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妈妈必须掌握的一门告别课

(2012-08-05 12:04:42)
标签:

女人

女性

人生

生活

幸福

儿女

父母

亲情

杂谈

张宁虹

分类: 情感故事

中国妈妈必须掌握的一门告别课

昨天一位多年前的同学送孩子来京上学,下午就到了北京,我忙于工作没能接站,到了晚上相约为她们接风。昔日年轻漂亮的女孩已过不惑之年,除了形容间依稀有点当年的模样,已经不太能够把眼前这个悲悲切切甚至有点絮叨的女子跟当年那个明眸皓齿美丽清高的女孩联系在一起了。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她的女儿都要上大学了。

 

五十知天命,知自己,女人的忧伤注定多于快乐。同学尽可能压着自己,但我仍然感觉得到她的烦躁、焦虑、不安和伤感。女儿在一旁不住安慰,是个很听话的女孩。同学比当初更加多愁善感,絮絮叨叨说当年,说过去,说现在,也担心将来,女儿忍不住开玩笑了说了句可能不太恰当的话:“妈,阿姨请咱们吃饭,您就别跟怨妇似的唠叨啦。”

 

同学怫然不悦:“是啊,我是怨妇。把你养这么大,时间不耗?柴米便宜?房价不高?工资够用?你不惹事?我不辛苦?你这上四年学又是好几万,听几句唠叨都嫌烦……”

 

我只有笑。同学的女儿十七岁,考上了北京一所还不错的大学,8月中旬报道。同学不放心就早早带着孩子来了,大大小小带了四个箱子,衣服、吃食一样不缺,就连花露水牙膏都买了不少,该准备的都准备了,生怕孩子在北京苦着,累着,缺着。虽然这些准备看着不是绝对必要,但谁能忍心对一个母亲不厌其烦的操劳妄加非议呢?

 

儿行千里母担忧,同学的女儿从小到大一直在她身边,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不由她不为女儿即将到来的独自生活担忧。同学说很后悔没有从小锻炼女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总觉得她还小,啥事儿都想帮她做了,昨天还觉得她是赖在怀里的孩子呢,今天就要离开了……”

 

我笑着劝她说,孩子其实就是家里最长久的过客,终究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自去远行,咱们做父母的在孩子还在身边的时候好好疼爱,孩子要远行时放手让他们去飞,这也是爱。

 

同学说,女儿从小在她的呵护下长大,虽说不像有些父母那样溺爱,但也没让孩子受到任何委屈,操心衣食住行,不让做任何家务,现在忽然要放手了,离家上学,还要军训,很担心女儿经受不住8月的太阳暴晒。说到这里,她已经泪雨滂沱。

 

无论我怎么劝,同学始终摆脱不了忧伤的情绪,哭泣的间隙里重复描述对过去十七年的点点滴滴的感怀:为了孩子成绩好就填鸭式给她灌输一切她认为是知识的东西,大大小小的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临行前又拼命给她讲生活常识,告诉她衣服怎么洗,饭如何做,怎样才能把饭盒洗干净,跟别人相处怎样才会不吃亏,怎样防范坏人……

 

同学几乎没动筷子,我也没怎么吃,她女儿乖巧地给妈妈夹菜,自己却只是坐着。饭间气氛不那么轻松,接下来又变成同学的絮叨,一个多钟头之后饭店要打烊了,同学还在抠着脑门纠结于自己的想法:“还有什么没教呢?我忘了什么事儿呢?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

 

我们从饭店出来,我送她娘儿俩去酒店。到了酒店门口,同学忽然大叫起来:“我想起来了!北京冬天那么冷,我丫头怕冷,还臭美得不爱多穿衣服,得买几套厚衣服。北京春天还有沙尘暴,得买些口罩,秋天风那么大,这可咋过呀……”她的眼泪又下来了。

 

同学的女儿抹着眼泪陪母亲哭了一会儿,笑嘻嘻拉着妈妈的手:“妈,咱赶紧回去,让阿姨回家休息吧。您担心那么多,操心那么多,我还怎么学着长大呀?”

 

我笑了,因为这个孩子的懂事。她轻轻搂住母亲,又说了三个字:“妈,放心。”

 

同学忙不迭点头,哭。我并不赞同同学的一些做法和说法,但我明白一个母亲的心,所以我的眼又一次湿润了,为着操心不够的妈妈,也为着那孩子说出来的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母女俩进了酒店,我坐在车里回家。街灯如火,夜色宁静,温润的晚风吹着我的脸,我还在回味这一晚上她们娘儿俩说的话,也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不由地泪流满面。

 

儿女是女人生命中停留最久的过客,有一天他们终会远行。女人辛劳半生,疼爱儿女,盼着他们长大,其实为的就是在某个姗姗到来的日子眼睁睁看着他们独自远行,所有的爱都在默默酝酿着这一次黯然别离。因为无怨无悔付出,因为最后舍得放手,所以母亲的爱才如此深沉伟大。

 

中国妈妈必须掌握的一门告别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