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杭州到千岛湖(一)

(2016-04-08 15:20:50)
标签:

富阳

郁达夫

黄公望

旅行文化

分类: 在路上
http://s9/mw690/002YFPrFzy70Kzpzmzu88&690

这是春天的一次旅行,目的地是宁波象山,我想提前启程,先转转富阳,遂联系杭州作家李庄。庄曰2930日正是双休日,他有空,要我28日到。

最早知道李庄是在报刊上,看他的文字,觉性情相投。后从深圳作家王国华、安庆作家甲乙余毛毛魏振强的口碑中,得到确认。当然,他们是见过喝过了的。记得振强在一篇文章中还记述了一件有趣的事:某年,李庄为了会上甲乙老师,特意从老家建德抱了一坛老酒,坐长途汽车到安庆,换乘出租车后又将酒忘在了出租车上,第三天找到司机要酒,却挨了一顿揍……可见,与这样的人同行一定不亦乐乎!何况这些年走到哪里,我也分明是扑着人去的。

以上算作这篇流水的一个小铺垫吧。

 

1

昨晚(28日)没有多喝酒,四人四瓶黄酒,鱼、螺等六个菜。赵健雄老师埋单。8点结束,返回武林门附近的致远酒店,翻看下午从李庄办公室顺来的书:《西湖边的墨迹》《西湖孤山》《钱塘江历史建筑》《潮的人——百年来源自浙江的中国底气》《是什么让我们嚎啕大哭》,后两者是李庄的著作,喜欢。赵健雄老师评价说:《潮的人》是李庄对浙江文化的滋养所作的一种答谢。

8点,李庄开车到酒店接我,他说到富阳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与中国其他大城市一样,这个时间正是高峰期,即便是休息日,街上亦是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但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也很惊讶——就是车让人。无论红灯绿灯,只要有人过马路,机动车就会慢慢停下来,等行人过去。我甚至看见一位老人,在变换红绿灯时,犹犹豫豫地踏上了斑马线——李庄打开车窗,轻轻挥手,示意老人继续前行。

我说,在沈阳,这是不允许的!

李庄说,习惯就好了!

给富阳我的本家兄弟、散文作家程洪华发短信,告知我们已在路上。洪华说,他已与诗人蒋立波、余峰约好在江边等我们,准备带我们去参观郁达夫故居。前面说过,这次出差之所以要早行两日,就是要看看心慕已久的郁达夫故乡及黄公望的一纸烟霞,而那篇上初中时就已熟读能背的《与朱元思书》,更是诱发此行的引子。

车行高速,过西溪、宋城等景点,未入。


 
 

2

暮春时节,下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尤其在这样一个温润的江南小城。我愿意看她一点一点落入水中的样子,不,是落入富春江的怀中。

虽然与立波、余峰、洪华都是第一次相见,却全然没有陌生的感觉,这也正应了那句名言:天下诗人(作家)皆兄弟也!当得知立波与大连诗人李皓是多年哥们,遂给李皓打电话。后者说:敢情,你是踩着我的脚印行进啊!呵呵,问候立波兄。

去郁达夫故居。

这是一幢三间一弄两层楼带围墙的民居建筑,砖木结构,隐于鹳山脚下的绿树翠竹丛中,面向缓缓流动的富春江,石库门,四合院,粉墙黛瓦,两扇黑色的木门已呈风雨剥蚀之痕。门外,两株梅树,一尊郁达夫铜铸坐像,手持书卷,眼略抬望。故居的院里栽着樱桃、枇杷、柚子等树,还有一些花草,据说都可入药。院墙的两个角落放着两口盛满水的大缸,既作防火之用,亦养金鱼游乐。少年郁达夫常在水缸边玩耍,曾失足掉入水缸,险遭不测:

 

我记得有一次,也是将近吃中饭的时候了,母亲不在家,祖母在厅堂上念佛,我一个人从花坛边的石阶上,站了起来,在看大缸里的金鱼。太阳光漏过了院子里的树叶,一丝一丝的射进了水,照得缸里的水藻与游动的金鱼,和平时完全变了样子。我于惊叹之余,就伸手到了缸里,想将一丝一丝的日光捉起,看它一个痛快。上半身用力过猛,两只脚浮起来了,心里一慌,头部胸部就颠倒浸入到了缸里的水藻之中。我想叫,但叫不出声来,将身体挣扎了半天,以后就没有了知觉。等我从梦里醒转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郁达夫《悲剧的出生——自传之一》

 

 
 

沿着一条不长的石板小路走进一楼客堂,里面摆放着民国时期的八仙桌、茶几、太师椅等,正中的壁上悬挂着一幅郁达夫的全身画像,两侧是一副对联:春风池沼鱼儿乐,暮雨楼台燕子飞。西侧房用木板隔成前后两间,前为饭厅,后为厨房。东侧房为堆放杂物的地方,石磨、斗笠、蓑衣、搓绳打草鞋的工具,等等。二楼西侧房为郁达夫卧室兼书房,内置雕花木床、木书箱、皮箱等家具,靠壁的藤书架上摆着线装书籍、字典及唱片,窗前放有木桌,此房亦是郁达夫与夫人孙荃的婚房。东侧房为郁达夫的祖母念佛及就寝之处,中间房为郁达夫母亲寝室。值得一提的是,郁达夫的父亲早逝,弟兄三人均靠母亲抚养成人。郁母陆氏于1937年日军攻陷富阳后,因耻作亡国奴,绝食殉难。

立波兄说,郁达夫故居原址在富阳南门满舟弄,20世纪50年代因邻近浴室锅炉爆炸遭损毁,后修复。90年代末又因城市改造,故居前移修建,但基本保持了原貌。

离开郁达夫故居,天已放晴。青年教师、散文作家曲曲赶来会我们。富阳作家中,先前我与曲曲联系最多,这不仅是因为我们都写散文,也因为我们都是自然主义作家梭罗和苇岸的热爱者,用现在的话说是粉丝。

时近中午,因还要赶往建德,鹳山我们就没有上去游览,只在山底下的古城墙、古驿道转了转,也看到严子陵垂钓处的石碑,大家合影留念。

午饭立波做东,点了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美食,还有黄酒。立波送他与文友们编辑出版的《达夫弄壹号》及诗集《越界与临在——江南新汉语诗歌12家》,他的夫人、作家风丫(笔名)亦送散文集《赶着羊群回家》——王祥夫先生作序,有“看文章其实就是在看一个人,在读一个人。风丫写文章,有一种自得天性的东西……有些人的文章好看其实不是文章好看,是其天性好看”等赞语

时值诗人海子去世25周年之际,曲曲特意新买了本《海子诗选》,要求大家在上面题词签名。我写的什么,现在已经记不起了,是不是翟永明的诗句:

 

我遁作一条河流

清澈因此充满了我

从前世里兜起旧云朵

上千上万的涟漪

争先恐后爬满全身

一只石子击中我

 

——翟永明《随黄公望游富春山》节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