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育社会生活教育张宁虹 |
分类: 虹的世界 |
有一位非常热心公益事业但也绝不吝啬高调的企业家先生经常语出惊人,有时候的一些举动会令人咋舌,不知道是当真那么憨厚可爱还是真如有人说的那样有个团队在专门给他策划各种作秀活动。对于这位先生,网上有人破口大骂,有人抚掌赞同,有人奉为榜样,而他不为周围的嬉笑怒骂所动,依然我行我素,惊人之举层出不穷。
这个人就是陈光标先生,几年前我真的不知道他,但现在想不知道都不行了。
我并非盲目赞同或排斥陈先生做的每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可以坐在一亿元现金上面对着镜头泰然自若地宣布要拿这些钱去做善事的时候,这个人已经有了足够资本,而我们一介草民已经没有资格去奉承或批评他的举动,褒贬对他来说也已经不重要,只要他自己觉得心安理得就好,更何况他的高调的背后的确做了许多值得嘉许的事,弱者得到了他的帮助,很多人说他作秀,如此作秀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做了对弱者有益的事,这就够了。
不过今天我忍不住要针对光标先生的言论发表一点看法。陈先生在政协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计划生育政策应该修改,如何改呢?改成没有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不该生孩子,读过高中的人可以生一胎,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应该放开生育政策。
第一问,生育权是基本人权,正常人凭啥不能生孩子?
计划生育实行了几十年,那是计划着生育,不能多生超生,而不是禁止生育。虽然这项基本国策一直以来就饱受争议,但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政策法规,弊端固然可见,但也的确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局面和经济水平坐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即便是受到诟病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没有禁止正常人生育,因为这是基本权利,陈先生缘何能想到没文化就不能生孩子呢?这看似玩笑的一句话里面包含的不是歧视又是什么呢?
虽然陈先生最后补充说对偏远地区应该特殊对待,保障基本生育权,但我仍然觉得这一席话说得让人心惊胆战,因为这是政协委员在会议期间说的话,他们讨论的是民生问题,而将生育权与接受的教育挂钩甚至建议以此来修订国家的基本国策,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了,无畏到有点无知,因为生育权是人的基本权利,猫猫狗狗来这世上都要生儿育女,人的生育权怎能剥夺?
我怀疑是向来习惯于断章取义和在个别字眼上做功夫的媒体误读了陈先生的意思,但如果媒体的报道真实,那么陈先生这席话恐怕要遭受到空前的炮轰了,因为这席话里面饱含着对贫穷人口的不尊重,说得严重一点,是对弱势人群的歧视。
第二问,教育缺失是社会责任,凭啥要穷人牺牲生育权来买单?
当然,我相信陈先生说这句话的本意可能是:没有高学历的人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差,社会地位比较低养活孩子比较困难,孩子很难接受好的教育,所以他们的孩子或许会不可避免地延续底层人士的地位和生存状况,而有文化的精英阶层对孩子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都会相对高得多,他们的孩子大多数自然也就能够延续比较好的生活状态。
如果如此理解,倒也不是全无道理,至少中国的现状就是越穷的地方和家庭,孩子们就越难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未来的路势必走得更加艰辛;越富足的地方和家庭,孩子生活的条件和接受的教育就更好,未来的路也更好。现实很难一蹴而就地改变,同样投生为人,生在不同人家就有了不同的起点和际遇。我每次看到特别贫穷的地方的家庭往往都有三四个甚至更多孩子的时候,我也觉得他们少生几个情况一定会更好,但那仅仅是希望,我相信那些拖儿带女的穷人更加明白少生几个的好处,但做不到,因为观念没到位,生活水平同样没到位,有些地区连感冒药都买不到,又如何去避孕?年轻轻的夫妻为了不生孩子双双禁欲恐怕不现实,性的需要是仅次于生存的人类第二需要,谁也不能否认。
应该少生或者不生,是一种愿望,而禁止生育则是一句冷冰冰的话。严格来说,教育水平低根本不是那些穷人个人造成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大量穷人不能完成起码的九年义务教育并不是他们的错,同样是社会的责任,而如果让这些穷人牺牲起码的生育权去为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买单,显然不合理,更加不公平。
我想,陈先生如果真的是考虑到了这种现实,是不是可以换成另外一种说法呢?比如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的孩子由社会或者像他这样的企业家来抚养,受过高中教育的人的孩子则负担一部分抚养费用,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则由自己来抚养孩子?这虽然是我的一个同样不着边际的玩笑,但我相信如果陈先生真这么说,会有无数人赞成支持感谢膜拜。
第三问,政协委员谈论民生问题怎么能够娱乐化?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陈先生的风格,做事说话习惯了娱乐和被娱乐,但今天这样一句话即使只是一句玩笑,它也刺痛了穷人的尊严,刺痛了我们这个依然有许多穷人的社会的神经,因为陈先生的设想和建议践踏了大多数穷人,也践踏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已经逝去的曾经在黄土中耕耘的祖先——翻开老家谱看两眼,谁家还没有个穷亲戚呢?三五代而外,谁家不是种田人呢?
真的很希望媒体误读了陈先生,也希望这几句话不会掀起太大波澜,更希望陈先生无论正儿八经提建议还是消遣娱乐开玩笑,都要真的把人装进心里,把别人的尊严放进心里,一个人要赢得尊重,首先要值得尊重,要尊重别人。
我相信陈先生家里往前算一代甚至更多几代,一定不是个个都是高中毕业生,倘若如此,倘若陈先生的至亲不幸恰好并非高中毕业,倘若那位至亲先知先觉毅然不生不养,情况又会如何呢?还会有今天这位高调而又善义的企业家呢?
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穷人,目不识丁的大有人在,但这只是个过程,而不是结局,我们一定能有那么一天,所有国民都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这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支撑着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和动力。好的结果往往是积极引导出来的,而不是禁止出来的。就像陈先生的父亲生下他的时候断然想不到他会成为亿万富翁一样,未来未可知,但不能为了暂时看不到未来而结束了未来。
我们应该揣着希望走过每一天,相信社会的未来会更好,每个人的未来会更好,因为有了希望,才给了春天姗姗迟来的时间,因为有了希望,才给了鲜花孕育美丽的盛开时间,因为有了希望,才让每个人得到更多奋斗的时间和理由。揣着希望前行的路上一定会遭遇挫折,但如果跌如低谷就撒手一了百了,又有谁能真的最终将希望变成现实呢?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作为企业家还是政协委员,或者仅仅是一个公众人物,我相信说话做事还是应该有个分寸,犯众怒的事儿最好不做,刺痛一大片人的话最好不说,不负责任又不着调的想法最好只是在心里,别轻易冒出来惹人骂,这个春天已经够热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