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山云
湖山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22
  • 关注人气: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宜春诗人名录(十)

(2015-10-06 19:59:59)

梁吉    字允迪。明末清初高安县溪上人。九岁入县庠,十岁食饩廪。生平著作甚富,皆散佚。仅刻有梅花诗百韵行世。

梁寅  字孟敬,学者称石门先生。元末明初新喻县里牧人。世业农,家贫,自力于学,淹贯五经百氏。累举不第。元末辟集贤路儒学训导,居二载,以亲老辞还。明洪武元年(1368)应诏赴京修述礼乐,年六十有余,将授官,以老病辞还。结庐石门山,创石门书院,学者称为“梁五经”、“石门先生”,四方士多从学。卒年八十七。著有《石门集》等。

梁元勋  清代靖安县富二都人。苦读多病而逝。以其子木青(同治九年举人)贵赠文林郎。

梁立贤  宋代人。曾于元丰元年(1078)任奉新知县。

梁佳植  字南有。明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历官余姚、建宁知县,官至广西提学副使。致仕归,留心家乡公益,守令钦其德,举乡饮宾。

谌象贤  字振声,号观澜。清代奉新县南乡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举人。曾官建昌教谕,芦山知县,庐陵教授。著有《观澜稿》,未及流布,毁于火。偶有得者,比之吉光片羽。

彭华  字彦实。明代安福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选庶吉士,历官编修,侍读,詹事,翰林,学士,吏部左侍郎兼学士,入阁参处机务。著有《彭文思集》。

彭伉  字维嵩。唐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其祖父彭构云是玄宗时征士,曾为袁州刺史,后隐于城东钓鱼台。贞元七年(791)进士。系宜春县第一位进士、第一位本阜诗人。授石泉县令,历官岳州录事参军,大理寺评事,有政声。《全唐诗》存其诗三首。

彭昶  字时显。明代万载县欧桂东乡人。永乐九年(1411)举人。曾任浙江道御史。

彭鼎  民国万载县人。教师。曾任民国《万载县志》协修。

彭錞  字存节,号主一。明代奉新县奉化乡人。洪武三年(1370)以经明行修举奉新教谕。

彭徵宋代高安县人。著有《清籁集》。

彭澄  字一清,号龙溪。明代万载县西都人。嘉靖元年(1522)乡试亚魁。历任永州推官、太仆寺丞、工部员外郎、河东副运、延平知府。晚年究心诗学,擅一家言。卒年七十五。著有《恕庵遗稿》、《守延迂见》、《天游别集》、《寓镡稿》、《思岩集》、《宦游集》。

彭镛  字声之。元末明初清江县(今樟树市)人。工诗,与杨士宏等结诗社,虞集见而奇之曰:“临江诗道之盛,他郡莫及。”尝自称“匏庵道人”。以嗜酒,晚又号“清江酒民”。所著有《蕙櫋稿》。

彭蟾  字东瞻。彭伉之孙。唐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好学不仕,以处士称。重修《唐韵》,著有《凤池本草》、《庙堂龟鉴》共一百二十卷。《宜阳集》有诗十一首,失传。《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彭廷简  字上拔。清代清江县(今樟树市)郡城(今临江镇)人。幼慧,十岁能文。乾隆二十九年(1764)贡生。年五十八卒。知府李昌昱爱其诗,欲访录其遗稿,不可得。

彭自新 字涤之,号祖铭。明代万载县东都建城坊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刑部郎中,重庆知府,四川按察副使,补荆西川南道守,云南右参议分守金沧,云南按察使。刻有《滇南政绩》。

彭良翘  字三羽,号正斋。清代奉新县进城乡人。贡生。以孙端甫(乾隆四十二年举人,山东平阴知县,鄱阳教谕)贵,赠文林郎、平阴知县。著有《西园偶涉诗草》。

彭贤赓  字韵洋。清代万载县人。廪生。能文工诗。精于考据。屡试不中。年四十七卒。著有《碧蒿藏山稿》,辛从益为之序。

彭泽润  号安拙。清代宜春县(今袁州区)荐里乡中溪人。例捐监生。举乡饮宾。以孙彭维举赠文林郎。

彭桂馨  字窦昆,号伯丹。清代高安县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掌湖广道御史。弃官归里,先后聘主凤仪书院、濂溪书院、白鹿书院讲席。工诗、书、画,著有《有新意斋诗集》。

彭惟仁  清代新昌县(今宜丰县)人,家居城东四十里二十二都彭源水口,地名三洪石。康熙四十六年(1707)尝作《三洪石钓台记》。著有《引经章注》。

彭维举  字简升。清代宜春县(今袁州区)荐里乡中溪人,彭泽润之孙。幼时父母双亡,随兄彭宏誉学。十六岁入县学。乾隆二十四年(1759)中式举人,时年二十九岁。会试不售。乾隆三十七年(1772)大挑分拨河南,署知县,历鹿邑、新安。后以军功升山东平度知州,未赴任,卒。

彭篯古  旧志误作笺古。明代万载县西都人。由庠生入监,曾官汀州经历。

  唐代诗人。南朝宋长史茂之十二孙。本家毗陵,后为宜春人。贞元中登第,为宜春第二位进士。初任江阴县主簿权知无锡县事,后为毗陵守。善诗,《全唐诗》录其诗三首。传说湛贲与彭伉是连襟。

惠洪  (1071-1128)字觉范,后易名德洪,号冷斋主人。宋代筠州新昌县(今宜丰县)盐台山下竹园彭家人。著名诗僧,俗姓彭。彭几之侄。少负奇才,十四岁父母双亡,遂于本县宝云寺出家、从青邑禅师学诗,甚得黄庭坚赏识。十九岁至汴京天王寺试经,得祠部牒入僧籍。后云游江南,先后依宣秘、真净禅师,曾住南京清凉寺。与黄庭坚、张商英、苏轼等名士交厚,往来公卿之门。曾谒见哲宗,敕号“宝光圆明禅师”。政和初坐“元祐党祸”决配琼崖。后获释还乡,闭门整理旧作,研读佛经。其人多才多艺,精医术,擅画梅竹,尤好诗词。其诗好用俗语、禅语、艳语,黄庭坚称其诗“韵胜不减秦少觌,气爽绝类徐师川”。著有《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筠溪集》、《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多种著述。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元代富州(今丰城市)揭源人。延祐初以布衣荐授国史馆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兼编修,迁国子助教,奎章阁授经郎,预修《经世大典》,累迁集贤学士,奎章阁供奉学士,改翰林直学士,同知经筵事,宋、金、辽三史总裁官,是元“儒林四杰”之一、元诗四大家”之一。卒后制赠护军,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有《揭文安文集》、《揭学士诗》。

喻应魁   字文宇,自号闲公。明代万载县十七都丰田人。喻懋敬之父。髫年游庠,为文根底经史。屡困乡闱,遂放浪山水,吟咏自适。

喻增高  字凤岗。清代萍乡县人。道光七年(1827)以拔贡任丰城训导。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左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著有《澹香斋遗稿》。

喻懋敬  字若文。明代万载县十七都丰田人。天启四年(1624)举人。长厚有品。

智愚   1185-1269)号虚堂,一号息耕叟。宋代僧人。象山人。俗姓陈。十六岁出家,游学四方。至金山,嗣法运庵普岩,为禅宗杨岐宗传人。绍定二年(1229)住兴圣寺。后历住报恩、显孝、瑞岩、延福、宝林、育王、净慈、径山诸寺,为宋理宗、度宗归依师。有《虚堂和尚语录》十卷行世。

智源     清代僧人。

犊如     清代僧人。初居庐山,后结茅丰城枣栗冈,邑人构水草园居之。工书能诗,雍正间与知县高岑及邑贤结秋宜诗社。

傅臣高   清代人。尝于道光元年(1821)随袁州知府隆泰游化成岩,称隆泰为“上峰”,当为隆泰僚属。

傅行简   明正德《袁州府志》作元末新喻县人。疑为胡行简之误。

傅寿朋   字鲁骀,号洁士。清代上高县河西高湖人。著名学者傅九渊之子。道光十四年(1834)优贡生,二十年(1840)举人。深於汉学,尤工诗。与同邑晏自翘相唱和,名噪骚坛。翁同书评其诗云:“性情、学问、才华兼有其胜。本朝亭林、竹垞、西河诸公皆以说经家而兼辞翰之长,此才可称继起。”年未四十卒。著有《洁士诗草》。

傅若金  (1303-1342)初字汝砺,后字与砺。元代新喻州官塘人。元顺帝时曾为参佐出使安南,以功授广州教授,暴病而卒。曾学诗于范梈。著有《傅与砺文集》、《清江集》。

舒玠    字完玉,号质斋。明代靖安县人。舒敬之侄。成化十九年(1483)举人,二十年(1484)进士。任广东佥事。清慎自持,平岭西土寇,以疾卒。

舒庚    字星耦,号云岫。清代靖安县石马人。舒彦三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例监,考授县丞。康熙二十六年(1687),北闱落第,归邑卜隐城西,取杜甫“幽偏得自怡”之句,颜其庐曰“自怡”。著有《自怡草堂诗文集》。

舒性    字苕原。清代靖安县坊都人。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杜门著书,日以歌咏自娱。为知县邹朝阳所敬,礼聘主双溪书院。年近七十,始官弋阳教谕。未几,老病归里。

舒顺    字淑辰。号葵斋。清代靖安县坊都人。廪贡。

舒彦    字俊升,一字碧庵。清代靖安县石马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记问淹博,善书法,邑中人士多宗法之。著有《月舫诗集》。

舒洛    字卜周,号龙冈。清代靖安县富仁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恩贡生。才思豪迈,名与其兄舒濂相埒。著有《龙冈集》。

舒衷    字焕宗,号述斋。清代靖安县坊都人。舒性从兄弟。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官清江县教谕。年七十引疾归。著有诗集若干卷。

舒海   字偶山,号松园。清代靖安县富仁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岁贡生。七试科场不遇。著有文集《五更钟》。

舒祯   字秉清。明代奉新县建康乡人。正统间岁贡生。官台州府推官,明敏善断,治狱多所平反。

舒寄   清代靖安人。康熙年间人。

舒喆   清代靖安县人。

舒敬   字守中,别号益斋。明代靖安县富仁人。永乐十二年(1414)举人,十九年(1421)进士。授刑部浙江司主事。宣德九年(1434)从剿吉安叛民。以功改兵部车驾司。正统十二年(1447)任嘉兴知府。景泰年间坐忤镇守太监,免归。

舒遂   字六成,号陆舫。清代靖安县石马人。舒彦幼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岁贡生。选授南康府学司训,寻以年老致仕。尝为乡饮正宾。生平富才调,晚于诗律益精。著有《陆舫集》。

舒鉴   字廷辉,号樗斋。明代靖安县富仁人。养望林泉,不乐仕进。弘治十一年(1498)诏举山林隐逸之士,知县朱祚举鉴以应,辞不就。十八年(1505),知县张伯祥奉例给冠带,亦却之。逾八十卒。

舒锷   字天岱,号石洲。清代靖安县富仁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尝为乡饮正宾。

舒濂   字淑周,号憨子。清代靖安县富仁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上饶县教谕。

舒一邃  字初民。明代靖安县富仁人。明季诸生。时舒春阳提倡风雅,一邃率诸人从而和之,    邑中文藻特盛。遗有《茁园集》一卷。

舒大缙  字冠卿。清代靖安县富仁人。明季为诸生,有声。康熙二十年(1681)后隐居林泉,闲户著述。教授乡塾,从游者甚众。著有《尚友居诗文集》。

舒化民  字以德,号自庵。清代靖安县忠夏人。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官山东栖霞、福山、费县、长清知县。道光九年(1829)告病回乡。道光十三年(1833)调历城知县,升德州知州。后任苏州知府,浙江粮道,杭嘉湖兵备道。咸丰九年(1859)卒,时年七十八岁。著有《宝研斋全集》等。

舒文辉  字充甫。明代靖安县石马人。以诸生选充弋阳王府仪宾。性耽清尚,淡然轩冕,筑怡云轩,日读书吟眺其中。著有《怡云集》。

舒邦佐  字辅国,一字平叔,号双峰。宋代靖安县县城人。淳熙八年(1181)进士。曾官蒲圻、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著有《双峰猥稿》。

舒庆远  字伯原。元代靖安县县城人。少从吴澄游。至正元年(1341)进士。授赣州学正。调主濂溪书院,未赴。红巾军攻靖安,庆运储粮募勇为固守计。监县潮海败死,省府即署庆远摄县。被红巾军俘获,中途脱逃,归以忧愤卒。有《摅闷录》传后。

舒运珽  清代靖安县坊都人。廪生。英年早逝。其子舒照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拔贡。

舒采棠  清代靖安县人。乾隆年间靖安教谕易统元门生。

舒采棣  清代靖安县人。诸生。

舒绍烇  号凤洲。清代靖安县人。增生。咸丰、同治间曾为乡饮介宾。

舒春阳  字管生。明代靖安县华坊都人。世以文学传家。崇祯十六年(1643)以军功入贡。未展其用,乃隐居适志。构姿天阁于绣谷峰之顶,聚古今图书。自谓置身千仞,下视尘事如粃糠也。所交徐世溥等尽一时名士。年五十始学诗。著有《步云阁诗集》。

舒春和   字与狂,号浣园。明代靖安县华坊都人。舒春阳之弟。崇祯九年(1636)举人。有名于时,诗亦清绝。著有《浣园诗集》。

舒其琯    字白子。清代靖安县厢都人。康熙十七年(1678)举人。三十二年(1693)与修县志。后选鄱阳教谕,数载乞休归。

舒亮衮    字龙章,号补亭。清代靖安县石马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乾隆十年(1745)挑拨四川,补永川知县,调咸远县。积瘁卒于官。

舒亮袠  字松龄,号东轩。清代靖安县石马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与弟亮衮孪生。文章孝友,称“豫章二舒”。性喜静,每独往云壑最深处流连忘返。世传其“绿天红雨洒轻烟”之句,又如“夙世紫烟道者友,半生明月梦中人”皆梦中所得。年仅三十八病卒。著有《东轩诗集》二卷。

舒祥云   清代靖安县人。

舒调骍   字五良,号太恒。清代靖安县人。康熙三十七年(1698)恩贡。古道照人,耄不释卷。著有《读书格言》等。

舒梦兰 1757-1813)字香叔,一字白香,晚号天香居士。清代靖安县人。幼小随父宦游甘肃、新疆。乾隆三十九年(1774)随父南归。四十四年(1779)恩科,拟取解元,以策语微疵见弃。遂不以科举为意。后奉母居南昌城南天香馆,与名士、门人谈诗论学。曾赴京作客亲王府,入浙充当将军幕。诗、词、文均有成就。著有《天香全集》。

舒梦莲  字镜吾,号少白。清代靖安县忠二都人。庠生。长於吟咏。咸丰年间,太平军占靖安,避居山乡。吴坤修率兵进剿太平军,招入幕中。著述颇富。未强早世,士林惜之。吴坤修为其刻《寄生草》一册行世。

舒继藻  清代靖安县人,邑诸生。

舒斯佶  字又闲,号香崖。清代靖安县石马人。舒彦次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岁贡生。知县毛鹃聘掌义塾。选授袁州府学司训。在袁三载,致仕归。著有《芸香集》。

舒慕芬  字兰轩,别字石门。清代靖安县坊都人。节妇廖雪松之子。由廪贡授南丰县教谕。雍正五年(1727)举孝廉。诏擢奉贤知县。在任三载,乞养归。著有《秋兴百韵》。与弟慕芳合刻《花萼文集》、《二舒试草》。

舒骥祥  字俨思,号省轩。清代靖安县石马人。舒亮之孙。由监生遵豫工例候选刑部司狱。

善权  俗姓高,字巽中。宋代靖安县人。僧人。江西诗派诗人。著有《真隐集》。

普交   宋代僧人。禅宗黄龙宗第四世。庆元府万龄毕氏子。幼颖悟,未冠得度。往南屏听教,不契。遂改服游方,至靖安宝峰寺,投泐潭应乾禅师(袁州彭氏子)门下,豁然领悟。于是名闻四驰,学者宗仰。后归桑梓,留宁波天童寺。宣和六年(1124)示寂,寿年七十七。

普庵   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宋代宜春县太平里人。十九岁出家,曾住持寿隆、慈化等寺。乾道五年(1169)七月圆寂。著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普庵咒》。  

道性    即阒玄性。清初洞山寺僧,为荆峰庵创始人。今洞山夜合山塔林中有其衣钵塔。有《荆峰诗集》。

道昱     清代僧人。康熙十九年(1680)挂锡新昌县(今宜丰县)逍遥山中。重兴资福寺。寺后有其真身塔。著有《茎草堂诗》。

道彰    代洞山寺僧。著有《洞山录》、《草堂诗集》、《梅花诗》。

温际龙   清代丰城县人。

温宝书  字有谦,号玉台。清代义宁州武乡怀远都(今属铜鼓县)人。优增贡生。翰林院待诏衔,候选训导。

温审笙   民国铜鼓县顺化人。尚书堂书店经理。

游潜    字用之。明代丰城县城陂人。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肄业太学,铨试第一,授云南宾州知州。博综天文、地理,著述甚富,学者称为“几山先生”。著有《一吷集》、《梦蕉集》、《梦蕉诗话》、《博物志补》、《梦蕉别集》、《梦蕉续稿》、《梦蕉荐稿》。

游少游   南宋建昌人。淳熙间以进士任上高县丞。性敏悟,文籍一览不忘。

游方震   字巽修,号执庵。清代丰城县四坊苦竹洲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曾官云南永善知县,罢去,留掌五华书院。归乡教授乡里二十余年,乃卒。著有《周易集解》、《易经塾本》、《石门文集》、《石门遗稿》、《中人家法》、《执庵时文》、《治生要旨》、《养生丹诀》。

遍鹏    清顺治间高安县大愚寺僧人。

谢谔    字昌国。宋代新喻县城南竹坡村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任峡州夷陵县主簿,吉州录事参军,袁州分宜县令,国子监簿,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晚年回归故里,居桂山堂,人称“桂山先生”。著有《圣学渊源》、《诗书解》、《论语解》、《艮斋集》。

谢大舒  号畅轩。清代万载县十一都人。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屡荐不售。主讲义宁奎光、浏阳文华两书院。咸丰间,入湘军萧启江幕,进剿太平军。累功赐花翎。署台州同知,调浦城知县,任庆阳知府。卒年六十九。

谢天翼   字鹏飞,号次庵。清代清江县(今樟树市)人。家贫力学,工诗文。屡举不第。乾隆二年(1737)贡生。十四年(1749)选兴国训导。二十七年(1762)以老乞归。著有《鹏飞诗集》。

谢济沂(1869-1944)字鼎山,号子春。清末民初万载县株潭枣木桥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曾任江西省咨议局常任议员,万载县议事会会长,东湖中学校长,1914年考取县知事,四川候补。江西省第一届省议会议员、第一届众议院议事,北京众议院议员,广东护法非常国会议员,孙大元帅府参议,黎元洪总统府顾问等。曾获国民政府二等嘉禾奖章。编纂民国版《万载县志》时任编修。著有《鼎山房集》。

鄢懋卿   字景修。明代丰城县故里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历官行人、御史、大理寺少卿、左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刑部侍郎。后因附严嵩罢官谴戍。

蓝钰     字石如,号蛰庐。清末民初时高安县蓝坊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授翰林院编修,清史馆聘为协修。袁世凯称帝,迫以伪职,毅然归隐,授徒为生。著有《负笈砚斋文抄》、《负笈砚斋诗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