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3植物系列--鸡冠花四十四

标签: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鸡冠花妇科几则验方鸡冠头花、鸡冠苋鸡花红鸡冠大鸡公苋海冠花印度原名波罗奢花 |
分类: 文化 |

鸡冠花(学名:Celosia cristata),别称鸡冠、鸡冠头花、鸡冠苋鸡花、鸡冠头、鸡髻花、鸡公花、鸡米花、鸡骨子花、鸡角枪、白鸡冠花、红鸡冠花、红鸡冠、大鸡公苋、海冠花、家鸡冠花、鸡髻花、老来红、芦花鸡冠,塔黑彦-色其格-其其格、老来少,为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印度,原名波罗奢花,唐代引种我国,明代已普遍栽植,成为公认的名花。中国国内分布大部分地区,广布于温暖地区,多生长于炎热而干燥土壤。
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开花,花多为红色,呈鸡冠状,故称鸡冠花。鸡冠花植株有高型、中型、矮型三种,矮型的只有30厘米高,高的可达2米。

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最大直径4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

鸡冠花,茎红色或青白色;叶互生有柄,叶有深红、翠绿、黄绿、红绿等多种颜色;花聚生于顶部,形似鸡冠,扁平而厚软,长在植株上呈倒扫帚状。花色亦丰富多彩,有紫色、橙黄、白色、红黄相杂等色。种子细小,呈紫黑色,藏于花冠绒毛内。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鸡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分赤白用。;《玉揪药解》亦云;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中医认为,鸡冠花味甘,性凉,具有凉血、止血、止带、止痢、止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肠风下血等疾病。
下面介绍鸡冠花在妇科中经常运用的几则验方:
经血不止;红鸡冠花晒干研末,每剂4~8g,用黄酒调下。 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
鸡冠花15g,海螵蛸12g,白扁豆花6g,水煎服。
产后疼痛《怪证奇方》记载白鸡冠花用黄酒煎服。
白带、石淋;
《摘元方》记载白鸡冠花,晒干研末,每日空腹用黄酒送服9g。赤带用红鸡冠花。
血淋; 白鸡冠花30g,烧成炭,米汤送服。
月经过多;
红鸡冠花30g,仙鹤草24g,棕桐炭15g,水煎服。亦可用于崩漏。
月经不调; 红鸡冠花、白鸡冠花各15g,益母草20g,水煎,加红糖调服。
带下、阴痒; 鸡冠花l0g,芡实15g,金樱子15g,水煎服。或鲜鸡冠花50g,鲜藕节50g,水煎,加红糖调服。
月经闭止; 鲜鸡冠花20g,瘦猪肉50g,加水炖服,食肉饮汤。
产后腹痛; 白鸡冠花30g,加黄酒1500m1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