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教学叙事
(2017-07-01 19:14:01)
标签:
杂谈 |
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如何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宽松有趣的学习的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我时刻关注的。
一年级的孩子自控力相对差些,所以如果不经常变换形式,那孩子们会感觉枯燥无味,面对好动的孩子们,唯有做到心平气和,换个方式、换种形式来改善这一局面,虽然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我们都应努力地多一点耐心……
1、儿歌培养课堂常规好习惯。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课堂上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整顿课堂纪律,我发现儿歌特别适用我们这种大容量的班级。例如:课前迅速使学生安静坐好组织教学的一问一答式口令:
师:拍拍拍。生:座端正。物品放在右上角,右手搭在左手上。
师:请你翻开第十页。生:我就翻到第十页。
师:小眼睛。生:看黑板。
师:小耳朵。生:仔细听。
2、不局限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例如:教学“第几”,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找第5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一致,既学习了知识,又认识了新同学。
3、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4、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一定要舍得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如果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星星,糖果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5、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很多时候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学起来会更加的轻松愉快,情境是发动机,一段好的数学情境要包括:是否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能否激活先前的教学的经验;是否把学到的东西派上了用场;学生是否参与了数学情境;提出问题,导致了一段数学情境发生后,是否解决了问题,教学中还需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有效性,适度性。
6、以游戏为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玩游戏。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能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可以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