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宜春诗人名录(六)

(2015-10-03 17:07:38)

孟充    字实夫。明代高安县城西人。宣德邵彦辉  明代奉新县下坊人。永乐三年(1405)举人,四年(1406)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朝野为之肃然。

武功    字九叙。清代高安县米岭起头人。乾隆十五年(1750)贡生。与修乾隆二十年版《高安县志》。

幸元龙  字震甫。宋代高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曾官浙阴县主簿、京邑尉、当阳知县、郢州通判。因得罪权臣史弥远,被劾致仕。著有《桂岩集》、《松垣集》。

范庆    字元会。明代丰城县县城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刑部员外郎、郎中、苏州知府、云南按察副使。著有《宪副遗稿》。

范洁    字景圭。宋代剑浦人。宋高宗南渡时为新昌县(今宜丰县)知县。披榛栎,抚疮痍,于绍兴三年(1133)重创县治。二子留居新昌。

范梈   (1272-1330)字亨父,又字德机。元代清江县(今樟树市)人。曾卖卜京师,被荐为翰林编修。曾官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元诗四大家之一,人称“文白先生”。著有《燕然稿》、《东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范德机诗集》。

范谦   字汝益。明代丰城县县城人。范庆之子。隆庆二年(1568)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官福建左参议、福建按察副使、山东学政、湖广左参政、山西按察使、汝南道尹、山东右布政使、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经筵讲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卒赠太子少保,谥“文恪”。著有《双柏堂集》。

范世芸  字身之,一字华阳。明代高安县长沙铺人。与陈邦瞻早以学问相友。晚年于万历末选为贡生。曾官广东始兴县训导。

范仲武  字季克。宋代丰城县楂村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曾任泰和知县、安丰通判。

范兆祥  字廷和。明代丰城县上郊人。七岁作登尧山诗,以神童称。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官泾府长史。两度上言忤君下锦衣卫。谪永州。著有《半松集》、《半松奏议》。

林有席   字儒珍,号平国。清代分宜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湖北东湖知县,有政声。因公诖误归里,遂不复出。里居,以授经撰述为志。年六十二,双目失明,评定文字以耳代目未曾少误。卒,年九十一岁。评选诗文甚多,有《平园杂著》十六卷。

林有彬   清代分宜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府学岁贡生。

林观过   号退斋。宋代人。端平年间以奉议大夫任新昌县(今宜丰县)知县。性敏捷,有文名。聘饶双峰讲学,士习一变。

欧阳材   字尔英。明代万载县人。万历九年(1581)以恩贡授宁州训导,升学正。为诸生时,设帐广报观,闻应期、彭自新皆从受业。

欧阳诚  字任远。明代分宜县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授湖广景陵知县,未赴任,卒。博学,善考据。正德年间曾协助严嵩编修《袁州府志》。

欧阳勋  字居仁。清代丰城县南溪人。生员。与修嘉庆十三年版《丰城县志》。

欧阳竦  宋代人。熙宁八年(1075)任奉新知县,后升任殿中丞。

欧阳熙  (1840-1899)字元熙,号阮斋。清代丰城县九坊南庄人。早年曾投曾国藩军中。光绪十五年(1889)贡生。屡举乡试不第。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十九选官瑞金训导。次年卒。著有《荣雅堂诗录》。

欧阳董  唐末萧滩镇(今樟树市临江镇)人。结屋隐居镇南二里山中。宅边丛生瑞竹,色烂如银。丞相孙偓以谪官至,见之叹为神仙中人,题所居曰“瑞筠山”。后舍宅为慧力寺。

欧阳薰  民国《宜春县志·艺文》列为唐人。清同治《袁州府志·艺文》列为清人,题为《绿阴亭和袁皓韵》。

欧阳纯一  民国万载县人。教师。

易节      字时中。明代万载县东都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授行人。历官礼部员外郎、成都知府、贵州左布政使。卒于官。

易重    (806-872)字鼎臣。唐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会昌五年(845)进士第一,是江西历史上第二位状元。官至大理寺评事。为官清正,公余以诗文自娱,有诗文千余篇,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易偲  一作思。唐代宜春县人。易重父。贞元年间进士。《全唐诗》有诗二首。

易之煊  清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

易曰廉  号心泉,清代宜春县(今袁州区)归化乡下浦塘头人。少工帖括,诗文楷法并得台阁体。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二十二年(1817)进士,授编修。后以目疾卒于京,年仅四十二岁。

易圣教  号六虚。明代万载县人。十六岁游庠,读书谢山深处。活动于万历年间,曾出积蓄修西江桥,开佛岭、黄田诸路。

易贞吉  字鸣谦,号六皆。清代上高县永平株村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工诗。尝泊马当山凭吊,有“一序堪千古,长才竟短年”之句,极为悲壮。同治七年(1868)自京都南归,过鄱阳湖舟覆,卒。

易时敏  明代上高县磻村人。博学工诗,尝与修县志,著有《磻溪集》。

易家骊  字贵宗。清代康熙间宜春县(今袁州区)下浦上窑人。

易道沛  字晴湄。清代汉阳人。进士。顺治七年(1650)任上高知县。下车询民疾苦,申请汰免浮粮,除上高三百年逋赋之累。

易儒杰  字冠人,号云岩。清代宜春县(今袁州区)迁乔乡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人。博通经书子史,从游多知名士。知县黄河清闻其学,欲聘修邑乘,不果。卒,年六十九岁。著有《云岩文集》。

罗栋   字吉甫。明代丰城县中溪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选庶吉士。历官户科给事中、刑科给事中、礼科给事中。以骨鲠取忌,降宝丰知县,遂拂衣归养。

罗奎   字西木,号萃垣。清代新昌县(今宜丰县)义钧乡人。郡廪生。著有《四书名言》,知府沈澜赠以诗云:“名标吴越推文苑”。另有《萃垣文集》。

罗诱   北宋宜春县(今袁州区)人。贡士。曾任教谕,著有《宜春传信录》。

罗之纪 字国张,号筠心居士。宋代上高县新城曲礼人。自幼颖悟。淹贯经史。尝从朱熹、张栻游。淳熙十年(1183)、十六年(1189)解试。开禧元年(1205)任本县教谕。后授迪功郎、孝感尉,摄云蒙县,再调宜山县丞,未赴而卒。著有《易传文集》。

罗日崇 字元目,号未斋。明代新昌县(今宜丰县)义钧乡人。天启五年(1625)恩贡生。明亡祝发入庵。

罗公升 字时甫。宋代永丰人。以军功授永丰县尉。著有《罗沧州文集》。

罗安邦 字靖臣,号仰山。清代上高县崇本团洋田人。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道光十一年(1831)任雩都教谕。在雩都十一年,执经者踵至。既没,雩士思之。所著诗文未梓,多散佚。尝与修嘉庆《上高县志》。

罗应秋  字君实。明代新昌县(今宜丰县)义钧乡人。崇祯元年(1628)拔贡,授四川遵义通判。以实心行实政。时张献忠势众,应秋修堡储备措饷练兵,以守御功升本府知府。又升四川川东道按察司副使,以亲老告终养归。著有《南游草》、《柏立轩诗文集余》等。

罗宪凯  字元甫。明代丰城县荷塘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曾任贵池知县。著有《金陵北征》、《入计诸草》。

岳淑贞  清代奉新县从善乡人。幼读诗书。嫁儒生邹锡祺。夫死,作悼亡诗百韵。家贫,以授徒自给。

金幼孜  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明代新淦人。建文元年(1399)进士。曾官户科给事中、谕德兼侍讲、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宣德六年(1431)卒,谥“文清”,赠少保。著有《金文清集》、《前后北征录》。

金思廉  别号竹雪居士。明代丰城县罗纹人。宣德间以吏员任都察院经历、都事。

周昆   字嵩长,自号草窗子。清代靖安县人。少隶诸生籍,旋弃去。居贫守

约,萧然自得。雅以吟咏自娱。工书善画。举人舒亮衮赠诗高其独行,进士熊铨亦称之“城南畸人”。尝为乡饮介宾。著有《集古新编》、《自笑吟集》。

周二懋 字又生。清代靖安县熊仙都人。顺治十八年(1661)恩贡生,一说康熙间恩贡。负文名,与临川陈际泰、艾南英相唱和。

周文凤 字上闻,号翙臣。清代丰城县阳坊牛轭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曾为同治《丰城县志》纂修。

周业孔  明代安福人。嘉靖元年(1522)举人。曾官至同知。

周在田  字云从,一字云松。清末民初宜春县(今袁州区)枣树下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

贡生。宣统初谒选入京,签分河南候补直隶州州判,旋归里。工吟咏,文名藉甚。生平为学务求实用,喜引掖后进。民国初,曾为宜春县教育会长。年七十三卒。著有《螺山诗存》正续集。

周林德  据同治《丰城县志·艺文》当为清代雍正年间人。

周承志  原名鼎,字正南,一字令生。清代丰城县县城人。优增生,附贡。善画兰竹。乾隆间,父遗命:“凡邑中公事概不可与。”谨守遗命,改名承志。教授生徒诗文。咸丰间,知县聘入署教授,力辞。著有《种芸书屋稿》、《消闲堂诗》。与修道光五年版《丰城县志》。年八十三卒。

周承勋  宋代人。曾任新昌县(今宜丰县)县尉。

周培元  清代清江县(今樟树市)人。增贡生。曾官甘肃县丞,补霍尔果斯巡检。

周德润  字虚谷,号海千。清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下水汊人。幼颖悟知书,袁州知府林其宴拔冠童军入泮。嘉庆九年(1804)举人,十六年(1811)进士。未授官而卒。著有《海千遗稿》。

周懋昭  初姓周,后改姓徐,字勉明。明代丰城县火巷人。永乐十六年进士(1418),选庶吉士。颖敏工文词,读书中秘,益进于学,旋以疾卒,士论惜之。

郑史  字惟直。唐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郑谷之父。开成元年(836)进士。始官岭南。咸通初,为永州刺史,终国子博士。擅诗赋,宋刘松《宜阳集》载有赋百篇,又有诗十二首,已佚。《全唐诗》仅存其诗三首。

郑谷  (848-911)字守愚。晚唐宜春县(今袁州区)人。自幼颖悟绝伦,随父亲郑史宦游各地,自谓“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及弱冠已有诗名,为“咸通十哲”之一。光启三年(887)进士。历任雩县尉,京兆府参军,右拾遗,右补阙,终都官郎中,因称“郑都官”。以《鹧鸪》诗饮誉诗坛,故又称“郑鹧鸪”。晚年弃官归里。唐亡,隐于仰山,卒于北岩别墅。其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晚唐之巨擘矣。”(《四库全书总目》)。自辑有《云台编》、《宜阳集》、《国风正诀》、《宜阳外集》,均佚。后人辑录其诗,仍作《云台编》。《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二十余首。

郑启   唐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郑史之子,郑谷之兄。能诗。《全唐诗》存其诗三首。

郑槐  字植三,号立斋。清代高安县米岭绿溪桥人。乾隆九年(1744)举人。拣选教谕。与修乾隆二十年版《高安县志》。

郑之璧  清代上高县人。邑弟子员。曾参与修纂康熙十二年版《上高县志》。

郑邦德 号二谷。明代万载县人,崇祯二年(1629)恩贡。任浙江缙云县教谕,后代理宣平、庆元知县,升南直隶望江知县。著有《春草堂集》、《泽田遗稿》。

郑秉恬  字性和,号云壑。清代上高县河北瑶坊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及第,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改授山西五寨、曲沃知县。以忧去任归里,后主讲豫章书院。晚年养疴县城外华严庵,未几卒。诗文清超绝俗,书法逼近董其昌。著有《云壑遗稿》。

十年(1435)举人。曾官叙州学正、福安知县。朝夕吟咏,著有《山楼集》。

赵防  唐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会昌元年(841)进士。《全唐诗》有诗一首。

赵平原 字晋生。清代上高县河南岸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岁贡生。

赵汝鐩  字明翁,号野谷。南宋宜春县(今袁州区)人。宋太宗八世孙。嘉泰二年(1202)进士。曾官漕帅。为江湖派诗人,古体兼学李白、卢仝、王建、张籍,近体兼学杨万里及“永嘉四灵”。笔力豪健,妥贴明畅。有《野谷诗集》。

赵资道  宋代人。宣和七年(1125)以朝奉大夫任袁州知州。于州治内建劲节堂、吏隐堂、清心堂、远意轩。

赵家泰  字先宁,号鲁斋。清代靖安县追里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

赵敬襄   字司万,一字随轩、其年,号竹冈。清代奉新县下坊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方十五即中举。四十年(1775)会试,中第四名,以策有讹字摒弃。嗣是公车十上。嘉庆四年(1799)会试中第三名,朝考第十,授庶吉士。曾官实录馆纂修官,吏部主事。乞归终养。授徒讲学。性嗜酒,左披卷,右执壶,怡然自乐,终日亦不醉。年七十三卒。著有《赵太史竹冈斋集》。

赵善坚   字德固。宋宗室,家于宜春县(今袁州区)。乾道二年(1166)进士,授婺州判官。为浙东常平使朱熹器重。历官皆有治声,官至户部尚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