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天,老于与几位好朋友走进了绥化安达炭黑厂。
据安达县志记载;安达炭黑厂,1970年建于县城北四道街,占地面积37.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属全民所有制,中型规模企业,隶属于工业局,当年有职工377人,其中技术人员24人,管理人员12人。拥有炭黑生产设备111台,动力机械总能力1891瓦。总产值384.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910.3万,定额流动资产148.2万。累积投资958.8万,累积利税359.6万。每年产炭黑2788吨。
安达炭黑厂学校
安达炭黑厂学校以及“优生优育优教”的字迹至今仍依稀可见。
当年的炭黑厂,效益也是很好的。时过境迁,如今空旷的厂房,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红火生产的样子。
安达炭黑厂废弃的车间厂房。
厂房无任何设备,估计是变卖了。
炭黑厂电站
炭黑厂电站
炭黑厂电站
炭黑厂电站空旷的厂房
炭黑厂电站
地上遗弃的这些貌似渣块的东西,不知道叫什么?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拍照的时候,遇到一位中年男子。与他攀谈的时候,才知道他在炭黑厂工作过。还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方,就是几年前桦林轮胎与安达炭黑厂合资生产的车间。
几年前桦林轮胎与安达炭黑厂合资生产的车间。
几年前桦林轮胎与安达炭黑厂合资生产车间的大烟囱。
专业爆破的广告电话,赫然喷在大烟囱上面。
水泥墙上面是当年“六大禁令”的内容,依稀可以辨认
厂区内有部分金属废品
厂区内有部分金属废品
变电间
炭黑厂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下班后,工人都会去男女浴池洗澡。
当年的B级单位标牌,已经褪色。
在我们快要离开的时候,一位负责人与我们闲聊起来。
他告诉我们,炭黑厂是不让外人随便进入的。因为有北京某电影剧组在炭黑厂拍731电影,过不了多久,这里就要成立为红色电影外景拍摄地。
这个人的话,我们听的将信将疑。回家后,到网上搜索电影《731》安达炭黑厂关键词,果然有相关新闻报道。
据知情人介绍说,安达市与北京千岁影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东北抗战14年红色教育基地初步意向,未来将实现“南有横店,北有安达”。将安达打造中国北方最大战争题材影片拍摄基地。
据悉,电影《731》总策划由张和平担任,由著名编剧刘恒执笔,吉林电影家协会主席毕树林担任总制片人。曾获得“亚洲杰出导演奖”的导演赵林山担任本片导演。
该电影拟定于2018年初开机,主要刻画了从1933年以来尘封了84年之久的3000多名祖国同胞、国际同胞惨遭迫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