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固体矿产勘查资源储量估算(五)--块段划分

(2014-03-19 20:36:09)
标签:

杂谈

分类: 地质知识

固体矿产勘查资源储量估算(四)--矿体的圈定,继续学习固体矿产勘查资源储量估算(五)--块段划分。

5 块段划分

块段是矿体资源储量计算的基本单元,块段的划分应尽可能考虑地质因素,勘查手段和资源储量类别等因素,既不能划分过大,也不应划分过小。

 5.1 块段划分原则 

5.1.1 考虑地质因素:同一块段内产状基本稳定,矿体基本连续,不受断层错动,形态较为规则,矿石类型、工业品级相同,品位比较稳定。 

5.1.2 考虑相邻块段勘查手段应基本相同,如槽探、钻探、坑探或两种、三种手段的组合。块段划分不宜过大,也不应过小。块段分界线应尽可能以勘查工程间的连线为分界线(剖面法则以剖面为分界线)。 

5.1.3 同一块资源储量类别应当相同。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http://www.gyh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031914_0845_1.png

5.2 块段编号原则
一般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不同资源储量类别,顺序编号,以便在计算过程中便于检查。
块段代号应力求简单明了 (如332-1、332-2…332…) ,333-1、333-2… 333-…) ,切忌繁琐和生搬硬套。

http://www.gyh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031914_0845_2.png

2.3.2 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原则 

2.3.2.1块段内工程密度基本相同,则由各工程品位和厚度加权平均求得,如图 中 B级储量; 

2.3.2.2块段内工程密度不同,则应分别加权,然后再平均计算,如图 中的C、D级储量,应分别求取上部三个工程的加权平均品位和下部两个工程的加权平均品位,然后再次平均求得矿块平均品位。

http://www.gyh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031914_0845_3.png

2.3.2.3 一般情况下表内矿块段包表外矿工程的平均品位计算

据前述批复的工业指标中,每个小块段允许携带一个表外矿工程,如图中的C1~ C6。但前提是矿块平均品位应达到 5g/t的要求。若矿块平均品位小于 5g/t要求,则应降为表外矿块。 

例 1:正常情况下含表外矿工程的块段平均品位计算(如图)
一般情况下含表外矿工程的块段平均品位计算

http://www.gyh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031914_0845_4.png

①C1块段为4个工程的块段,其中 ZK1(2 .8/12)为表外矿工程,按指标要求,可以划入块段内计算表内矿,经计算得C1块段金平均品5.48g/t,平均厚度1.8m,符合要求;
当2个表内矿工程与1个表外矿工程组成一个块段,符合表内矿指标也是可以的;或3个表内矿工程与2个表外矿工程组成一个块段,符合表内矿指标也是可以的。

②Zk2(2.50/1.1)为 C2、C3、C4、C5四个块段中包含的表外矿工程,经计算各块段平均品位及厚度为C2(5 .54/2.13、c3(6. 15/2.25、c5(5. 22/2. 4、c6(5. 40/2. 10)均符合块段品位指标。故ZK2表外矿工程可以参与表内矿块计算。

③ZK3、ZK4、ZK5三个表外矿工程,成片分布在边部,应划为表外矿块段,因此,在每个矿块中只好以各工程影响一半的原则,再次划分出表内矿块(C7、C8)和表外矿块(CW1、CW2 )

2.3.2.4 合理扩大块段情况下表内矿块段包表外矿工程的平均品位计算

a) 如果将C1、C2两个块段合并为一个块段,则成为4个表内矿工程包2个不连片的表外矿工程,矿块平均品位计算结果符合要求; 

 b )如果将C1、C2、 C5、C6四个块段合并为一个块段,则成为6个表内矿工程包3个不连片的表外矿工程,矿块平均品位计算结果符合要求;

表内矿块段包表外矿工程的主要类型

综上所述表内矿块段包表外矿工程主要有5种情况: 

1)2个表内矿工程包1个表外矿工程; 

2)3个表内矿工程包1个表外矿工程; 

3) 3个表内矿工程包2个不连片的表外矿工程;

4)4个表内矿工程包2个不连片的表外矿工程; 

5)6个表内矿工程包3个不连片的表外矿工程;
概括起来就是:在符合工业品位要求时, 2个表内矿工程可以包1个表外矿工程, 3个以上表内矿工程可以包2个以上不连片的表外矿工程;
注意前提条件:

a)块段平均品位应达到工业品位要求; 

 b) 表外矿工程原则上不连片分布。

特殊情况下包含表外矿工程的矿块平均品位图

http://www.gyh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031914_0845_5.png 

例 2:特殊情况下包含表外矿工程的矿块平均品位. 

1)C1、C2、C3、C4四个块段之间有一个表外矿工程 ZK1,如果将ZK1分别带入各矿段,试算结果是,4个矿块品位均不符合最低平均品位 5g/t的要求,因此,表外矿工程 ZK1必须单独圈定。不再参加四个矿块的平均品位计算。 

2)扣除表外矿 ZK1工程后,矿块平均品位计算结果:C1:5. 99/2. 47C2:5. 29/2. 30C3: 5 .47/2 .90C4 :5 .13/2 .73均符合块段最低平均品位的要求。

 例 3:特殊情况下未扣除表外矿块的情况
扣除ZK1后:
C1(5 .99/2.47)、C2(5. 29/2.30)、C3(5.22/2 .90) 

1)扣除ZK1后:C1(5.99/2 .47)、C2(5. 29/2.3)C3(5. 22/2 .90)均符合矿块平均品位要求; 

2)唯有C4(4 .88/2. 73)不符合平均品位要求,处理意见有两种: 

 a)原则上,C4矿块应当与 ZK1表外工程一同剔除,列为表外矿矿块; 

b)若全区类似 C4的矿块只有少数几个,则可以考虑周边地质条件,作为特殊情况保留为表内矿块。保留的前提是全矿区必须达到矿区最低平均品位的要求,如果工业指标中没有全区最低平均品位要求,但应在储量计算应当说明的问题中单独提出,以便开采时综合考虑其经济利用价值。

改变 ZK2参数后引起的变化

http://www.gyh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031914_0845_6.png

例 4:扣除表外矿工程后的矿块平均品位计算 (图 ,改变 ZK2参数后引起的变化) 

1) ZK1、ZK2均为表外矿工程,故按表内矿与表外矿各影响一半的原则,扣除表外矿影响的面积; 

2)计算结果如图 所,C1、C2、C3、C4为表内矿块,C5为表外矿块。 

扣除表外矿工程后的矿块平均品位计算

http://www.gyh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031914_0845_7.png

欢迎喜欢的朋友在文章下方评论框互相讨论。您也可点击文章下方的分享按钮,分享给更多朋友!

本文出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人生若只如初见

原文地址:http://www.gyhblog.com/archives/361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