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滴水藏海9595
滴水藏海959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10
  • 关注人气:1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七月,沈阳丹东4日游(二)

(2016-08-22 06:32:52)
标签:

幸福七月

沈阳丹东4日游

沈阳站南侧舌尖胡同

李连贵熏肉大饼店

我们久处不厌才是重点

分类: 旅游

序言: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幸福就是一种满足。

 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

  

 

7月8日大庆-沈阳

 

火车抵达沈阳站。

随着人流走出车站,晚6点的沈阳站前人如潮,车如蚁,车辆的喇叭声此起彼伏,令自己有些头晕烦躁。

以前看过某个文章,说韩国的路上无论多拥挤,几乎听不到任何司机按喇叭。再看看国内,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汽车喇叭的噪音中。

 

来沈阳前,她说;老公,我去火车站接你。她喜欢称自己为她老公。

自己开玩笑说,火车站人多车多,堵车时间久,人的心情就容易狂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路怒症。情绪影响心情,经常心情不好人就容易变老变丑。老公怕老婆变老变丑,所以不准接站。

其实,不让接站的主要原因是,沈阳是自己的老家,最近几年,每年有空都要回老家看看。所以对沈阳的情况基本都了解。

另外,自己所带东西不多,坐了一天的火车,走路刚好活动活动筋骨,顺便看看沿途民俗或风景。

路边打车的人比出租车多,看样子,没有小半天功夫,甭想打到车。

为自己的当初决定点赞。

 

话说步行没有多远,看到位于沈阳站南侧的“舌尖胡同”。

前两年一部《舌尖上的美食》纪录片火了国内外,与“舌尖”有关的各种舌尖体名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个“舌尖胡同”应该也是舌尖体的衍生物。

幸福七月,沈阳丹东4日游(二)
据网上资料介绍,2014年9月,总投资共1500万,意在打造沈阳人自己的“宽窄巷子”。“舌尖胡同”分为内街和外街,当时分别设90个和74个美食摊位,共164个。胡同最窄处9.5米,最宽处16米多,共280米长。当年美食节红火一时。之后2015年也举办一次美食节,可惜反响平平。幸福七月,沈阳丹东4日游(二)
如今的“舌尖胡同”却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幸福七月,沈阳丹东4日游(二)
“舌尖胡同“与“李连贵熏肉大饼店”相距不远。幸福七月,沈阳丹东4日游(二)
大约在140多年前,李连贵的父亲在吉林省梨树县小镇上开了一家经营熟下货的酒店,字号是"兴盛厚"。李连贵,河北滦县柳庄人李广忠(乳名连贵)继承父业以后,一位经常光顾"兴盛厚"的老中医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要使煮肉够味儿,须如此这般,保你生意世代兴盛。"随后,老中医交给李连贵一张纸单,上面列了九味中药。李连贵按老中医的药方如法炮制,煮出的肉果然芳香四溢,从此远近闻名。因为经营量太大,为了便于保存,又采取熏烤方法,这样使得熟肉的风味更加别具风味。配上用煮肉汤调酥的大饼,二者浑然一体,顾客交口称赞,"兴盛厚"的字号渐渐被"李连贵熏肉大饼"所取代,后来就改换了招牌,叫“李连贵熏肉大饼店”。后其子李尧在四平开分号。解放后,1950年其孙李春生在东北重镇沈阳中街开分号,从此蜚声海内外。


走走看看,心情好了许多,也不觉得累。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今年的沈阳特别的堵。打车去酒店,路上堵了好久,司机师傅也抱怨今年沈阳堵车堵的厉害。

 

她已经为自己定好的酒店住下。

洗了澡,换了衣服,喝了半壶茶的时间,手机来了短信;老公下楼,我在酒店楼下等你。

 

吃过她为自己的庆生晚饭,回到酒店。进入房间后,我们紧紧搂抱住对方,用力亲吻起来。。。。。

激情过后,她躺在自己的怀中,温柔如猫,自己则轻抚她的秀发。

 老公,今晚我不能陪你过夜。在外过夜他会疑心的。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她把她的丈夫叫做第三人称-他。

她曾经和自己说,她与丈夫是那种有情无爱的婚姻,为了孩子,才维持现在这个家庭。

她开车回家前对自己说;老公,明早我来接你,以后3天再好好陪老公。

 

 

躺着床上,回想起两年前我们因一次旅游结缘生情生爱。大庆沈阳两地相隔千里,对彼此的想念只能每天通过微信表达。

我喜欢她,她喜欢我。我们久处不厌,才是重点。

 

 

             7月9日沈阳-丹东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宽甸小韭菜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c9c13b0102wbbp.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