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吃开江鱼
文-张 文
眼看就要到“清明”了。
太阳热起来了,天也暖了,一股股小风一溜,冰雪就渐渐地融化了。
在北方,有这样一句农谚:“二月(农历)清明麦在头,三月(农历)清明麦在后”。说的是,如果二月里的清明,就要在清明前种麦子,三月里的清明,就要在清明后种麦子。在松嫩平原上,开江也是一样,二月清明,就在清明前开江,三月清明,就在清明后开江,农村人管这叫“迎节气”。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760104889433869179d
每年开江之前,都要刮几场较大的西南风。江上的冰由冬天时的浅蓝色透明,逐渐变成乳白色而不透明,并且,江边已有十多米宽的“沿流水”。在开江前的一两天里,经常会下一场零星小雨,久住江边的人会告诉你:春雨点点,冰就酥软,大风一刮,江就会开了。其实,江边打鱼人是最盼开江的,他们早有准备,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忙火着修船,该拼的、该补的、该腻的、该刷油漆的,一样都不能少。修完渔船还要织补鱼网,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开江了。
船在下江之前,渔民们要祭祀河神,在江岸上用土坯或砖,搭一个简易的小庙(即河神庙),在庙前烧香、叩拜,求河神保佑行船平安、开网快当。然后,杀一只大公鸡,把鸡血滴进江里,就算敬了河神。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7601048962cdaf39693
开江时,江上的冰排如一群野马,奔腾着、冲撞着,顺着江道峰拥而下,如雷霆万钧,势不可挡,江边人管这叫“跑冰排”。当大面积冰排跑过后,江上仍有少量浮冰时,渔民们就急不可奈了,纷纷划动小船,左绕右躲,在浮冰的空隙间穿行,撒下旋网,盼望着今年有个好的兆头,能在头趟船上,打捞到上好的开江鱼。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76053003540db6e14c6
当旭日东升,阳光洒满江面时,渔民们收了渔网,渔船箭一般地驶回码头,在岸边一字排开。这时从城里奔来的鱼贩子和买鱼的人,争先恐后地涌到船上,在船舱里,挑选自己看中的江鱼。最近两年,清明时节买开江鱼的,大多数爱买鲫鱼。经仔细打听才知道,他们说江中的开江鲫鱼,是春季食补的佳品,开江鲫鱼的特点是营养素全面,含糖分多,含脂肪少,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吃起来既鲜嫩,又不肥腻。常吃鲫鱼,不仅有助健康,还可降血压、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寿。如果是产妇食用开江鲫鱼,不仅可增加营养,还能有效催乳。当然,新鲜的开江鲫鱼最好是清蒸、清炖、红烧或用农村的酱炖,这样,能保持开江鲫鱼的原汁原味,吃起来格外新鲜。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7605302400296f6b73d
清明时节的开江鱼最好吃,是因为鱼们临近产卵期,体内积攒了较多的营养。此时的江鱼身体肥硕而坚实,各种氨基酸含量增多,又营养均衡,因此,味道无比鲜美。
近两年来,在清明开江以后,有的鱼贩子,为了挣钱使出了不少损招儿。他们把从南方运来的淡水活鱼,偷偷运到松花江边的码头,租只木船,把鱼倒进船舱里,加些江水,硬是冒充本地的开江鱼,结果是大庆和肇州来买开江鱼的人会经常上当,把南方鱼当做北方开江鱼买了回去,有些人吃了以后,也还没发现自己上当,始终认为自己是在肇源江边码头买的鱼,定是本地开江鱼无疑。其实,这也很好分辨,松花江里的开江鱼,有大有小,而且有鲫鱼、鲶鱼、白漂子、小麦穗等杂鱼;南方运来的鱼品种单一,个头都一般大,一水水。肇源人常吃本地的江鱼,搭眼就能看出来,绝不上当。去年春天,带两位大庆市的朋友在江边游玩,他们在买开江鱼时险些上当。后来,在江边的江鱼馆里吃江鱼宴的时候,才给他们解释明白,他们边吃鱼,边高兴地说,要不是和你们肇源人在一起,准得上当。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760629088ee022fcc86
作者简介:张文,大庆市肇源县人,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原为肇源县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庆作家协会理事,现任大庆市《纵游大庆》杂志主编。有散文、随笔、诗歌、旧体诗词等作品在《黑龙江日报》、《北方文学》、《诗林》、《诗刊》、《散文百家》、《岁月》、《大庆社会科学》、《大庆日报》、《当代文萃》、《北方时报》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刊发。有散文被2010年11月12日美国《侨报》“大陆文摘”版转载。2010、2011连续两年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大赛三等奖。2015年获“中华散文网”第二届散文大赛一等奖。有多篇作品被收入《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和《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金榜集》等版本。
电子邮箱:dqzhangwen1950@163.com
(欢迎关注和转发;盗版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