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2017.6)
(2017-07-03 20:12:10)分类: 6.教师质量分析、读后感 |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2017.6)
一、试卷分析
做得较好的题型是选择题、判断题与计算中的解方程和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答卷较差,主要存在问题:不理解题意,计算马虎,约分化简成最简分数。学生方面
二、试题结构
1、试卷结构 试卷来源于县教研室,包含六种题型:填空、判断、选择、实践与操作、计算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说这六道大题不但囊括了本册书的重点、难点知识而且也测试到了学生对这一学年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很好地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试卷。
3、试卷特点:
(1)知识面广,试卷由基础题和操作题构成,这些题以多种形式出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次试卷与以往不同的是第六大题,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道题出得挺好,它打破了以往数学“直接求体积与表面积”的传统形式,加强对“表面积”和“体积”地对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2)试题难易适中,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以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此外,应用题部分的第4题考察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空间观念,显得较难,体现了“难易适度”的原则。
(3)综合性强 试卷注重对学年知识的考察。③应用性:试卷注意了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计算水泥漆房间四周和顶部以及鱼缸里的珊瑚石的体积,购买东西等等,都力求体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④开放性:试卷操作题部分题目的题设置成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解答,这样能反映出学生的灵活思维水平,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端。灵活性强,培养学生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
|
实考 |
总分 |
平均分 |
100-60分 |
占% |
100~85分 |
占% |
60分以下 |
占% |
五(1) |
45 |
3841 |
80.2 |
41 |
90.5 |
26 |
58.7 |
4 |
9.5 |
四、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审题不认真。
失分最严重的是计算题和应用题,所以我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要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还需要进一步讲清算理。例如:第一大题的填空题有两个小题: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2.学习习惯有问题
有些题是学生没思考就开始答所以错,这说明了学生行成的好习惯重平时的养成。在小学数学中,题型丰富多样,有些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再加上克服不了马虎,难免会出错,我觉得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性,促进智力的发展,可以大大的提高作题的效率。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解题习惯呢?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读题的习惯。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读题的重要性,然后教学生一句一句地读。最后告诉学生如何注意看数据,单位名称,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五、培养措施
结合以上问题,我认为今后的教学要注意以下方面:
1.教学行为要严谨。
作为学生的楷模,我们要时时处处细致谨慎。例如,画线段图自己做到一定要用工具,数学语言要严密,不能把严谨的数学语言,混同于一般的生活语言。
概念的教学要严谨科学,同时注重知识的前后贯通。前面的教学要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后面的教学也要常涉及以前的内容。当然,概念的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再总结归纳,对关键处还要强调。教学中还要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会量,会画等动手能力。
3.要有效地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原始连接。 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使数学学习成为生活文化交流的平台,现实而有生气。今后的教学要放眼生活,注重现实的实践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
4.要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把握教材。 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努力理解编者意图,挖掘教材,在难点处多变换形式加以练习。
5.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日常教学中注意细节的养成,如书写习惯的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多次检查的习惯等。
6.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表现,做到每天都能落实好一项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学会学懂。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和审题能力,让学生的知识能够为他们自己所灵活运用。做好学困生的指导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是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对差生的转化工作。
总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教学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