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绘本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2014-11-20 21:51:12)
标签:

绘本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提到了“绘本”课,绘本的阅读在日、韩以及东南亚十分盛行,在我新加坡三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绘本教学的经验,同时聆听了台湾绘本大师林美琴的绘本教学讲座。清华附小的主题教学模式中,绘本也是非常主要且重要的教学文本。在纯真小学,我也进行了两年多绘本教学的研究,积累了一些心得。绘本教学对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都有着很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也设计了一些读写结合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可以说绘本教学对于我来说受益良多,而我也越来越爱绘本,在这里也依据一篇我的论文与大家进行分享,欢迎有兴趣的老师一起进行研究。

纯真小学  孔妍

摘要:绘本与本世纪刚刚进入中国大陆的市场,这种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对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大的帮助,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本文介绍了绘本教学对于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绘本 阅读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

 

绘本就是指图画书,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而这种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进行完整的表达。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代,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并且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在一年多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融入绘本教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记诵能力四个方面,绘本教学从这四个维度出发,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汉字,中国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对于六七岁的儿童来说十分抽象,而且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很少,如果在这个时候就让学生去读大篇文字的故事,即使是带拼音的,对大部分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那么从学生开始接触阅读的时候就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让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图画语言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更加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和记诵能力  

认读能力和记诵能力是阅读能力中最主要的能力,绘本中图片是故事的主要信息,但是文字也是不可或缺的,学生们在观察图片结束之后会主动地要求去读文字,看看故事内容与自己的想象和观察是否相符。有些绘本中的句子是在不断重复的,学生会在一遍遍地重复之中就会对句子进行无意识地记诵。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用一块布给孙子做的衣服变小了之后,孙子总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而爷爷在修改衣服时,故事也都用了同样的句式进行描述:“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这样的句子在书中一共重复了五次,在这五次的重复之中学生能很轻易地将句子记诵下来,背诵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也是积累知识与语言的重要渠道。

3.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在绘本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透过图画细节猜对话,比如观察故事中人物的表情,猜测他的心理活动;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衣着、布景等等,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来模仿人物的对话。再回到文字中进行阅读,通过对于细节的关注,学生阅读到的不仅仅是文字的表面含义,而是深层次地体会到文本所蕴含的深意,人物的感情、性格。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会不定时地与学生一起回顾所讲过的内容,在故事结束之后让学生对于故事内容进行一个概括,这样使学生对于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理清故事的脉络。同时,也会通过不断的提问,训练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信息来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过关注细节、整体把握、适时提问三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而理解能力恰恰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新版语文课标指出:“低年级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标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也就是说,低年级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绘本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以封面、扉页、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图片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文本进行更好地理解。比如《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小猩猩因为自己非常孤独而出租自己的友情,但是仔细观察的话,绘本的每一页都会在隐蔽的地方出现一种不同的小动物,实际上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友情就在你的身边,要去主动结交朋友。

4.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学生只有在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人物的角色中去之后,才能够与文本进行真正地沟通,才能真正地感悟到文本传递的情感,才能真正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所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地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每一个绘本都是社会生活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进行着一个潜移默化的社会化的过程。比如《我爸爸》绘本中,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展示了父亲在他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读完绘本之后,我设计了配套的活动,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回忆自己父母值得自己骄傲的能力,比如学生说道,“我的爸爸力气很大,可以一下子就把我举起来”,“我的爸爸会给我做好吃的汉堡包”,虽然是一些平凡小事,但在孩子的眼睛中却放大了许多倍,让孩子在熟悉中亲近,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和自己身边的人。在锻炼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

二、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绘本教学恰恰将这四种能力很好地融合了起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写作能力还在慢慢地培养和形成过程中,而表达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能进行有条理且完整的表达,在写作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提高学生的表达兴趣

在进入故事前我都要利用提问的方式初探故事,针对封面、封底和蝴蝶页进行提问,看看封面上画的是谁?他的表情如何?为什么会这样?你来猜想一下发生了什么事?在与学生共读故事的过程中,也要像观察封面一样,让学生不断地观察图片,不断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对于学生的答案,只要是合理的就要进行鼓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而童真的想法也会带给我许多惊喜。比如在讲《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故事时,小兔子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阅读下一页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去猜测兔子妈妈的回答,有的学生说:“妈妈会说,比爱胡萝卜和白菜还多。”还有的学生说:“兔妈妈会说:‘看看那棵树上的叶子,你爱我比那些树叶还多。’”

2.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学生口语表达得是否生动,主要在于学生的词汇量的大小,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进行表达的训练,那么词汇量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绘本中,我会借助于表情、手势等来演示一些常见的词,帮助孩子理解词义。同时依据绘本的内容不断充实学生的词汇量。比如《石头汤》,故事的背景在中国古代,学生在其中了解到许多那个年代的词汇——秀才、郎中、炊烟袅袅等等。借助图片学生也都能较好地理解这些词语的词义。

3.训练学生有序、通顺、完整地表达

讲完故事后,可把故事中生动、有趣、可游戏的情节,根据孩子的特点编成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在愉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语言。在《我爸爸》故事完成后,我教学生做大嘴书,利用大嘴书模仿爸爸的语气对自己说话。还可以依据故事情节让学生拓展思维,低年级学生宜用比较生动活泼的形式,简单的语句,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在读完故事之后的感受,鼓励孩子口头自编故事与家人分享,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思维和概括能力。让孩子用自己的言语来复述故事(故事中部分情节或故事大意),以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学会有序地进行表达。这也对孩子的言语、记忆、逻辑、想像等方面的能力进行了最好的锻炼。《子儿,吐吐》是写一只小猪吃下了木瓜籽,幻想自己的头上长出了木瓜树,我进行了配套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吃下了什么水果的籽儿,又长出了什么树,这些树有什么用。学生说道:“我长出了一颗苹果树,树上的果实可以分给同学们吃。”还有的学生说道:“我长出了一颗梨树,树上的叶子可以帮老师和同学们挡风。”不管是什么方式的表达,都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老师也要进行正确的示范。

语文教师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不在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而是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利用绘本的方式,学生经常接触到这些高水准的图与文,一读再读,他们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语文学科的素养潜移默化地被提高了。

http://s3/mw690/002YISOlty6NLxiABbA82&690学生的作品

http://s15/mw690/002YISOlty6NLxiUKAK1e&690在轻松的环境中与学生共读绘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