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奉献职业女性教师张宁虹 |
分类: 人生感悟 |
最近楚云很烦,她来和我诉苦的时候已经是一副想要抓狂的样子了。我很少见到她这样,在我眼里,她一向乐观淡定,从来不愤青,即使是在大都市里,这么强的生活压力似乎也从不会让她有丝毫的焦虑感。楚云并不是富二代,她只是个普通老师而已。其实说起来,这种平凡的工作,那么窄的社交圈子,并不怎么高的收入,放在谁身上,早就成了仇恨生活的导火索了,但是因为喜欢,楚云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向甘之如饴。也确实,因为喜欢,她一向能把她的工作经营得风生水起,并且相当地自得其乐,就光看看我们出去吃饭聚会,她总是隔三岔五地遇到对她倾慕到不行的学生们就知道她生活幸福指数有多高了。
最近这件事说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其实就是学校又重新大力宣传类似“感动中国”的教师形象,还轰轰烈烈地要搞一场别开生面的“感动全校”的教师秀,并且承诺给获选教师们优先评优评先的机会,楚云说,到这时候她都并没有太反感这件事,追求荣誉是人之常情,如果谁非要为了那点荣誉把学校当家,非在讲台上晕倒个三次五次,或者不顾自己的儿女,一心扑在教育上,那也是人家的权利,跟谁都不相关。我不赞成不代表没有人不想这样做,所以我看看就是了。但是校方发现大部分教师学生并不热衷此事的时候,竟然加重了筹码,要将评选结果和教师们的绩效挂钩,并且直接影响职称评聘和市各项优秀生评比,说出来就是逼人家去当劳模,否则不单你受影响,连学生都要受牵连。用楚云的话说,这都什么时代了,还株连九族呢!更可笑的是,政策一出台,大家就好像如临大敌一样,完全乱了阵脚,一时间,果然有很多平日里洒脱的老教师也庄严肃穆起来,那些准备评职称的老师们更是严阵以待,即使没事也绝不踏出办公室一步,办公室里以往轻松活泼的环境也顿时变了模样,各个都埋头苦干,噤若寒蝉,生怕头头们看不见自己严肃认真,对教育事业一腔热血。楚云说,这也就算了,学校这样变相威胁着,大家这样也是人之常情。最令她气愤的是,学校领导竟然找她去谈话,三番五次暗示她,说她在学生中口碑很好,很有希望成为这次评选的提名者,学校现在有西部支教和四川援建的名额,如果她能够选择去支教一年的话,肯定会给学生们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用实际行动教会他们做有奉献精神的公民,并且绝对对自己即将要评聘的高级职称有非常好的影响。这么一来,楚云才真正愤怒了。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这都什么时代了,难道个人利益还要这样被牺牲和玩弄?
倒不是说楚云不愿意去支教或者援建,四川地震的时候她就组织班上的学生关注此事,并且和学生做了很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暑假她还带着女儿跑到汶川免费为学生做心理疏导,让女儿知道帮助人是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可是现在,这种几乎强制地暗示,激起了楚云极大的反感,女儿马上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丈夫工作非常忙碌,很多时候就是楚云一个人在照顾女儿,如果真去支教一年的话,女儿怎么办?但是如果不去,自己的职称评定眼看着就要无限期推迟了,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还要承认是自己自私不高尚导致的,这才是让楚云最气愤的。
楚云说,几十年前柏杨先生说到酱缸文化的时候就说过这种事,自己不爱干的事就捧别人去做,反正夸别人几句又不损失什么,被夸的人就该去做牛做马。自己当了这么多年老师,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大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更不会好笑地说自己是要献身教育事业。自己当老师纯粹就是自己的人生追求,就喜欢在课堂里和学生默契交流,相互学习,就单纯喜欢和这些小孩子们相处,愿意看着他们成长,和他们一起经历人生,这恰巧也帮助了学生,让他们从自己身上学到东西,这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共赢,这种共赢才是我所追求的。现在是什么时代?还需要你苦大仇深地奉献自己的生命去造福别人?用自残行为去感动人类?并不是说奉献不好,只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早就应该过时了,别再用三五十年代的伟人事迹麻醉催眠自己了,只为别人活着的人其实相当可悲,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活的权利,如果在追求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他人,那才是幸福,人家马斯洛都说人的需求最高层次是自己价值的实现,所以,没有人真的需要你就单纯牺牲自己去为别人而活,懂得追求自己的权利,然后对社会有益,才是一个健康的个体。
楚云最后决定放弃领导所谓的候选人的地位,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女儿都照顾不好,连自己的生活都照顾不好,并不具备给别人当榜样的实力。我对她的决定拍手称赞,因为她是个真正智慧的女人,只有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的人,才有资格谈奉献,也才有底气做榜样。
社会上确实对教师误解很多,觉得他们既然选择了就该奉献所有的一切,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事迹报告会,好像不牺牲一下自己的身体或者家人的利益就不好意思宣传一样,那自己的生命博眼泪,实在有些不值。除非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也是这样一个根本不会照顾自己人生的人,否则就不要再为这些畸形的感人事迹捧场了,做个健康有自我的人,这样的教师才教的出理性健康的学生来。我为楚云的决定喝彩,也为有像她这样智慧的老师而高兴。
今天的女人要不要奉献精神,这其实不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而是面对某些事情的时候做还是不做的问题,某些原则该不该坚持的问题。
生活有时候不肯轻易接纳我们,但我们仍然要热爱生活;现实往往会不经意间给人当头一瓢冷水,但我们仍然要在现实中生存下去。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坚持自己活着和做事的原则,就会问心无愧地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