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疼爱叫做责任

(2012-05-03 19:06:00)
标签:

女性

女人

人生

生活

幸福

父母

孩子

情感

责任

张宁虹

杂谈

分类: 虹的世界

 有一种疼爱叫做责任

前些天在路上,看到有位母亲骑电动车在路上跟一辆小汽车发生了剐蹭,电动车后座上坐着的孩子被摔伤了腿,坐在路边哭,那位母亲也在哭,抱住小汽车司机的腿不放,要求做出赔偿才肯罢休。孩子的腿上破了一小块皮,流了一点血,小汽车司机要求赶紧去医院,那位母亲无论如何也不肯去医院,来来去去就是要那位司机赔了钱才肯让他带着孩子去医院。母亲哭得声音很大,孩子惊恐未定,母女俩的模样都让人觉得很令人同情,而周围围观的人中间除了一两位大妈劝她赶紧带孩子去医院之外,余下的大多都在责骂那位母亲。

 

听了大家的议论,才知道原来小汽车的司机没有责任,是那位母亲用电动自行车载着孩子超速抢行,直接撞在了小汽车上,孩子甩出去好几米远,司机赶紧下来查看孩子的伤,而那位妈妈翻身起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是拽住司机,怕他跑了,后来便是索要一大笔钱才肯罢休,司机要报警,那位母亲也不让。

 

有人怀疑那女子是故意敲诈,但我相信不是;因为我相信没有一位母亲忍心用如此危险的方式将孩子作为敲诈的工具。不过我也看得出来,幸运的孩子没有受多大的伤,腿上的小小破损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她的妈妈非要拿到一笔钱才肯罢休。

 

其实想一想,最大的问题又不是钱的问题,无论那位司机最终据理力争不做赔偿还是出于同情或者为了避免麻烦拿出一笔钱息事宁人,这都有个最终的结果,但尚未可知的结果是这位母亲如果以后继续这样载着孩子超速和抢行,孩子有一天会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电动自行车的存留或废止曾经引发过争论,这也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不过这几年每年发生的车毁人亡的事故中,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绝对是一个很高的比例。有人开玩笑说小汽车好歹是铁包人,电动车是人包铁,其安全性很低;其实远比电动车本身的低安全性更危险的是骑车的人。如今走在路上,电动车见缝插针、随意抢行、超速驾驶、动辄载着孩子风驰电掣的景象随处可见,我们没有权力要求别人不骑电动车,但奉劝那些带着孩子飞速抢行的大人,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全更加重要。

 

偶尔跟朋友说起这件事,朋友也说开车走在街上,总能见到这样的情形:父母开车,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或者大人骑着摩托或电动自行车风驰电掣,后座上带个孩子。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总不免捏把汗,那些父母胆子太大,心也太宽。每天都要外出,若非走路便是坐车,走路的没想过要撞车,开车更不愿去撞人,但每天都会有那么多关于交通事故的报道出现在视野里,很多人觉得这是因为现在的车太多了,其实这绝非车之过,而是人的意识太薄弱。

 

说的有点远了。我还记得有一阵子微博上有个事件被很多人关注,大概说的是杭州,一家三口坐着电动自行车,被一辆货车撞倒之后,一家三口都不幸殒命,那个孩子小小的身体摆在路中间,很多人痛惜生命消逝,痛恨货车肇事,但很少有人去说那一对父母的责任,尤其是在机动车道上超速驾驶电动自行车并且同时载着妻女的司机。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个孩子小小的生命又何尝不是被父母的粗心和漠视剥夺走的呢?

 

我在美国的时候,从未见过有人驾车将孩子放在副驾驶位置,谁都知道开车行进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交通意外,最危险的是副驾驶的位置。很多中国父母开车的时候总喜欢让孩子坐在副驾驶,可以跟孩子说说笑笑,开车不会疲倦,心情也好,然而那份好心情的背后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最初去美国的时候发现那里的居民一家出行需要开车时不让孩子坐副驾驶位置,坐在前排的永远是夫妻,孩子在后排,如果是成年的孩子驾车出行而又愿意带着父母,通常也安排父母坐在后排,不过年轻人出行往往不带着父母。那时候觉得美国人不太通人情,后来慢慢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孩子和老人不坐在副驾驶的位置,那种不必说出来的习惯中包含的却是一种贯彻了责任的爱,相对于我们中国人大多数溺爱孩子的习惯而言,就多了一份理性的责任而少了随心所欲的疼爱和娇惯,我相信对孩子来说,那样更好。

 

有一种爱看上去不太通情理,但却有责任,这种爱护孩子的方式更加值得推崇。我们周围的人,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对孩子少一点娇惯和溺爱,多一点责任与呵护呢?

 

有一种疼爱叫做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