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着,走着想着》书评-14:不倦的向往

(2015-05-09 08:37:56)
标签:

《活着

想着走着》书评

杨莎妮

文化旅游

分类: 云中书

不倦的向往

 

文/ 杨莎妮

 

 

    旅行于我,即为旅游,遍寻当地美食,实为重中之重。再用美颜相机拍若干美照,或风中凌乱,或拈花微笑,或夕阳剪影,或逼格小憩,发了微博微信,阅赞叹评论,此为我旅行的全部意义。

    而《活着,走着想着》告诉我们,用心用情才是旅行的终点,嬉笑怒骂、哲理升华,旅行在每个人的心里,就像期待下一次的出发,就像无怨无悔地等着你。

    《活着,走着想着》告诉我们,吃喝可以淘某宝,照片可以PS合成,在这个时代,文字里的旅行已与以往大不相同。“上百步云梯。梯磴插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倾侧崡岈,兀兀高耸欲动,前下时以雪掩其险,至此骨意俱悚。”徐霞客的字字惊险,嚼咂出的文字之美,或也不比一张大光圈的明信片写真来得明晰。

    《活着,走着想着》告诉我们,在这个交通便利的时代,只要时间、金钱有了那么些,心未动,身可能已远。不管赤道还是两极,去哪里都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谁也不想读些在哪个哪个景点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情。

    《活着,走着想着》告诉我们,带着一刻热烈期待、盼望已久的心情旅行是不行的,会发生“想像中的XX是这样的,其实它是这样的……”情景。旅行是日常的延续,却又带着几分非日常的日常。

    《活着,走着想着》告诉我们,秘境、探险这类,在现实层面中几乎成为不可能的状况。虽然有贝爷荒野求生这样的节目,但大多数人仅限于看看就好吧。文字里的旅行是一项复合型的东西。是把趣味性、珍惜性、情感和沉淀等等集合在一起的东西。

    熊原说了个故事:“古希腊时候,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每天谈经论道,试图参透天地玄黄的奥秘,时间长了,一位弟子不干了,他起身质问:你总是和我们谈论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请问,请问,这些东西有用吗?苏格拉底笑着走向那人身边,面向众弟子,他说:你们瞧,这个人居然想要学些有用的东西。”(熊原《内心的秘密风景》)

    想来这就是旅行吧。有时候会被问:“你为什么要到那里去呢?”面对提问,时常会感到轻微的混乱。因为疑问中似乎带着,为什么不去其他的地方,而特地要跑去那个地方呢。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根源问题吧。

    在《活着,走着想着》一书中,答案混杂着浮现:“当代人太忙,每天起床之后,不是被事物缠绕,就是被手机绑架,既已出门在外,就该放下一切,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王石《旅行,最难得的是闲情》)

    “还是像朋友推荐契科夫说的那句话:‘请你到远处去旅行。’它会让你更加热爱生活,让生活充满着不尽的乐趣。”(阿成《请你到远处去旅行》)

    “旅途也有困厄和风雨,艰难和险恶。但是,这不会阻止真正的旅行者的脚步。旅行正是以一种充满未知的魅力,激起人们不倦的向往。”(毕淑敏《旅行使我们谦虚》)

    ……

    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每个人在心里的旅行,大小深远,各自美丽。无论如何,他或她或他们提着行李,买了票,到什么地方去,旅行这才开始成立。

 

杨莎妮  女,青年演奏家、作家,现居南京。

 

书名:《活着,走着想着》

主编:王晓璐  张翼

执编:程远

责编:姚宏越

设计:王冉

开本:150mm×230mm

页码:254页

出版:春风文艺出版社

时间:2015年2月

定价:48.0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