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谈陶渊明崇尚的自然

(2012-06-18 15:08: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点滴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谈陶渊明崇尚的自然

砀山铁中语文组         麻舜庚

在教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后,我在与教材的碰撞中,加深了对陶渊明崇尚“自然”的理解。就其思想内容上来说有三个层次,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薄的认识。

首先,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 是自然界。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给陶渊明带来无穷的乐趣。看到“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的心情无比惬意,看到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他表现出的无比羡慕之情彰显他对自然界的崇尚,他一心回归自然界,想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以致发出“聊乘化以归尽”的慨叹。所以说,陶渊明崇尚的“自然”理应首推自然界。

其次,陶渊明崇尚“自然” 还应该是指自然自在的生活。在陶渊明看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一边有稚子绕膝,一边把酒独酌,甚是欢乐!平日里去园中走一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看远处云卷云舒,也是一件乐事,要么就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到郊外去游乐,去水上行舟,亦是人生一大快事,农忙时“农夫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在田间劳作,农闲时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与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说一些温暖人心的话儿弹琴作画寻个乐子比神仙还要快活。也正是以上这自然在的生活让陶渊明呼出“复驾言兮焉求”的感叹,可见陶渊明对自然生活的崇尚。陶渊明弃官回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厌恶了官场的生活.他在黑暗的现实面前选择了回避,当他回到田园时他有一种倦飞而还的感觉。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乐趣.“园日涉以成趣”“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这样的生活让陶渊明忘情。因此,我们可以说,陶渊明崇尚的“自然”,应该有自然自在的生活这个内涵。

其三,陶渊明崇尚的“自然”也应该一种是自然的心境。陶渊明在序文中就反应出自己“质性自然”的品格,出去做官也是因为亲戚的劝说,自己又家贫,总之,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即使如此,自己亦常感觉“违己交病”,最终弃官回家。看来陶渊明心境中的某些元素与官场生活不相融,正文开篇就提出自己“心为行役”的痛苦,反复强调这种痛苦,讲出“觉今是而昨非”的话。也就是说官场生活是不对的,今天弃职返乡才是正途。事实上当他离开官场时,心情无比愉悦,他感到“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的畅快,满心的“恨晨光之熹微”,只恨天色未明不能尽快到家。可见他对官场生活的鄙弃也能感觉到他挣脱羁绊的快感,当他回归自然后心情猛的放松,看尽云卷云舒,享受天伦之乐,品味“息交以绝游”后的生活,陶渊明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的拥抱自然,“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策扶老以流憩”,此时陶渊明的心情是多么的放松,心境是多么的自然平淡啊!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的心境相比确实有天壤之别。在这种好恶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自然的心境。

基于以上三点分析,我认为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就其思想内涵而言,应该包括自然界、自然自在的生活和自然的心境三个层次,而且这三个层次又是逐一深化的。先有自然界,后有在自然界中自然自在的生活,最后才是在这种自然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境。

以上论述就其思想内涵而言,不涉及陶渊明的创作上的艺术风格,亦只是在教学中的一点感触,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字生辉
后一篇:高尚的代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