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7昆虫系列--斑衣蜡蝉

标签:
斑衣蜡蝉又名椿皮蜡蝉班衣、樗鸡、红娘子椿蹦花蹦蹦花大姐樗鸡红娘子灰花蛾河南栾川老君山杂谈 |
分类: 文化 |
斑衣蜡蝉喜干燥炎热处。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危害,5月上旬为盛孵期;若虫稍有惊动即跳跃而去。经三次蜕皮,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活动危害至10月。8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树干的南方,或树枝分叉处。一般每块卵有40-50粒,多时可达百余粒,卵块排列整齐,覆盖自蜡粉。成、若虫均具有群栖性,飞翔力较弱,但善于跳跃。多白天活动为害。成虫寿命达4个月,为害至10月下旬陆续死亡。
(1)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40~50毫米,全身灰褐色;前翅革质,基部约三分之二为淡褐色,翅面具有20个左右的黑点;端部约三分之一为深褐色;后翅膜质,基部鲜红色,具有7~8点黑点;端部黑色。头狭小,复眼黑褐色。体翅表面附有白色蜡粉。头角向上卷起,呈短角突起。
(2)卵:长图形,褐色,长约3毫米,排列成块,披有褐色蜡粉。
(3)若虫:体形似成虫,初孵时白色,后变为黑色,体有许多小白斑,一至三龄为黑色斑点,四龄体背呈红色,具有黑白相间的斑点。
本种昆虫是一种药用昆虫,虫体晒干后可入药,称为“樗鸡”。
樗鸡,别称红娘子、灰花蛾,是一种中药,可活血通经;攻毒散结。主血瘀经闭;腰伤疼痛;阳痿;不孕;瘰疬;癣疮;狂犬咬伤。
拍摄地点;河南栾川老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