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行摄湘闽20天(图多字少)(十七)

标签:
武夷山天游峰“武夷书院”遗址五曲大桥“通天桥杂谈 |
分类: 旅游 |
11月21日武夷山天游峰
天游峰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九曲溪北,景区中心海拔408.8米。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
天游峰有上、下之分,一览亭左,是为上天游;下有崎岖丘,沿胡麻涧一带,是为下天游。上天游的一览亭,濒临悬崖,高踞万仞之巅,是一座绝好的观赏台。从这里赁栏四望,云海茫茫,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山水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1
2
5
6
9 武夷精舍”是朱熹亲自创建的第三个书院,他在这里讲学8年之久。期间,四方学者不远千里,云集武夷,当时的知名学者蔡元定、蔡沈、詹体仁等都曾就学于此。
10
11“武夷书院”遗址。书院原名“武夷精舍”,它的主人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朱熹,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字元晦,晚号晦翁,别称紫阳,祖籍江西婺源。
幼年从学于其父朱松,绍兴十三年,朱松病逝,十四岁的朱熹遵从父命到崇安五夫里。投靠父亲生前好友刘子羽,遂定居武夷山,并从学于刘勉之、刘子翚、胡宪等宿儒名士。朱熹十九岁时考中进士,三年后被朝廷授为迪功郎,任泉州同安主薄,从此开始官宦生涯,但他一生宦途坎坷,仕宦七年,立朝仅四十六天,任“祠官”达二十三年。
12
今天残留的书院遗址是清康熙五十六年,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捐俸倡修”的,距今有二百多年历史。
13
14
15
16 朱熹讲学的“武夷书院”里,我们也许依稀可寻当年理学大师讲学的胜景。“
17
18
19
武夷书院大堂是2003年在原址基础上修复的。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2013 行摄湘闽20天 (图多字少)(十八)
武夷山天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