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清明节呢?清明节时为何要扫墓呢?我们用食物供祭在先人的墓前,他们到底能不能受用上呢?这里

分类: 14、法会.节日.祈祷.图片 |
清明节不要忘记祭祖
清明节是有着悠久历史背景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是相同的。
按着《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因此,古人就将这个季节称为清明时节。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氤氲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又将清明节叫做踏青节。
在有些地方的传说里:清明节这一天会有鬼魂出来,因此也叫做“鬼节”。所以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用来吓走鬼和驱鬼,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去扫墓祭拜祖先。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尤其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有着慎终追远、行孝育后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德。是一个注重伦理道德、孝亲尊长、饮水思源、有恩必报的国家。报答恩情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清明节也是祭奠先辈,表达我们念念不忘有恩之人,热爱自己的祖先与亲人,孝敬父老,敦亲睦族美德的具体体现。
从西藏最古老佛法雍仲本(菩提法)教来讲,八万四千法门之中有三百六十种法门就是超度方面的,这些法里也讲食物供祭先人墓前超度的作用,
另外,根据西藏的超度经典来说,如果能为亡者诚心祈祷、对死亡老人有孝顺心、对有恩德的人怀有感恩心、伤害过的人用忏悔心而以食物供祭它们,就一定是有作用的,而且还能消解你们之间的恩怨,化解仇恨,报答恩德,净化业障,增添福报。
因为这也是属于一种布施。这也是孝敬父母与前辈的一种道德,也能表示你是个有感恩图报之心的善人。
实际上,人死亡就是我们的魂魄与躯体分离,躯壳对于魂魄已经没有作用了,魂魄离开身躯,躯壳自然就烂掉了,可是魂魄离开了身躯之后,需要寻找另外一个身躯,投胎再重生,
因此,人死亡之后我们的魂魄(灵魂与意识)还是存在的,魂魄就是灵魂与意念,就是意识。我们所作的善与恶也是跟随意念而面对死亡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借用清明节等有些节日和活动去弥补与赔偿,忏悔与道歉,超度与祈祷,就很容易化解我们和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怨家与冤亲债主的一切债皆能还清,这样一来,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可以逐渐增添福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同时我们又能够报答祖先和父辈的恩德,自然就会增添福报、提升道德、开发智慧、改变命运以及开创往生极乐世界与成就佛的道路。
尤其是祖先亡亲他们永远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孙为他们伤心掉眼泪,亡者的儿女也不愿意看到父母与家人为他们伤心,亡者的对象和亲人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心爱的人为他们伤心与痛苦。
你发慈悲心,他们也能感受到你的慈悲心,他们也愿意发慈悲心;你愿他们离苦得乐,他们也能感受到离苦得乐的愿望,他们也会争取离苦得乐,这样一来,他们才会有投胎与解脱的机会。
有些人认为,清明节那天祭品多与贵的话,就是对亡者的孝敬,实际上,那天的祭品不在于多与贵,而在诚心与清净心之上。
一、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扫墓。
二、不是因为害怕亡者的魂魄来找自己的麻烦而扫墓。
三、不是为了自私自利而扫墓,是孝敬与报恩而诚心诚意地扫墓;这里的清净指的是,扫墓的祭品不能应用沾染杀生、偷盗、贪污、贪心等恶业的物品,最好不要用肉类、酒类、烟类、毒品之类,因此,物品要清净,另外,从内心要舍掉对于扫墓祭品的贪心,内心要清净。
只要内心清净、物品清净,对于亡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孝敬,他们受到的都是清净的心愿和物品,这样一来,我们的清净心就能帮助清洗他们内心沾染的业障,帮助他们解脱。
我们无论用什么样的祭品,首先要希望亡者获得我的祭品,愿满足他们的心愿,愿他们远离苦及苦因,愿他们具备乐及乐因,我们能够这样发心,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满足他们的心愿,消除我们之间的恩怨,消除他们的障碍与逆缘等而发慈悲心和菩提心,
再从阿弥陀佛的心间放射出蓝色的光芒,照射到祖先亡亲等所有的有缘众生身上,满足他们的心愿、消除他们的障碍与逆缘,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保护他们今后不再受饥饿的苦痛以及障碍与逆缘的干扰。
世界观为光明的极乐世界,祖先亡亲等所有众生观为无量光明佛。我们观想的一切,虽然很明显,但没有物质实体,一切都是无实体无物资,犹如镜子显现的影子一般;
虽然有,但不是实有存在,也不是顽固不变,一切都犹如水中月轮;观想一切明显而相平,但互相不混乱,不融乱,不混合犹如彩虹。
我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