何一个娃,自己出去逛街或者玩耍,走哪都想带上他们是爱吗?
摘抄一下潇洒姐关于女儿的文字:
爱你,我就会希望你未来少经历压力和痛苦,即使我知道那些终究躲不过;爱自己,我会花足够的时间关注自己,但更重要的是,会主动迎向那些压力和痛苦。
爱自己就是令自己更加强壮和美丽,强壮和美丽的必经之路,从来都是不容易走的。
回到我自己,为什么选择生娃,而且还是两个?而且都是计划要生的?
第一是我觉得生孩子是结婚后自然发生的。
第二,我觉得我有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我把他们总结下来传给我的孩子,他可以从我的肩膀上起步,绕过我掉过的坑,追求更高的体验乐趣。
第三,对于自己的娃有种莫名自信的期待。
第四,对于自己能成为很棒的家长有自信,并期待结果。
昨晚自己的崩溃,来自于娃不听从安排的愤怒,来自于对失控的恐惧,来自于对娃的不自信。同时,把娃要自己承担的结果全部主动扛过来,压在我自己的身上喘不过气。总认为自己尽力了,就会有好的结果,
但是我忘了,我尽力不代表孩子就有我想象的结果,也不要对这些想象的事情充满过高的期待。比如哪怕我们奋力在上海购房,孩子们在上海上学,孩子们就一定会成长的很优秀吗?如果不优秀就要后悔自己所有的付出吗?这个思考逻辑是对的吗?同理,好好爱孩子,将来孩子不孝顺就后悔生下他们吗?觉得自己的付出就是喂了狗吗?
生活中的道理自己其实是懂的,什么尽人事听天命,什么只管做好自己的,剩下的儿孙自有儿孙福。怎么真正实践起来就又跑偏了呢?
扎根在脑子深处,或者说是本能的想法真可怕!
重新理一下,重新跟自己讲讲:
我做的所有这些,只是因为自己爱孩子,希望能帮的都帮上,能在前期我们还能使劲的地方使上劲,不让自己老了后悔。在孩子跟我的对抗中,我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想办法带她进入正轨,想办法让他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未来孩子们成才与否,跟我关系不大,那是他们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