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幸福生活女性感悟张宁虹 |
分类: 人生感悟 |
那天送一位美国朋友去机场,路上非常拥堵,车里热气蒸腾,车外是灰蒙蒙的天空和焦灼的司机们按出来的此起彼伏的车喇叭声。我和朋友聊天,她说这次来北京跟很多年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北京真的变了,真正成了现代化大都市。朋友将北京一顿猛夸,我虽然并没觉得北京有那么好,但听着也非常受用。不过接下来她的话就转了方向。
她望着窗外阴气沉沉的天和一望无际的车流,看着从高速紧急停车带不断违章往前挤的小轿车,听着车喇叭声来透出的焦灼气息,笑着摇头:“北京很发达,但不是好城市。”
我觉得自己像被忽然浇了一头凉水。朋友说,北京是一座到处急匆匆的城市,但看不到快节奏透出来的朝气和明快,反而处处阴沉沉的——天空多数时候阴郁着,行色匆匆的人们的脸总是阴郁着,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抱怨的气息。“生活在这里的人心里藏着太多怨气,嘴里满是抱怨。”朋友如是说。
我肯定不太愿意听到这样的评价,但又觉得她说的并非完全不对。对于北京和我们自己,我们何尝不曾觉察到她说的那些呢?只不过她从外人的角度说了出来,我们身在其中不愿说出来,或者不敢说出来并且去面对。
朋友说生活在北京的中国人都很富有,年轻人几乎个个都有房,家家都有车,消费起来比他们那里的年轻人潇洒得多。但她又觉得其实这些潇洒富有的中国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因为她在北京的这些天里从中国人嘴里听到最多的是抱怨和对生活的不知足,却很少见他们向别人说起自己的幸福,也看不到他们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说中国人的性情比较内敛,不太像外国人那样直接展示或炫耀自己,包括自己的幸福。朋友笑笑:“但他们好像非常乐于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牢骚,并且不厌其烦。”
我不再好说解释的话了,因为朋友无论是说北京人的幸福还是留给她的不幸福的直觉,都似乎有道理,她在短短时间里看到的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她在短短时间里听到的那些抱怨我们时刻都在听着。旁观者清,这些从她的嘴里说出来,我才有意识地去思考这个问题,而平时习惯了看那些匆忙的身影,也习惯了那些匆忙而又看不到笑容的面孔,都有点麻木了。大家或许都如此,自己麻木,看别人也麻木。
送完朋友回到单位,碰巧有个常来的客户挑选了一大堆东西,我听到店里的其他顾客中有人小声议论:“这女人真有钱,买香奈儿当大白菜买。”另一个同伴说:“那是人家命好,这幸福的人儿满世界找不出几个来。”
两个人在店里逡巡片刻就走了,直到出门,目光还在她们眼里的那个幸福的女人身上游走。没过多久,那位采购过冬白菜一样买奢侈品的女士收拾停当,让人将她买来的东西送到店外,我听见她打电话,说了没多久忽然声调抬得特别高:“幸福个屁呀!除了买这些破玩意儿,我还能干点啥?狗都活得比我洒脱……”后面是一句地道的京骂。
别人看她好幸福,她却觉得不幸福。她羡慕狗的自由,如狗般自由的人却妒忌她一次采购就能花掉十几万的富足日子。每个人大概都在这样的怪圈里,眼睛只看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看到别人的幸福,看到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幸福,同样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我那位外国朋友的感觉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幸福面前,大多数人都是远视眼,看得见远处的别人如何幸福,却看不到自己得到和拥有的东西;反过来总看到自己的不幸和缺憾,却看不透别人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着的困苦。因为看不到自己的幸福,因为总觉得他人比自己幸福,所以本来就不太容易拥有的那点幸福要么被冲淡了,要么被忽略了,于是大家都不幸福。
生活中不缺幸福,缺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当你看到别人幸福的时候,更应该看到他的幸福源于何处,你的生活中总有别人不曾拥有的美好的东西,拥有它就是你的幸福。慈爱的父母亲,体贴的伴侣,听话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无债一身轻的小日子,样样都可能是自己独有的幸福,但如果目光始终在别人身上看,自己的幸福就被忽略了。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幸福就躲在下一条街的拐角,只要你去找,就找得到。生活是个总在追求和总在得到与失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拥有的,但我们仍然需要努力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比如幸福,因为它们是活着的动力和意义所在。看别人的同时,也要看看自己,时常与自己的心交流,知道它向往的和珍惜的,目光只盯着别人,在幸福面前就会变成远视眼,对该珍惜的东西视若无睹,却去苦苦追寻别人怀里的东西。
幸福是心的感觉。幸福与抱怨总是同时到来,你把幸福邀请进心里,你就将与幸福同行;如果将抱怨挽留下来,幸福将失之交臂,从此满心不知足,满嘴都是抱怨。我们都希望自己幸福,那么,在看别人,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别忘了看看自己,那就不会与幸福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