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表和作业登记表
(2014-02-19 20:09:57)分类: 教育教学 |
每次到了要检查学生读书背书和作业的时候,我都希望有一种背书检查神器和作业检查神器——可以帮我检查谁背了课文谁没背,谁做了作业谁没做;谁背得流利,背不下来的是哪里不会,谁作业哪里没做,哪里不会做,错了的题目自主教他, 订正……说多了都是泪啊~~苹果都不出这样的神器,我应该往哪里找啊?
其实这种神器是不会有的,老师肯定要跟踪这些情况,查漏补缺,一步一个脚印,和学生一起学扎实了,打好英语基础,背书检查神器和作业检查神器只是异想天开。
然而,我可以设立一种制度,在班里实行,制度上了轨道以后,老师只是扮演从旁协助和引导的角色。这样既锻炼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又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我把三(1)班和三(2)班两个班的同学分别按照身高、性格、性别、爱好、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条件分成12个小组。每小组约4人,个别小组5人甚至6人。其中固定座位号是小组的1、2、3、4号,称为member1、2、3、4。所有2号都是能够负起检查和辅导背书任务的同学,而1号则为学习能力稍弱的同学。3号是能够负起检查和辅导作业任务的同学,4号和3号学习能力差不多,偶尔需要锻炼工作能力,在3号成员缺席时替换3号的,这样就避免了万一有某小组长缺席,背书和作业就没法检查的状况出现。而且按照号数来分工,不会引起学生的担忧和反感,不会觉得老师给他们分等级。这一切要看起来很公平公开,没有刻意按照成绩来安排,但是其实老师要自己做很多功课,了解学生,考虑周全,不要出现什么不良结果。
安排小组成员时要注意,性格互补的最好,如果不能刚好互补也需要是能够和谐相处的,互相之间比较多共同话题的。有些人可能认为要把那些多话题聊的同学拆开坐,其实没必要;上课时如果节奏足够紧凑,他们的话题都会围绕课本内容而展开,互相擦出智慧的火花,在小组合作中发挥更好。
分好组后,表格应该贴在班里显眼方便打钩又安全的地方,绝对不能贴在门后,同学们正在钩呢,有人从外面进来一推门,就容易发生意外。还有不能贴在杂物多的地方,有时候他们会为了赶在deadline前完成就会造成几个人一起去挤着打钩的情况出现,同样容易发生意外。
贴好表格后要向同学们解释清楚表格的使用方法,谁才能钩,怎样钩,万一出现小组长不能及时检查或者有事不在怎样处理等等,都要交代清楚。上届我带的六年级就是这样操作的,不能说是一劳永逸,但是谁没交作业,谁没订正作业,谁没背书等,我一目了然,可以更高效地工作。
表格准备好后,就给同学们编排《英语课座位表》,就是上英语课时特意安排得不同于其他课的座位表,按照小组的成员组合坐在一起,互帮互助。经过数次训练,一般座位表和英语课座位表之间转换几次,他们就能迅速地准备好,不至于下节课预备铃时他们慌乱地找书找座位。
接下来的功夫就都体现在长年累月中默默的关注和引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