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ennifer张宁虹
Jennifer张宁虹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675
  • 关注人气:12,4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医生拯救不了全世界

(2013-07-08 13:05:37)
标签:

生活

情感

母女

心理

女性

分类: 情感故事

越来越多都市人在纷繁的生活面前因手足无措而宁愿相信自己有心理问题,所以对心理医生趋之若鹜,然而心理医生拯救不了全世界,心理医生也不是疗心的万能药。每个人的生活和境遇千差万别,到头来能够拯救自己的恰恰是自己。八零后女孩小迪怀疑自己该去看心理医生,我听了她的故事之后,觉得这个女孩只有一块小小的心病,根本不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

 

心理医生拯救不了全世界

【博友来信】

 

“张老师,您好!

 

我以前在新浪博客上有给您发过一两次留言,当时您给了我一些很好的建议,所以我想再咨询你一次。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希望能给我一些建议。

 

我的故事很长,不知从何说起。我来自一个养父母的家庭,我的亲生母亲因为种种原因在我出生后把我给了别人,或许是想盼生个儿子,或许因为养不起我,总之我最终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凭心而论,我的养父母对我挺好的,比起很多养父母来,他们对我不错,我这些年的境遇不算太差。我在养父母这里有两个哥哥,小时候我们关系很好,他们经常带我去玩,给我买吃的,爸爸也会给我买衣服,我的童年说起来挺幸福的,就跟大多数孩子一样在平平淡淡中无忧无虑。

 

到了我上初中的时候,或许因为我的叛逆期遭遇了养母的更年期,我们的关系变得不再那么融洽,我的境遇也随之改变。养母比我大30岁,她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歇斯底里地骂我,所以我和她经常吵架,母女之间一直不是很亲近。

 

我一直觉得特殊的身世并没带给我任何阴影,我身边的朋友同事都知道这个事情。或许是我真的没有意识到,也许我根本就不知道。三年前,我因为喜欢一个男孩而放弃了自己的家乡浙江,来到广州工作,从此和父母聚少离多。如此一来,本来就和父母不怎么亲近的我对父母的依赖就越来越少。两年前我回了一次家,养母又拿我的终身大事挑剔我。

 

我两年前二十六岁,养母说镇上和我一样大的人都结婚了,我要赶紧结婚。我在广州的工作和生活其实还不错,但是她却说我这样很不好,别人会看不起我,会觉得我是二百五。事情过去已经两年了,这两年里我几乎没和养母说过话,过年回家10天假期,我和她大概说了不到十句话。

 

不知道我这样叙述您是否能明白。这两天我父母来深圳,说要来我这里住几天,我的内心不但没有雀跃,反而还一直因为这个事情在思量。想来想去我撒了个谎要去宁波出差,晚几天去接他们,一方面我觉得我现在还没准备好让他们住我家,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很愧疚,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态。因为这事,我这两天一直惴惴不安,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变态了,为什么会对父母这样?

 

还有一件事,就是在生活中我总觉得自己似乎不属于任何群体,别人看我是个乐天派人来熟的丫头,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经常觉得自己并不属于别人的群体,不管是我生活中的朋友还是工作中的同事,我常觉得不属于她们的群体,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里。

 

你觉得我这样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请您帮我分析分析,谢谢你,张老师。”

 

【我的回信】

 

小迪你好!

 

看了你的来信,我首先要告诉你一点,你怀疑自己变态是不对的,更不需要看心理医生,能帮你走出困境的其实只有你自己,而且你的问题仅仅是一块小小的心病,如果你肯相信我的判断并且按照我说的去做,你的困惑和问题一定能迎刃而解。

 

首先说说你和养母的关系,我们说这个话的前提是你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生儿不如养儿亲,含辛茹苦养大你的父母比你的亲生父母更亲,更应该得到你的尊重和关心。我从你的来信中看得出来虽然你和养母关系不是那么融洽了,但你内心的愧疚和矛盾恰恰说明你是个善良的姑娘,你明白养育之恩的分量。

 

其实你和养母之间没有大矛盾,两个问题都是母女之间最常见的问题,即便是亲密无间的亲生母女同样也会面临青春期撞见更年期的矛盾,也会遭遇父母逼婚的尴尬,这跟你和养母之间的关系无关,而是人生当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不是每个女孩都能做乖乖女,再懂事的女儿也会在青春的某个时刻出现叛逆,和父母免不了有些矛盾;反过来说,再通情达理的母亲也会在更年期到来的时候要唠叨几句,甚至会无理取闹一下,正如青春的叛逆往往出于无心一样,更年期妈妈的唠叨和脾气大也由不得自己,更何况很多时候唠叨是为了孩子好,做孩子的只看到了母亲的唠叨,只觉到了自己的委屈,却很少能想想母亲为什么会唠叨。

 

一般来说农村女孩到了一定年纪,家里都会惦记她的终身大事,这同样跟身份无关,父母的唠叨甚至逼婚仍然是为了孩子好,因为孩子结婚对他们而言充其量只是成全了面子,但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孩子结婚了,他们就完成了人生中的大事,也是为了孩子好。虽然我并不赞同父母逼婚,但如果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这也不算错,逼婚总比把你一个人扔在外地不管不问要好得多吧?你想过这一点没有?你独在异乡,很多事情父母想管也管不了,只能操心一下你人生中最大的事,这不能被视为他们的错,对不对?记住姐姐一句话:不做父母永远都理解不了父母的心,将来有一天你身为人母,你一定会理解你妈妈今天的举动真的是为了你好。

 

你现在撒谎逃避与父母的会面,还是因为你和母亲之间的小小矛盾没有化解。但你要想一想父母亲为什么会千里迢迢去广东看你?真的是为了去你家住住吗?绝对不是,他们是放心不下独自在外的你,又不想因为他们的不放心而惹你不高兴,所以找了个借口去看看女儿生活的怎么样,日子过得好不好,这份心你应该明白。父母操心孩子的事,没有应该不应该这一说,做孩子的都要给予理解。所以不要在躲避,高高兴兴把父母接来,在你那里住些日子,开开心心吃饭,踏踏实实睡觉,让他们觉得你在外生活得很好,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这样他们就放心了,也会相信你能把握好终身大事。你和妈妈之间没有大矛盾,要想回到最初那种融融亲情,非常简单——你作为女儿,作为有文化有度量明事理的年轻人,首先向母亲抛出橄榄枝,母亲就不会冷眼面对你。即使母亲偶尔冒出来一句对你的埋怨,你也笑着说:“妈妈,唠叨这么多年多累呀?你就好好歇歇,踏踏实实享福,我呢就开开心心挣钱,让你的晚年更幸福,让我自己的将来也更幸福……”母亲要的只是这个结果,再加上你的姿态,你们之间就不会有大矛盾。俗话说亲戚远来亲,你现在和父母常年不见面,只要你能听我的先退让一步,以后每次的见面都会温暖温馨。

 

你的第二个问题,其实是你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一种封闭,但没有严重到需要看心理医生的地步。不合群通常可能是性格使然,不合群也可能是内心对周围世界的抗拒。如果说一定要给你的这种行为找个原因,可能是你内心有一点点自己都察觉不到的自卑,这种自卑可能源于“养女”两个字。你有文化,能想明白,只是可能以前没有好好想过,其实这两个字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和影响,你在表面上已经做到了人来熟乐天派,以后把心里藏着“养女”两个字的小窗关上,就能融入周围世界了,因为你的人生不比任何人有缺陷——有快乐的童年,有爱唠叨但很疼你的妈妈,有两个令人羡慕的哥哥,有过青春的叛逆,有过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的迷茫,丰富的生活应该给你更丰富的人生和情感,让你成为一个更加完美和宽容的人,你说是不是这样?

 

心理医生拯救不了全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