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8植物系列--绶草八十

标签:
绶草世界上最小的兰花盘龙参一线香鹝捻花开花顺序是由基部开始绶草的花雌雄同株《滇南本草》 |
分类: 文化 |
绶草是兰科绶草属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地生兰,也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据了解,绶草是世界上最小的兰花,分布范围小,野生绶草并不多见。
绶草的花序如绶带一般,故得名,而其花序又如红龙或青龙般盘绕在花茎上,肉质根似人参,故绶草也常被称为盘龙参。除了上面的盘龙参,绶草也叫
“ 一线香” 。 古书中用 “ 鹝” 表示这种草。
绶草的开花顺序是由基部开始,平均每隔1天开花1枚,最后开放至先端,开花至花谢平均需17天,花谢至果熟平均需15天。盛花期后植株枯萎,地下部8-9月重新萌芽,翌年春季开花。其花期为2-5月(温暖地区)或6-8月(寒冷地区,比如北京山区中)。果实为蒴果,深褐色,长椭圆形,长5-6毫米,被细毛,干燥后裂开,内含种子很小。果期3-6月(温暖地区)或8-9月(寒冷地区)。
株高13-50厘米,肉质根多条,黄白色,纺锤形指状且略带念珠状,4-8条簇生于茎基部,长2-6厘米,直径5-8毫米。茎短,淡绿色,直立,2-5片叶基生于近基部。叶条形或线状倒披针形,偶为狭长圆形,肉质无柄,长3-20厘米,宽3-10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生叶先端宽,茎生叶先端窄,中脉微凹,基部收缩成鞘并微抱茎,茎上部叶退化为鞘状苞片,先端长尖。花茎1-4个,直立,长10-35厘米,具2-3枚不育苞片,上部被腺状柔毛或无毛。
绶草作为中药最早见于《滇南本草》,根和全草可入药,气味微弱,味道甜而微酸,叶片干品皱褶,展开后与鲜品形状类似,质厚,根部干品表面为黄白色至暗棕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幼嫩者表面有多条淡黄色细根毛,质脆易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无粉末,花序螺旋盘绕,花果大都脱落,肉质厚且肥大的黄白色根部干品和茎叶绿且无泥土杂质的较完整全草干品为佳品。
中医认为绶草性甘、苦、平,归心、肺经,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病后虚弱、阴虚内热、咳血、头晕、腰痛酸软、糖尿病、遗精、淋浊带下、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烧烫伤、疮疡痈肿,可用9-15克干品或15-30克新鲜全草煎汤服用,也可采用适量新鲜绶草捣碎,然后外敷。
拍摄地点--大庆油田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