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活动12 师徒结对活动记录2
(2013-12-24 19:13:10)| 分类: 12.师徒结对活动 |
师徒结对活动记录册
永嘉县上塘城北小学
师傅: 叶娟燕
甲方(师傅):叶娟燕
甲方自愿拜乙方为师,结为师徒关系。经协商,同意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师傅)承担的职责:
1.师傅在师德、工作态度等方面为徒弟作出榜样,应指导、帮助徒弟在教学业务上不断提高。
2.师傅平时应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外出学习回来及时向徒弟传授经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每学期初,制定好该学期指导徒弟的计划及具体安排。
4.指导徒弟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审核徒弟上公开课的教案。
5.一学期为徒弟作示范课不少于2节,指导徒弟上公开课、研讨课不少于2节。课后及时评价,师徒双方共同研究教学。
6.指导徒弟上好每学期面向教研组及以上的汇报课。
7.每学期至少向徒弟推荐一本对教育教学有指导意义的书籍,指出其中可借鉴的理论,并经常了解徒弟学以致用的具体情况,督促做好5000字以上的读书摘记,写好一篇心得体会。
8.师傅研究的课题,邀请徒弟共同参与;徒弟研究的课题,师傅予以指导,并作好记录。
9.指导徒弟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10.每学期结束前,写出本学期指导徒弟的总结。
二、徒弟承担的职责:
1.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活动,活动后主动与师傅交流体会、汇报学习情况。
2.积极进取、主动向师傅提出学习要求,具有虚心好学,立志在教学上有一定成就。
3.制定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必须写出规范的教案。
4.徒弟每学期听课至少15节,向师傅听课不少于2节,每学期在师傅指导下上公开课、研讨课不少于2节。
5.认真上课,注意课堂信息反馈,及时总结反思,每学期至少写好20篇反思。
6.每学期至少出一份本学科的试卷。
7.徒弟要定期主动向师傅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将师傅的指导建议及时记录下来,写好拜师总结。
8.徒弟应积极参与师傅研究的课题,并邀请师傅参加自己研究的课题,接受指导。
9.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10.每学期结束前,写出本学期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或总结。
三、甲乙双方各守其职,互学相长,共同提高。
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协议期限为一年。协议书一式三份,师傅、徒弟、学校各执一份。本协议由教务处监督执行。
永嘉县上塘城北小学(盖章)
师傅(签名):叶娟燕
2013年 9
师徒结对情况登记表
起讫日期: 2013年 9月至2014年2月
|
姓 |
叶娟燕 |
性 |
|
民 |
|
||
|
职 |
|
职 |
|
出生年日 |
|
||
|
任教年级科目 |
五年级语文 |
学 |
|
||||
|
毕业院校 |
|
工作时间 |
|
||||
|
最高荣誉 |
|
||||||
|
联系方式 |
手机 |
|
|
|
|||
|
|
|
||||||
|
备 |
|
||||||
|
|
|
|
|
|
|
|
|
徒
|
姓 |
冯金鸥 |
性 |
|
民 |
|
||
|
职 |
|
职 |
|
出生年日 |
|
||
|
任教年级科目 |
五年级语文 |
学 |
|
||||
|
毕业院校 |
|
工作时间 |
|
||||
|
最高荣誉 |
|
||||||
|
联系方式 |
手机 |
|
|
|
|||
|
|
|
||||||
|
备 |
|
||||||
|
|
|
|
|
|
|
|
|
师徒上课(示范课或汇报课)登记表
|
上课时间 |
2013.12.5 |
执教者 |
叶老师 |
班级 |
五(1) |
学科 |
|
|
|
活动名称 |
|
级别 |
|
|||||
|
教学内容 |
《圆明园的毁灭》 |
|||||||
|
课后点 评
|
叶老师那亲切的语言、自然平等的教态,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目标叶老师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深入地理解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重视基础教学 叶老师很重视基础教学,在教授新字词上,她首先让学生读字词,然后提问哪个词哪读?哪个词难写?不理解的字词有哪些? 二、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教学中,叶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教学目标体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快速浏览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如在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老师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并说说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接着,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体会圆明园的辉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接着把学生感知的画面生动、直观、形象地再现出来,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最强烈的震憾,迅速点燃他们心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侵略者的贪婪和野蛮的仇恨之火,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表达出此时的心声,真切感人,易达到高潮,引起共鸣。最后通过朗读,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 四、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珍视独特的阅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叶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如初读课文后的质疑问难,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观看了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课件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来想象,自由表达出来。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
|||||||
|
上课时间 |
2013.12.12 |
执教者 |
冯老师 |
班级 |
五(2) |
学科 |
|
|
|
活动名称 |
|
级别 |
|
|||||
|
教学内容 |
《难忘的一课》 |
|||||||
|
课后点 评
|
冯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冯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设计有条理,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使学生和作者一起感受那浓浓的爱国情意。2、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注重创设情境,通过歌曲、图片、诗歌等营造氛围,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运用“情境教学法”,以采访的形式,让学生和文本融为一体。3、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初读课文后,他说,找出贯穿全文的一句话是不是可以了呢?我们还要认真地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感受,并把“我”的感受变成自己的感受。4、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平和,表现在首先冯老师以引领者的身份出现,其次在课堂上始终亲切地称呼“孩子们”,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而且老师善于及时地表扬鼓励学生,而评价语言极其丰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一个学生读正确词语之后他是这样评价的:“你真是口齿清楚,字正腔圆哪!”我想学生听到这句评价语一定学得更认真了。但是,在品读感悟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教师牵得太紧,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完全是一问一答地进行的,我觉得这样不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可以在找到这些句子之后,让学生谈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者疑问。比如教师的问题:老师和孩子们对我的到来为什么不感到意外?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由学生来提出,并组织讨论。对第二部分“参观小礼堂”的教学,“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感悟到伟人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
|||||||
冯老师上《新型玻璃》上课时间:11.7
在课文教学中,冯老师能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玻璃进行学习,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符合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利用表格的形式,把课文所学按表格的内容罗列,很好的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且操作起来省时省力便捷可行,易于调控。在最后环节冯老师让学生做推销员,推销自己最喜欢的玻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展销会上,同学们针对自己的喜好,利用课文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得头头是道,台下的同学听到推销员的精彩介绍不禁发出赞叹声,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上台讲的同学也更有自信心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还影响了学生一生的学习、发展。
如过在展销会前,能提出如何做好推销员的要求,那学生推销的时候就会做得更好,更有目的性,语言组织也会更清晰。在最后,建议评选一下“最佳推销员”,以鼓励发言好的同学,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