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名著阅读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界定和解读方面的细化
(2018-01-29 11:39:47) 通过名著阅读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研究课题界定和解读
2017年我个人的“通过名著阅读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成功申报,通过与专家的交流,感觉我在课题的界定与解读方面还需加强,根据课题的研究方案和研讨交流,就界定和解读再次完善如下:
本课题包含三个概念 “名著阅读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践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等。在文学名著中这些孕育了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指通过阅读、学习、传承等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广大。
“实践研究”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切具体活动,它是有计划科研活动,式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
本课题就是通过名著阅读指导实践,引导学生正确开展名著阅读,以名著阅读这个抓手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境界,达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十九大确立的立德树人的思想。
前一篇:《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后一篇:中学生名著阅读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