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台古诗集(明)
(2013-05-18 12:46:58)
标签:
文化 |
登宜春台(二首)
王守仁
台名何事只宜春,山色无时不可人。
不用烟花费妆点,尽教刊落尽嶙峋。
宜春台上还春望,山水南来眼未尝。
却笑韩公亦我事,更从南浦羡滕玉。
[注释]1本诗录自正德《袁州府志》。2王守仁 字伯安,号阳明。明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任户部、兵部主事。正德元年事已高15060冬,忤刘谨,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败,累升为南京鸿胪寺卿。十一年(1516),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农民起义,进右副都御史。十四年(1519)宁王宸濠据南昌反,守仁传檄四方,集兵樟树镇,平定叛乱。世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论功,封建新伯。卒于嘉靖七年(1528),年五十七,谥文成。为宋明理学集大成者之一,有《阳明全书》传世。
王守仁
特修江藻拜祠前,正是春风欲暮天。
童冠尽多归咏兴,城南兼说有温泉。
古庙香灯已有年,增修还费大官钱。
至今楚地多风雨,犹道山神驾铁船。
[注释]1本诗前首录自雍正《江西通志》,后首录自正德《袁州府志》(该志仅收此首)。《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集》,将此二首纳入《袁州府宜春强四绝》中。仰山祠指宜春台上的仰山行祠。祀仰山二神龙。据南唐朱恂《仰山庙记》,汉文帝时,立庙于仰山,是曰仰山庙。唐广德末,袁州刺史阎瑜又置庙于城南堵田(俗称南庙),是曰仰山正庙。宋绍兴初,始立行祠于宜春台。古时,袁州邻近县几乎都立有仰山行祠。元程文海《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禅寺碑》中,有“庙而祀者几半天下”之说。2特 全集本作“持”。修 备办。藻 古代用作祭品的一种水菜。
严蒿
沙清江练绕城回,霜净花枝拂槛开。
山阁昼闲宜对酒,病身秋尽始登台。
潇湘木落闻猿啸,彭蠡云长见雁来。
郡僻渔樵堪卜隐,时危戎马转兴哀。
[注释]1本诗录自《钤山堂集》卷二(汪辟疆藏本)。正德初,来嵩以翰林院编修称病告归,达八年之久。他的诗集按履历分阶段编次,此诗编在《前稿》的《赐告》篇之前,疑作于出仕前。2严嵩 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明分宜介桥人。生于成化十六年(1480)。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旋引病告归,在分宜城南钤山隐居八年。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累官礼部尚书。嘉靖二十一年(1542)入阁,历二十年,其中十五年任首铺。因群臣先后上疏,极论严嵩父子罪状,四十一年(1562)世宗令其致仕。四十四年(1565)籍没家产,放归江西,寄食墓舍。隆庆元年(1567)死去。事入《明史·奸臣传》。其为诗清丽婉弱,颇著清誉,著有《钤山堂集》。曾纂修正德九年版、嘉靖二十五年版《袁州府志》。
严嵩
浮生奔走遍尘埃,重对乡山病眼开。
北望几回仍赴阙,南还今日始登台。
袁江晴抱星辰下,燕雁寒冲雾雨来。
攀磴俯林堪极目,抽毫作赋叹非才。
[注释]1本诗录自《钤山堂集》卷二(汪辟疆藏本)。据严嵩《北上志》,他在家乡钤山养病八年,到正德十一年(1516)春,才离乡赴京。此诗作于赴京之前。诗中的“南还”,便是指正德初年他在京任翰林编修时引病告归。2遍 原作“偏”,显误。
江山胜游可登台。……此身何日赋归来。
——严嵩《赠凌明府之宜春》
台傍重门近,洲分碧水连。
——严嵩《寄寿高仰峰先生》
严嵩
府公地主催科剧,高阁看山引兴来。
三峡波涛深送酒,万峰岚翠迥登台。
黄花似与秋期约,尘世难逢笑口开。
遗德古来韩庙在,为寻荒碣劚苍台。
[注释]1本诗录自《钤山堂集》卷二(汪辟疆藏本)。钱别驾 即钱士宜,字汝和。明会稽举人。正德六年(1511)任袁州通判。2府公 泛指官府的长官,此处指袁州通判钱士宜。 地主 钱在此地为郡官,故称钱为“地主”,意云本地东道主。催科催租。
补白
江迥波声喧几席,山寒雾色隐楼台。庭中翠荫延修竹。林下幽芳折老梅。
——严嵩《卢洲宴集值雨赠罗使君》。
严嵩
楼阁山寒里,肩舆冲晓来。
仲冬群木下,初日万峰开。
平野何寥邈,层城亦壮哉。
予心慕奇胜,欲别更登台。
山暝烟岚合,城高睥睨齐。
攀跻兴不及,旷望意还迷。
风壤荆吴际,星文翼轸西。
遗祠深木里,来客拜昌黎。
[注释]1本诗录自《钤山堂集》卷六(汪辟疆藏本)。作者于正德十三年(1518)使粤,九月底途经家乡,明年春返程,复经家乡,因病滞留。诗当手于十四(或十五)年冬。2肩舆 轿子。
严嵩
春台夕上兴犹奇,落木苍苍白日迟。
行傍径梅诗自好,坐看松嶂榻频移。
江城揽辔霜威迥,山阁开尊月色宜。
莫为浮云望天际,恐增愁思倚阑时。
[注释]1本诗录自《钤山堂集》卷六(汪辟疆藏本)。
严嵩
罩岭烟开楚望奇,缘江天尽鸟飞迟。
松杉覆郭泠风起,楼阁当空淑景移。
岩树故因时序改,山云岂与俗情宜。
双峰寂寂应相对,怅忆高人独往时。
[注释]1本诗录自《钤山堂集》卷六(汪辟疆藏本)。亦见本集《使粤稿》。写成时间,与前一乎当相去不远。用韵 就是用前首诗的韵。
宜春台望倍春辉,羡尔春还愿不违。……问讯草堂松菊在,待予端乞圣恩归。
——严嵩《侍御杨明夫归宜春,因忆郡中园庐赋赠此句》
严嵩
春日春台宜引望,万家城郭庆春新。
彩幡花胜巧随俗,柏叶梅枝清傍人。
离离雪树开晴旭,冉冉风烟度野津。
还沾郡邸宾筵醉,转觉乡园物侯亲。
[注释]1本诗录自《钤山堂集》卷六(汪辟疆藏本)。按:正德十三年(1518)嵩使粤(赴桂林),度岁后始登归途。十四年正月廿一日,作者尚在衡山,此诗当作于十五年新春。
邹守益
高楼俯瞰万家春,带雨穿云更可人。
四顾峰峦如浪海,中流屹立自嶙峋。
优诏归来又一年,爱山不用买山钱。
兴来欲啖安期枣,笑问山神借铁船。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此二首分别步王守仁(阳明)(登宜春台)第一首及《仰山祠》第二首之韵。2邹守益 字谦之,学者称东廓先生。明安福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第一,授翰林院编修。逾年告归,讲学于赣州。宸濠反,参与王守仁军务。世宗即位,始复官。因直
陈辂
台上云霄近,跻攀怀抱舒。
江山吴楚界,文物斗牛墟。
气象卑滕阁,风光接舞雩。
俯看闾里盛,王道久涵濡。
[注释]1本诗录自正德《袁州府志》。2陈辂 明高要举人。官袁州府推官。正德九年版《袁州府志·职官》列其名于推官表之末,未载到任时间。其前任则载明正德九年(1514)到任。
欧阳诚
王子台基古,地灵景象清。
彩霞笼桂殿,宿雨洗山城。
窗台云林影,江摇渔棹声。
风尘绝峭壁,游览几含情。
[注释]1本诗录自正德《袁州府志》。2欧阳诚 字任远。明分宜人。正德十六年(1521)岁贡生,嘉靖十年(1513)举人。授湖广景陵知县,末赴任,卒。博学,善考据,谈古今事,历历如指掌。正德年间曾协助严嵩编纂《袁州府志》。
周相
偶于长夏季,独上宜春台。
暑气三伏谢,秋声十日来。
楚云含薄雨,吴地隐轻雷。
风送花香至,芙蕖遍外开。
[注释]1本诗录自正德《袁州府志》。2周相 字大卿。明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临川令,迁东乡令。官江西左参政。又,同治《袁州府志·武职》载有一另一周相,明嘉靖十五(1536)袭升袁州卫分佥事。
苏祐
咏梅雅兴曾东阁,问月幽襟旧锦袍。
何羡古人风大远,好怜今日兴俱高。
浮清远屿倾瑶斝,袅笔轻云上彩毫。
北阙伫瞻双象魏,南天正滞一鸿毛。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李、何二公 不详。本诗首尾二联亦用对偶,在律诗中别具一格。2苏祐 字允吉,一字舜泽。明山东濮州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除吴且以令,拜监御史。历任江西提学,按察副使。入为刑部右侍郎,又以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罢归。喜为诗,粗豪伉浪,奔放自喜,有《谷原集》。
皇甫汸
信美登高日,宜春有旧台。
花仍吴地发,雁自楚天来。
郭外千家尽,窗中万壑哀。
此乡多旨酒,聊覆使君怀。
[注释]1本诗录自雍正《江西通志》。九日 九月九日。2皇甫汸 字子循。明长洲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工部郎中,谪黄州推官,召入账南京吏部郎中。又谪开州同知,量移处州同知,升云南按察司佥事。以计典免官。年八十卒。政余不废吟咏,尤工书法。有《百子绪论》、《皇甫司勋集》等。
王乔龄
清秋云尽露华于,一上高台客思宽。
神护龙宫临碧落,江涵蜃气俯惊湍。
文昌石古苔纹合,洗砚池空树影寒。
樽俎何当名胜地,远心犹在倚栏干。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2王乔龄 字惟岳。明余姚人。嘉靖十四年(1890)进士,官江西左参议。
刘松
五台三峡自名州,今与王孙结胜游。
钟磬无心惊野鹤,琴尊随处狎沙鸥。
城云初散千峰合,烟树平临一苇浮。
甚欲曳裾凌绝,可堪才薄赋登楼。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郡伯 知府的尊称。季竹隅季德甫的别号。明江苏太仓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任袁州知府。2刘松 字汝贞。明新喻在城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举人,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刑部郎中。时徐学诗劾严嵩专擅,疏稿出自松手,为严所恨,以忌引归。年甫三十,绝意仕进,以诗酒自娱。隆庆六年(1572),知府管大勋重其才,延修《临江府志》。著有《罗川遗稿》。
孙慎
宜春台上试春游,积翠层轩旷远休。
历历云寰图画里,溶溶曲水浪花浮。
二王台榭闲幽草,百代河山自古州。
骢马不妨长作客,长安遥望总添愁。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何笋亭 不详。2孙慎 号联泉。明大宁都司保定右巴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江西清军监察御史。
张春
万峰回合紫云堆,一水萦流锦幛开。
吴楚东南真胜概,乾坤高下信浮埃。
花枝烂熳初经眼,地主逢迎数举杯。
留兴醉吟乘月去,定期归老及春来。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2张春 字仁伯,晚年号西吴山人。明新喻在城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二十六人(1547)榜眼。授编修,升侍讲。后调南京太仆丞,甫至滁州,即挂冠归。家居三十年,屏迹公庭。张居正当政,手书来征,不答。年七十四卒。著有《东瀛社稿》。
徐熀
郭里青山雪际台,玉屏斜忱秀江开。
东风并马穿花度,元日何人载酒来。
烟草细分湘浦雨,寒潮先动海门雷。
凭高会有阳春调,惊见瑶华落上台。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元日 即元旦,旧历大年初一。2赋台字 古时诗友聚会吟诗,有时先举出一字以限定诗韵,分得某字为韵者,称为“得某字”。若数人同以某字为韵,则称“各赋某字”。限韵的诗即以某字所属之部为韵。2徐熀 明直隶大仓州人。嘉靖三十三年(1554)进士。
赵志皋
为眺宜春台,翻惊秋色来。
江空寒月上,山绕白云回。
喜有贤人酒,惭无楚客才。
相依对寥廓,顿觉旅怀开。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道光《宜春县志》题中“夜”前有“秋”字。2赵志皋 字汝迈。明兰溪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编修。万历初官侍读。忤张居正,出为广东副使。居正殁,起解州同知,旋改南京太仆丞。累进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当国政。万历二十九年(1601)卒于邸舍,谥文懿。著有《灵洞山房集》、《四游稿》。
潘泗
郡祀昌黎旧有祠,冷风凉露拂台墀。
泰山北斗斯文主,天理人心百世师。
直道固知当去国,投荒何幸远来兹。
先生不患功名薄,惟患中原失秉彝。
[注释]1本诗录自康熙二十二年版《宜春县志》。2潘泗 宜春县旧志载有两位同名姓的潘泗。其一:字石坞。明宜春土岭人。约成化至嘉靖间岁贡生。通财好义,庚子年曾联络乡勇防御“浏万盗匪”尔后应额贡,授训导,以年老辞归,日与子孙谈文讲艺,著有《抒怀》等诗文。其二:明宜春良灌人。嘉靖三十六年(1557)岁贡生。任宣城训导,升广东韶州教授。两潘中孰为此诗作者,俟考。另,清同治《袁州府志·岁贡表》只载后潘泗,而无前潘泗。两潘是否同属一人,亦待考。
邓子龙
闲来石磴步-----,天际金宫紫雾重。
带雨丝萝穿石峤,和风钟磬落长松。
眼空万井苍茫里,足蹑孤城返照中。
看剑长歌苏武赋,韩公祠北斗牛雄。
[注释]1本诗录自《横戈集》据《横戈集自序》,邓子龙少时尝学堪舆,游宜春集云乡,过瑞牛山遇一道人,曰:“堪舆是一术,不能了汝事业,古云男儿立节,不武便文,尔弱冠志何小哉!”自后壮心日起。游名山大川,上宜春台。本诗当作于此时2邓子龙 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明丰城杜市邓家村人。嘉靖中,应募从军,授广东把总。万历四年(1576),率兵镇压李大銮起义,迁铜鼓石守备,累迁至参将。十一年(1583),云南土官判,奸民引缅甸兵犯滇,子龙移镇永昌府以拒之,进副总兵。二十六年(1598),子龙年逾七十,领水军援朝,奋击倭寇,战死于釜山南海。善书法,喜吟咏,有儒将风。著有《横戈集》。
沈存仁
韩祠斜日俯江滨,松桧阴深一径分。
北斗晴临还古殿,南山翠合自宜春。
雪消梅岭回阳驭,雨祷协塘拥画轮。
千古烝尝瞻庙貌,郡人犹自荐芳蘋。
[注释]1本诗录自康熙二十二年版《宜春县志》。2沈存仁 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户籍贵州普安卫,乡贯直隶高邮州。万历十六年(1588)任袁州知府。
沈存仁
杰构新题郁送迤,高台春阁倚嵯峨。
天留韩李江城壮,地历衡湘岳色多。
云傍绮楹邀翰墨,鸟窥芳树入弦歌。
登临欲纵尊前啸,南北烽连未罢戈。
[注释]1本诗录自康熙二十二年版《宜春县志》。总宜楼 位于宜春台南。明万历十八年(1590)御史陈禹谟按部袁州所建。清顺治十二年(1655)十一月倾。旧志载,其楼“宏伟壮丽,一带云烟尽在目前”。
徐之孟
帝子何年翠辇回,千秋临眺重堪哀。
空传碧海求仙去,谩说黄河似带来。
萍实歌残横野渡,风云飞尽见荒台。
只今芳草陵前路,岁岁春深花自开。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2徐之孟 字养浩。明德清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二十二年(1594)任袁州推官,二十三年(1595)署万载知县。转永州郡丞。
袁业泗
公昔移潮来楚荒,海天山斗共彷徨。
谏书诋佛乾坤定,原道匡儒日月光。
万古人心留不死,千年庙貌振遐方。
而今四海犹多难,愿得如公惠此乡。
[注释]1本诗录自康熙二十二年版《宜春县志》。2袁业泗 字时道,号景源。明宜春横塘人。万历二十六年事已高(1598)进士。历任乐清、兰溪知县、南京兵部职方主事、武库员外郎、漳州知府等职。后历迁福建屯盐道副使、广东参政、南京鸿胪寺卿。崇祯初,上疏乞养。热心家乡公益,建义仓、治桥梁,均有贡献。并参与编修万历四十八年版《袁州府志》。清顺治元年(1644)卒,享年八十一岁。著有《燕游草》、《秀桥集》、《归来集》等。
高为表
江南庾信思堪哀,北极云深首重回。
风露城边木叶下,蒹葭洲上雁鸿来。
千山暮色浮湘渚,万里秋阴起汉台。
短发未须增感慨,长吟聊醉菊花杯。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2高为表 字肖周。明番禺人。万历二十八年(1660)由户部郎中任袁州知府。致仕归。
严尧日
谁信东流去不回,公时原道已堪哀。
龙门自有千寻柱,瘅海何妨百折摧。
春到芳原皆锦错,秋空落木见崔嵬。
凭栏极目江天外,疑是当年霁色开。
[注释]1本诗录自康熙二十二年版《宜春县志》。2严尧日 字用汲。明分宜人。万历二十七(1599)拔贡生,二十八年(1600)举人。任太和教谕。邹元标倡会讲学,对尧日颇为折服。邹起都察院,招为幕属,力辞。复署汾西,卒。著有《白华馆稿》、《西昌杂草》。
宜春台眺望(二首)
张铨
飞阁郁岧峣,凭陵客兴豪。
乾坤留胜迹,风物想前朝。
野树含烟密,孤云想前朝。
乡关何处是,北望首频搔。
台以宜春胜,登临恰好春。
竹风如款客,花气欲薰人。
山色平依槛,江流典抱城。
昔贤栖隐处,凝伫倍含情。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2张铨 字宇衡。明沁水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以优归。起按江西。熹宗即位时(1621),出按辽东。同年三月,后金兵破沈阳,不久辽阳被围,铨坚守不屈而死。
张铨
选胜舒高眺,翛然独上台。
云连粤峤外,春接楚天来。
浦暗催花雨,山殷起蛰雷。
生产饶感喟,怀抱若为开。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
蒋如奇
童子时随先大人父令宜春
登楼恰似再来身,漫说儿童体未真。
绝岭封云思隐士,开坛煮石忆仙人。
喜栽琼树千花烂,惊泻明珠万斛新。
先后芳徽殊映发,百年长借泽如春。
[注释]1本诗录自同治《袁州府志》。珠泉 在宜春城南,以其“平地涌出如珍珠”而得名,为宜春八景之一,曰“南池涌珠”。2 蒋如奇 字一先,号盘初。明宜兴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湖西大参,仕至江西粮道。好吟咏,书法潇洒绝俗,名重天下。镌有晋、唐、宋诸大家帖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