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论文  区角活动表演区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

(2014-05-30 17:17:40)

区角活动表演区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

园所:西安市未央区珠江新城幼儿园   教师:蔺丹伟

 

摘要: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游戏的真正意义在于能使深藏内心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杜威说过:“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游戏是幼儿时期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究竟游戏对幼儿有什么益处呢?“幼儿时期是游戏期”。游戏活动与幼儿健康快乐的生活和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幼儿的身体、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其中,角色游戏就是幼儿时期幼儿最典型、最主要的游戏。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模拟成人的活动,从认识他们从活动中体验和认识成人的世界。既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又能丰富儿童的科学知识、增加儿童兴趣。由此可见,游戏对儿童教育的重要,这一点是不可抹煞的。

关键词;区角活动   角色游戏   认知活动

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在活动角中所进行的某种特定活动。包括:角色区、益智区、美工区、表演区、建构区、图书区等。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会交往、知识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要通过扮演角色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认知活动发动了游戏,游戏反过来加强认知活动。”可是在长期的区角游戏活动组织过程中的观察及现象表明,我们的很多区角活动往往流于表面的形式,而真正促进孩子认知的功能却没有达到很好地发挥。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我们将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角色游戏主题单一不能满足幼儿需求

区角活动过程中,往往角色游戏的主题都比较单一,游戏形式不够新颖,材料的提供上不够丰富,或存在提供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过多,(如厨房餐具、食品等),而丰富幼儿游戏情节的材料、促进社会性发展的材料较单一。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和吸引力去想象和创造。因此角色游戏主题的丰富是我们研究的首要任务。

二、材料准备的不科学,投放的层次性把握不准

如:小、中、大班娃娃家的材料基本大同小异,缺乏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游戏经验有针对性的投放材料。

三、角色区在开放的时间和人数上达不到保证,甚至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游戏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缺乏对幼儿积极有效地指导

教师在游戏中的引导方法不够灵活,指导策略程序化,有时还会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幼儿,阻碍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游戏中不能做到完全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活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游戏水平得不到提高等等。

这些无疑都阻碍及影响着幼儿在游戏中的各项能力及认知水平的提高,以下是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总结的经验及方法:

一、角色分配的重要性

在日常活动中人人都关心自己担任什么角色,游戏开始时孩子们往往为了争夺角色引起混乱,能力强的和强的在一起就发生争吵,能力强的和弱的在一起,强的总是担任主角,弱得总是当配角。这种现象几乎一直存在,因为游戏中产生了相互交往的需要,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角色矛盾。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在游戏中不仅需要幼儿克服困难、享受合作的成功,还要让幼儿能主动帮助他人,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根据幼儿行为品质及个性发展的特点,利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对待周围人和事的正确态度,发展其观察、语言、想象、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做孩子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多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交流与合作

老师是孩子探索学习中的共同合作者。要懂得聆听孩子的心声,学会做幼儿的好朋友,成为他们的合作者。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大胆自由地去表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还要做 细心的观察者,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幼儿,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认知水平及个性差异
       
区角活动中,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在表演区玩“争做小老师”的游戏。朱朱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孩子,她说话的语气和神情,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模样。朱朱十分急切的想让伙伴们选她做小老师。可谁不想当小老师呢,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只见,她对其他的小朋友说:“我们来比赛,谁赢了谁就最棒!最棒的人就来当小老师!于是她以组织者的身份让小朋友们参加到了比赛中。结果由于秩序的混乱,到了最后谁也没做成小老师,其实,朱朱一直在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她才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孩子们的种种表现让我刮目相看,我看到了孩子们在自己的游戏中如何学习与人合作,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去用不同的方法,而且会随着事情的进展而不断的变化。    

 三、针对幼儿特点,创造合适角色

 在角色分配中,对一些总是抢当主要角色的孩子,老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当次要角色,而对胆小懦弱的孩子就鼓励他去当主要角色。在游戏中,教师要特别观察那些好动的孩子,他们精力充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在游戏中四处干扰,不受同伴的欢迎。教师应针对这些孩子的个性特点,创造一个适合于他们的角色,让他们愉快地参加游戏。在游戏则中,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而自然地抑制自己的缺点,达到教育目的。

在一次表演区游戏中,翁森源小朋友的一声尖叫,影响了正在开心进行游戏的孩子们,他哭着跑到我跟前说“老师,小朋友们都不愿意跟我玩,看着他眼泪婆娑的样子,像受到了多大委屈似得,真让人心疼。于是我赶紧走过去向孩子们了解事情的原因及经过。原来是他不愿意配合同伴,不遵守游戏规则,自己不玩了就把头饰仍在地上,阻止其他伙伴游戏,所以才没有同伴愿意他加入游戏。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针对翁森源这种自己在游戏中得不到满足就去干扰同伴的案例,我们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引导方法,对其个性特点,创造了属于他的角色,让其充分的体验到了自己在游戏中的重要性,并能愉快的参与游戏

四、丰富游戏主题,发展幼儿主动性与创造力

教师的指导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适时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主题,增加游戏情节,促进角色交往,还能提高幼儿组织活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力提高幼儿角色使角色游戏开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

五、改变指导现状,提高角色游戏质量

虽然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中存在了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教师对角色游戏指导进行了一些探讨,积累了一定的价值经验。总之,要改变角色游戏指导现状,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我认为有一套角色游戏指导的策略很重要。所以在一些教师积累的原有经验上提出一些指导策略,从而使它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角色游戏区作为幼儿开展游戏的主要场所,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以物代物的材料提供,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承担角色来开展。游戏中,幼儿对主题的确定、内容的构思、角色的分配以及规则的制定,都是他们自主来完成的。但是,它虽是幼儿自主的活动,但其游戏水平的提高、教育作用的实现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他需要有儿童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以及教师正确的指导来得以实现。

结语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上的价值,儿童不是“小人” 他们就像是一张白纸,纯洁无暇;又像是一本永远读不完又读不透的书,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爱护他的烂漫天真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语言去表达世界,不要用仍旧消极的老法,去剥夺他的活泼天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