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快乐理财消费张宁虹 |
分类: 时尚生活 |
有位女博友写信来倾诉自己的苦恼——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在一线城市里都算得上中上等条件的人家。丈夫是个很能干的人,在知名企业里担任高层领导,收入丰厚,所以家里房子宽敞,车子豪华,她想买个名牌衣服皮包都不成问题,闲来无事出去购物也是唯一能让她觉得有点意思的事情。不过即使如此宽裕的生活,她仍然觉得不快乐,甚至对出去花钱购物也没有什么兴致。她问我该如何调整心态。
我相信很多博友看了关于她生活的描述,除了心目嫉妒恨之外肯定还会说她如此不满足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不过我能理解她的不快乐,因为快乐不是用物质条件来衡量的。
这位博友既然说她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出去花钱购物,那我就不说说怎么样花钱才会让自己快乐。钱当然买不来快乐,但是学会花钱也可以用金钱消费换来快乐。
经验一:花钱换经历比买东西更让人快乐
多数人一想到花钱,就会认为是买东西,这是物质社会人们的思维定势,也是现代都市人的悲哀,因为花钱买再多的东西,未必能真的换来快乐,东西吃掉了或者用旧了,最初带来的那点快乐就没了,所以花钱换一些值得回忆的或者有意义的经历,会让人更加快乐,比如可以静心筹划一次旅行,花点钱换得身心释放,一定会觉得这钱花得值;如果没时间出去旅行的话也可以烹饪般、运动班等,那会丰富生活,扩大圈子,自然会有更多快乐。花钱换某些特别的经历,可以在和别人的分享中得到快乐,或者可以用你的厨艺换得别人的称赞,也可以用你学来的运动经验教授别人,这都会让自己更开心。所以,与其花钱买那些或许根本就不会多看一眼的东西,不如花钱换点新奇和丰富的生活,那一定更快乐。
经验二:花钱买小浪漫比买奢侈品快乐
很多时候人会误以为钱越多越快乐,真正明白金钱买不来快乐这个道理的人不多,也很少有人明白那些把奢侈品当做萝卜白菜般往家搬的人高处不胜寒的生活快乐更难寻。我倒不是说有钱的人一定不快乐,但对于大多数寻常人来说,与其费尽心力攒钱买一样昂贵的东西,不如花点小钱买些自己喜欢又实用的东西,更容易让自己快乐。
经验三:为别人花钱会让自己更快乐
不管有多少钱,如果都是自己来花,未必会真的非常快乐,而如果是把钱拿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或者仅仅是花费在亲人朋友身上,那也比一个人独自消费要快乐得多。英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给一批学生每人一笔零用钱,由其自己支配,结果发现把钱花到别人身上的学生比只为自己花钱的学生更快乐。俄勒冈州大学的研究也发现,自愿捐助的人比被强制要求捐赠的人更快乐,因为他们的情绪会兴奋而且愉悦。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在人际关系中被认同和肯定,所以如果人的东西如果能与人分享,他会更幸福快乐。
经验三:节约花钱比透支更快乐
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是月光族,尤其是年轻女性,花钱的时候没有计划,到了月底就囊中羞涩生活紧张,这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如果可以有点理财观念,计划着花钱,量入为出地安排好经济,一定会比胡乱花钱更快乐。
经验四:租东西比买东西更快乐。
如果经济条件不是非常优越,那么有些东西租比买更合适,因为它不至于让人为了用有一样东西而变得负债过日子。现在可以租用的东西很多,如果不是非常必要,或者不是经常需要用到,最好以租代买,节约开销,减小经济压力,会让人因为轻松而更快乐。我们甚至可以改变一下观念,房子车子也可以租,而不必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负债去买,否则不但可能负债度日,还会为了还债输掉很多年青春岁月。
经验五:理智消费比冲动消费更能让人快乐
女人经常会有些冲动消费行为,尤其是网购控们。如果能够把冲动消费变成理智行为,就可能不会在事后因为买了没用的东西而懊悔,也不会在偿还信用卡的时候痛心疾首。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更快乐,最好不要冲动消费,买就买确实需要的东西。
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快乐不快乐有时候与物质条件有关系,但在物质已经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却越来越不觉得幸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钱不够花,而是不会花钱。如果能够比较聪明地花钱,即便口袋里钱少一点,也会让人更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