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女性生活张宁虹 |
分类: 女性话题 |
为人父母的都市人大概都听过一句话,恐怕还有不少人将这句话奉为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竭尽全力做到的经典理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是啊,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亲恨不得把自己割碎了分身来照顾孩子的方方面面,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学习班、特长班、才艺班、家庭教师、亲子训练这些玲琅满目的东西横陈眼前,父母恨不得将它们一网打尽,全部送到孩子的生活里去,让孩子不但成为龙,还要成为那条飞得最高的龙。
我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过得快乐。其实我是知道答案的,但却做不到完全尊重自己心里的那个答案。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有着看上去不远却又像是横亘千古的距离,让孩子浸泡在没完没了的学习中会扼杀了童真天性,尊重了孩子的天性却又很可能抹掉孩子领先起跑的可能。
前些天理发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一个妈妈的抱怨,说她的儿子期中考试的成绩在全班排名仅仅第十二位,有11个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强,但她同时又说,自己的孩子其实并不比别的孩子差很多。我有点好奇,加入了她和另一位妈妈的闲聊,一问之下才知道,那个排名全班第十二的孩子期中考试的成绩是数学一百分,语文九十九分。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称赞那个孩子的优秀,还是该为他承受的压力揪心。
人的一生要面临太多竞争和压力,也许在高考那样决定人生走向的大考中孩子需要无可奈何地接受成绩决定一切的现实,一分之差完全可能改变人的一生,但是不是因为有了无可奈何的高考,孩子就要从四五岁开始被1分的差距压在头顶上,度过生命中何其美好的十几年时光呢?
我知道答案,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每个还没有成为父母的人更加知道,为了那1分付出十几年纯真烂漫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是最大的悲哀,但真正面对着孩子的时候,又有几个父母能够有勇气对孩子说“扔掉书本,跟我玩去”的话来?
我的女儿只有五岁,为了她上小学的事,着实费了一番周折,但总算尘埃落定了,一直悬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为孩子的学校奔走的这些天里,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在北京想要让孩子进入一所稍好的学校有多难。择校、借读、赞助等等人们不愿意看到并且被屡屡禁止的东西在现实中仍然大行其道,甚至连起码的遮挡都不需要——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倾心的学校能收下自己的孩子,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一番努力没有白费,女儿上小学总算有了眉目。不过就在这当间,忽然听学校的老师说要想让孩子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入学前最好先去上个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学习班,接受一些有利于衔接的课程。听着很有道理,当然也不敢耽误,于是赶紧拖着女儿去一所知名的少年宫报名参加学习班。
虽然是周末,而且时间还不到上午九点,少年宫门前却已人头攒动。还好的是秩序井然,以三口之家为单位的队伍已经排到了三十多号。我如愿拿了号,站在队尾,与排在前面的家长攀谈起来,聊着聊着总觉不太对劲,赶紧跑到报名处询问,才知道这个衔接班是为明年上小学的孩子们开办的,而我的女儿马上就要念小学了,连参加这个班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深深懊悔,自己又后知后觉了,而且整整晚了一年,自己的这份迟钝不知道将会对女儿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带着女儿悻悻离开,心里万分,女儿的小脸上却挂着我不太容易察觉的微笑,那微笑放佛在说:太好了,不用来这里上课了!
当天晚上和几个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朋友吃饭,席间谈起上午的经历,我很有些郁闷。没想到他们都非常诧异:上小学一定会学的东西,为什么非要在上小学之前就让孩子去学?
我的理由跟所有父母如出一辙:“虽然很无奈,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中一位朋友立刻反问我:“起跑得够快,就一定能跑赢比赛吗?中途跌倒了怎么办?赢了起点却输在终点有该怎么办?”
轮到我无语了。回到家里,我回味着朋友的话,也回味女儿白天那个不易察觉的微笑,辗转无眠,心像上了发条般紧绷着。先前我曾逼着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报名参加小学奥数辅导班,女儿几次哭着对我说她听不懂,跟不上,不想去,但我仍坚持让她参加了辅导班,总觉得提早学习对她有益无害,可我真的忽略了一点:逼着孩子最快起跑,万一跑得太快跌倒了怎么办?没有足够的自信,孩子能坚持到比赛结束并且拿到第一吗?就算坚持玩比赛并且按照我的期望拿到了第一,这个比赛对她而言是最愉悦的人生体验吗?又或者会不会成为一个不愿意再想起的噩梦?
我决定不让女儿参加辅导班。再过几个月她将进入小学,开始小小人生中的一段全新旅程,这段旅程中的苦乐酸甜,就留给她在行走的过程中细细体会吧。这个决定非我本意,但我觉得对孩子更好,这大概就是所谓事与愿违吧,只要能让孩子多一点快乐,父母为什么一定要得偿所愿呢?
很多时候,父母竭尽全力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事实上,我们恰恰让孩子在起跑的时候就已经输掉了比赛,因为孩子背负着太多父母为这场比赛准备的装备,总会在某个时刻不堪重负累倒,或者丢掉了跑下去的信心。
孩子的路留给孩子自己走,父母在身边远远观望,必要的时候扶一把,更多时候应该给予孩子的是跌倒时候鼓舞他站起来,跑不动的时候提醒他休息,想要放弃的时候勉励他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