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走着想着》书评-20:风景是地上的文章
(2015-07-09 10:27:23)
标签:
云卷云书书评刘宏伟文化旅行 |
分类: 云中书 |
风景是地上的文章
文/ 刘宏伟
最近在读一本特别的书,《活着,走着想着》,一群作家麇集书中,说着同一个话题:旅行。
这本书的执行编者程远先生介绍说,书中,共有99位当下全国知名的作家在谈旅行。对于作家们的精彩感悟,除了目不暇接,击节赞叹而外,没别的办法。
概括一下作家们的共同感悟,那就是:旅行其实是文化之旅。
我特别认同旅行是文化说。我们从一地到另一地,舟车劳顿为了什么?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出于开阔精神视野的需要,才促使人们迈开兴致勃勃的脚步,向远方出发。以我的旅行经验,只要到了一个未曾涉足的地方,就会立刻激活你本已麻痹的神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满眼都是诗、满眼都是画。这是为什么呢?我多少也是带着这种疑惑来读《活着,走着想着》的。
原来,作家们也与我有同感。李轻松文章的题目便是《在途中,每一处都是仙境》。她说得很形象:“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自己便是一枚生了锈的螺钉,怎么也拧不进生活的孔眼里。旅行便是替自己擦掉世俗生活的锈迹从而使自己身心透明。”
这本书里谈旅行的作家们是一群敏感的人。旅行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往往要比平常人多了几层。单看题目就知道,他们的旅途感悟千差万别,却也是殊途同归,那就是旅行给了他们重新发新自己、发现生活的机会。
作家们在旅行的同时,何尝不是在做着精神的旅行。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标杆,是“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诗意的李白,还是“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的陆游,亦或是“上何以勘,终亦不顾”的执着的徐宏祖?
行走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的过程。有人看到了新异,有人看到了古老;有人感到了快乐,也有人体验到了诗意的哀伤。总之虽是短暂的旅行,却可能在某个瞬间的某次怦然心动,改变了自己的内心。这就是旅行的收获。
每次旅行之后,不论你是否形诸笔墨,其实都是在内心里做了一篇好文章,供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复咀嚼、体味。
文章是地上的风景,风景是地上的文章。
旅行,就是带着一本最中意的书,去心中最中意的地方。
刘宏伟
1958年生于沈阳。辽宁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编辑部副主任。全国邮政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电影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多年从事教学、编辑、记者等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文学评论、散文、随笔、小说、报告文学及剧本等80余万字。获得各种文学奖项60余次。担任过散文集编辑、散文大赛评委。
书名:《活着,走着想着》
主编:王晓璐 张翼
执编:程远
责编:姚宏越
设计:王冉
开本:150mm×230mm
页码:254页
出版:春风文艺出版社
时间:2015年2月
定价:48.00元
前一篇:近日得书-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