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女性感悟善恶张宁虹 |
分类: 人生感悟 |
有位博友给我写邮件来说了自己的故事,故事当然跟大多数人的爱情故事一样,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爱得轰轰烈烈,后来慢慢变淡,再到后来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可能与别人不太相同的是,这位博友最终与丈夫分开,不是因为感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而是她接受不了在婚后的生活中发现了丈夫的一些在婚前没有暴露出来的缺点和毛病。
她觉得结婚前老公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好人,身上除了优点就是优点,几乎找不出任何可以让人指摘的缺点和毛病,而在结婚后,很多事情上他逐渐暴露出一些与原先截然不同的习惯和品行,这让她既惊讶又失望,一时的不适应还引发了在某些事情上的争吵,后来发展到不断争吵甚至恶语相向,此时她觉得老公成了不折不扣的坏人,以前从来不说的坏话现在吵架时能轻易说得出来。
她觉得自己选择的人就应该是没有缺点的男人,更加不能有藏着的恶的一面。看完这位博友的来信,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劝解她,因为这很显然是个钻牛角尖的女孩子,也是个非常理想主义的傻丫头。每个人都必然会有缺点,甚至每个人的人性中都可能存在善恶两个截然对立的方面,只不过平时不容易看出来罢了。人在很多时候之所以会矛盾,会纠结,归根结底其实就是道德在善恶之间在对错之间做艰难的抉择,完美得近乎无暇的人是不存在的。
我不想给她回信,我想跟她说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
芭蕾舞是美丽到极致但又残酷到极致的艺术。芭蕾艺术的魅力也正在于那份转瞬即逝又分外梦幻的唯美,所以无数演员即使付出再多的艰苦,甚至牺牲自己短暂的艺术生命也在所不惜,只为了能将这种脚尖上的高难度舞蹈无与伦比的魅力呈现给观众。曾经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美国剧情悬疑片《黑天鹅》,以芭蕾舞台为背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人性善恶和欲望的故事。
《黑天鹅》不是一部色彩明快的电影,始终沉浸在压抑和阴森的气氛中。电影的场景也集中在练舞室、舞台、家、地铁等相对狭小而又不够明快的空间,故事主线是用优雅经典的芭蕾剧目《天鹅湖》做贯穿,剧中人物大多亦正亦邪,他们都是普通人。或许有了这样的场景设置和任务构成,《黑天鹅》的基调注定是纠结的,尽管它被视为惊悚片,但更像是一部心理片。
Nina是个天性善良的女人,纯洁美丽,是个有点倾向完美主义的女人,性格中却有懦弱和优柔不决的一面。她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也曾是芭蕾舞演员。母亲对Nina的要求很严格,并对女儿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控制欲,因为在她心中女儿是她生命的全部,她也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而这却导致了Nina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压抑之中,为她日后的性格转变埋下了伏笔。
Nina本是个极为简单纯粹的女孩子,即使已经28岁也依旧钟爱洁白和粉色,她的内心的世界非常简单,无非是她控制欲极强的妈妈、演出、以及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在一次为《天鹅湖》中天鹅皇后选角的时候,她完美的展现出了白天鹅的美丽优雅、彷徨恐惧和高贵矜持,这所有的一切都一如她本人的真实存在一般。而舞团的经纪人Thomas却委婉的告诉她,如果只选白天鹅,那主角一定会是她。而剧中要求女主角分饰两角,分别是代表纯洁的白天鹅和代表邪恶的黑天鹅,如何能够展示出黑天鹅的心机,成为困扰着Nina痛苦的根源。
为了得到心仪的角色,Nina每天勤加练习,每一个轻盈的舞步都堪称完美,可总是缺失其应有的神韵,而她所缺少的那部分女人应有的魅力,正是竞争者Lily所擅长的。两个人在竞争中发展了一段异样扭曲的友情,Nina也渐渐抛弃了自己所有钟爱的颜色,逐渐开始喜爱黑色和灰色,她体内的黑色元素呼之欲出。
Nina察觉了自己的转变,她开始害怕,害怕这种转变会随时毁掉原来的她。但她却又对这种转变无能为力。经历了无数次的幻觉,她体内潜伏着的黑暗被彻底激发,她开始幻想另一个自己出现在镜子中,幻想自己错手杀人,幻想自己的后背被抓伤,幻想自己的伤口处长出可怕的黑色羽毛。
黑暗的崛起最终给她带来了黑暗,Nina被黑暗完全包裹,她挣脱母亲的束缚,冲破自己人性的禁锢,在舞台上尽情飞舞,用黑天鹅的灵魂征服了所有观众。演出剧中的白天鹅最终选择了跳下悬崖,Nin自己也以这样的方式回归了本真,以洁白的身段结束了演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她说,她听见完美,她就是完美。
人性中总会重叠着善恶两方面,善恶只是一种主观的评判标准,并不那么绝对。人性应该是自由的,无论需要面对多少黑暗和困惑,如果刻意去追逐不切实际的完美或者一定要让善恶截然对立起来,那样的人生其实根本不会完美。电影里的Nina一心追求绝对完美,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变得野心勃勃,却又不得不在现实中忍受压抑,种种幻想其实正是她内心藏着的并未被察觉的邪恶念头,也是被她自己压抑的心灵在潜意识里的抗争。
中国的古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人性真的生来向善吗?人是动物,哪种动物生来是善良友爱的呢?人的善来自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道德的约束,而每个人身上呼之欲出的邪恶实际上是被道德和制度约束起来潜伏着的,冷不丁可能会冒出来,只不过有人表现出的善大于恶,有些人恶多于善,因此人性才会那么复杂,甚至有时候让人觉得丑陋。
我们的确需要让自己置身纷纷扰扰的尘世之外,但那很可能仅限于灵魂和精神,让自己的心灵保持高度纯净,而人本身不可不能脱离社会的樊笼,不可能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很多时候我们会面临善恶的考验,会因此困惑,只因为我们通常太苛求别人完美,同时又容易忽略自己的缺失。一个聪明成熟的人,一定是让精神升华,却又认同人性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