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小偷公司》的语言分析 水晶小学 杜慧
(2014-09-16 12:45:59)
标签:
娱乐 |
《小偷公司》是我非常喜爱的一段相声,包袱是相声的精华所在,是演员的命根子,它能给人“出乎意料之外,在乎情理之中”的效果,使人忍俊不禁。下面就将此相声小段中几个经典包袱进行粗略分析。
例
牛:啊,冯巩
冯:没错,是我
牛:相声演员
冯:是我
牛:我真羡慕您的工作。
冯:您别这么说
牛:光动嘴不动手,说完相声身上一点伤都没有。
“光动嘴不动手,说完相声身上一点伤都没有” 意在强调相声演员的工作与武力搭不上边。而在观众的心理中有这样的共识:相声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艺术,相声演员的职责是向观众展示经过加工的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谈话语, 让观众得到欢笑和愉悦。观众根据共识可以想到牛群的说此话的意图是相声演员也应该尝尝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滋味,幽默效果因此产生。
例
牛:我们三天两头被人打得鼻青脸肿的
冯:哦,你参加了拳击运动。
牛:老得玩命呀。
冯:对抗性是强。
牛:风险太大。
冯:那才见精神哪!
牛:提心吊胆。
冯:习惯了就好。
牛:生怕人逮着。
冯:你躲得快点儿。
牛:让人逮着就往死里打呀。
冯:那对方就犯规了。
牛:他管你那个。就前几天6 个小伙子把我吊起来打, 一边打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冯:怎么骂的? 牛:让你小子偷钱包儿!
相声的抖“包袱儿”,列入“逗”的技法之中,在结构包袱儿时,常常使用“三翻四抖”的手法。三翻四抖,又叫“三顶四撞”,就是说捧哏的领会不到逗哏的话,到第三翻包袱儿才抖落开了。侯宝林大师在其《侯宝林谈相声》中将包袱儿构成的艺术手段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用直接的方法构成包袱儿,或直接将内容加以强调;或将内容加以夸大;或以揭露的方式将内容予以否定。另一类是用间接的方法构成包袱儿,或有意先将内容加以歪曲;或借媒介将内容加以陪衬。刚才这个包袱就属于第一类。
冯:你参加流氓团伙了?
牛:谁参加流氓团伙了?
冯:那……
牛:我参加的那叫小偷公司
冯:小偷公司?
牛:全名是小偷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上段中,冯问牛是否参加流氓团伙了, 牛义正言辞反驳“谁参加流氓团伙了? 我参加的那叫小偷公司,全名是小偷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小偷本是见不得光的职业,他们居然还敢明目张胆地成立公司,而且还和“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响当当的名称联系在一起, 这种掩耳盗铃的荒唐行为让人哭笑不得。
例
牛:当然了,这都是上一级的,具体到下一级的的科室呀,分工就更细了。
冯:都有什么科呀?
牛:你就拿这个保卫科来说吧
冯;不,你等会儿,你们小偷公司要保卫科干嘛?
牛:太必要了,一百多小偷儿聚在一块儿,要没有个保卫科,那公司有点什么东西不转眼儿就没呀? 俺们公司贼 发,一九九零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越是贼窝越要加强防盗工作!
冯:家贼难防呀
上例中牛群认为在小偷公司中设立保卫科很有必要, “越是贼窝越要加强防盗工作”。殊不知小偷公司成员长年累月地执行偷盗任务,个个技术高明,就连保卫科成员恐怕也监守自盗。于是捧哏演员的一句 “家贼难防呀”道出保卫科形同虚设,与牛的“越是贼窝越要加强防盗工作”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产生幽默。
例
牛:我真是够了。为了偷这点东西,整天窝窝囔 囔偷偷缩缩。颤颤惊惊,偷偷摸摸活得一点都不潇洒。我 真是够了,我后悔我怎么当上小偷呢?
冯:明白了就好
牛:还不如拦路抢劫呢? 真的,拦路抢劫逮着就毙,省得这么活受罪。
例中,当听到牛说“我真是后悔我怎么当上小偷呢”,听到这句话观众们会形成符合当时情境的假设,即牛可能不愿意再当小偷,打算改邪归正。可是一句“还不如拦路抢劫呢”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与之前的假设出现矛盾,产生了效果。
冯:那你们都有什么干部呀?
牛:那干部多了,一个总经理,四十八个副经理。
冯:四十八个人儿呀?
牛:各管一摊呀。 冯:都管什么呀?
牛:有管行政的, 有管组织的, 有管宣传的, 有管后勤 的,有管计划生育的…。
冯:我这等等呀,你们小偷公司还计划生育呀?
牛:哎,你这话说的,全国一盘棋, 我们小偷也不能例 外呀。要不人家都计划生育,我们小偷随便生, 大偷生小偷,小偷生幼偷,小偷越生越多,好人越来越少,我们偷谁去呀?
这段中,牛说他们小偷公司坚持贯彻国家的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防止“小偷随便生,大偷生小偷,小偷生幼偷, 小偷越生越多”,听到这里观众心里可能想的是是:这个小偷公司挺有公益心,还顾虑到小偷泛滥将给这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好人越来越少,我们偷谁去呀”将小偷的丑恶嘴脸暴露得一览无余,同时也使观众原来的想法落空形成笑料。
例
牛:为此警察堵了我们好几回。我一看这架式, 赶紧写一报告: 鉴于风声太紧,建议公司全体人员立即转 移! 当否? 请批示!
冯:递上去了吗?
牛:交给副组长了。副组长拿过来一看, 先画了个圆圈儿。
冯:画圈儿? 牛:这叫圈阅儿。意思是基本同意。请组长酌定。
冯:这还是组长管的事儿
牛:组长拿过来一看,又画了个圈儿, 请副科长酌定! 画了个圈儿请科长酌定。科长先画了个圈儿,请副经理酌 定,又画了个圈儿。
冯:画了五个圈儿这个
牛:请总经理酌定。要说办事效率说我们总经理。拿过来这么一看,五个圈儿,明白了。提起笔来,唰唰地批了 几个字。
冯:怎么批的?
牛:同意! 到奥运会去偷! 报告还没写完,
警察呼啦 就把我们堵在屋里头。
冯巩询问就牛写的报告,小偷公司的总经理是如何批示的,牛说: “同意! …”。观众自然想到的假设是:鉴于风声太紧,总经理同意公司全体员工转移。牛后半句回答“到奥运会去偷”与先前想象错位,总经理将五个圈当成奥运会的标志了,这样产生最大语境效果,幽默油然而生。
英国学者鲍门曾这样阐释教师与幽默:“理想的教师应该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在日常的教学中,学些相声语言,或将相声幽默应用到课堂中,可以改变课堂上死水般的沉静,使教学锦上添花,提高学生的听讲效果。还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得到“润滑”,这课堂的幽默犹如“兴奋剂”点亮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会因此亲其师,信其道。但我们知道,引入相声,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更乐于学习,思维更加活跃,引发更深的探索和进一步的创造,因此,学习相声中的语言技巧才是我们研究的真正目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