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我的西藏西宁西安,我们的尼泊尔40

标签:
我的西藏西宁西安尼泊尔篇--巴德岗遭遇尼泊尔黑心司机达塔特雷亚神庙印度塔塔小轿车 |
分类: 旅游 |
执勤的警察都带口罩,尼泊尔的空气污染可见一般。

在国内肯定是不允许的,太危险太不安全了。尼泊尔的百姓对这样跨在车外的情景早已经司空见惯。

市区的印度塔塔小轿车广告;大概意思是,开车参观景点和在尼泊尔生活都离不开它。

车上抓拍尼泊尔雨后的马路,拥挤的上班车流。
两名维持交通很不负责任的警察在摆弄手机,后面的面包车里面超载了多少人,是我们无法猜测的。

雨后的马路

晴天漫天土,雨天满地泥是尼泊尔道路的真实写照。

骑摩托车的人。
路边堆放的石料,道路的修建工程也许刚刚开始。

我们遇到的黑心司机。
快到巴德岗的时候,车子的发动机出了故障。
大家都说,这叫恶有恶报,只是恶报的时候太早了些,等我们到了巴德岗他车再坏不迟啊。
最后老肖给了司机400卢比。
在尼泊尔,这是大家碰到唯一的一次不愉快。

我们只好转乘当地的公共汽车前往(20卢比/人)。
骆驼在车上向当地的尼泊尔女子咨询巴德岗的事情。
手中的就是被全球众多自助旅行者视为旅行“圣经”的----LP。

带上‘LP’和老婆,一起去尼泊尔吧。
这就是被全球众多自助旅行者视为旅行“圣经”的----LP,1973年由旅行爱好者托尼·惠勒夫妇创建的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旅行信息提供商——澳大利亚Lonely Planet(简称LP)出版公司出版的“LP旅行指南”。
这就是被全球众多自助旅行者视为旅行“圣经”的----LP,1973年由旅行爱好者托尼·惠勒夫妇创建的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旅行信息提供商——澳大利亚Lonely Planet(简称LP)出版公司出版的“LP旅行指南”。
尼泊尔是右舵方向盘
年久的车辆难免会经常出现一些小毛病。
车辆抛锚了,司机在更换轮胎。
车辆抛锚了,司机在更换轮胎。

沿途经常看到这样盖了一半半成品的房子。
有人说,这样的话,尼泊尔政府就不收房屋使用税。不知道真假,但是半成品的房子尼泊尔真的很多。

这个地方大概是百氏可乐的批发点。

百姓生活

一切为了学生,这句口号,是自己在尼泊尔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宽敞的学校,学生整洁的校服。由此可见尼泊尔政府对学校的重视程度

老城区的百姓,每天就这样无忧,无欲无求自在的生活。

老城区的百姓,

在老城区经常看见扎带扎在前额的女搬运工,据说多是夏尔巴人。
中国登山队能够成功登顶珠峰,也有夏尔巴人一半的功劳。

刚刚下过雨的街道,还是半潮湿的。
在自家的台阶上摆是各种商品,就开始营业了。

一位老奶奶正在纺线。
这样的场景,自己好多年没有见过了。
记忆中纺车也只在书本中看到读过。

巴德岗门票50卢比。约合人民币不到4元钱。
与国内高傲的门票相比,和不要钱没有什么区别。

巴德岗宣传单
巴克塔普尔又称巴德岗,这里到处充满了古代气息和艺术氛围,诚实之心是方形的皇家广场。这里又有不同时期的建筑:皇宫、印度教寺庙、佛塔、石亭、华表······。被誉为“活的遗址”和“露天博物馆”。
巴克塔普尔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Khwopa),是谷地内的第三大主要城市。
巴克塔普尔的杜巴广场的面积比加德满都得杜巴广场大,但寺庙的密度比帕坦的杜巴广场小,而且也不像另外两座广场那样生机勃勃。

这个神庙是否有些神秘之感?
神庙的名字是---达塔特雷亚神庙;它最早建于1427年.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建于1458年,据说它也是由整根树干建造而成的。

座寺庙对于湿婆神的信徒、毗瑟挈的信徒和佛教徒来说都很重要。

鸽子的天下

鸽子栖息在神像之上,也不怕亵渎了神灵?

梵添、毗瑟挈和湿婆神三神合一的达塔特雷亚(Dattatreya)

在达塔特雷亚神庙,自己抓拍到的这位老者是否有几分扑克牌梅花k的样子

这座庙宇自己忘记叫什么名字了。

这是一家生产木雕工艺品的工厂,进去上2楼参观,里面的东西有些贵。

木雕工艺品的工厂门前的一对瑞兽

尼泊尔的这瑞兽难道与中国人喜欢门前摆放石狮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人

老人

小朋友

当地的小女孩

在这古色古香的大门前,加上这两个可爱的孩子,是否耐看

里面这个男人在做缝纫机活。

在尼泊尔,自己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红砖也有明显的标志。
自己分析,红砖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很好找出来,相当与国内的问责制。
这是在博卡拉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