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r480
wr48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09
  • 关注人气:3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音缘”

(2022-08-21 07:56:09)
标签:

回忆

音乐

分类: 所见所思

题目“音缘”是我随意造的词,顾名思义:“我与音乐的缘分”。

回顾一下,我这辈子从孩提时代开始直到退休之后五、六年的时间里,和音乐一毛钱的缘分都没有。

小时候,家中兄弟姊妹六个,上有老下有小,父母上班工作繁忙。只为保证一家人健康平安地活下去就要拳打脚踢竭尽全力了,哪里还会有什么精力培养孩子的业余专长啊!

儿时的我对唱歌丝毫不感兴趣。听到同住一个大杂院里有的小孩整天哼哼呀呀地唱,我还觉得他们行为不雅呢!

上小学时,除语文课、算术课什么的之外,还有一门音乐课,音乐课好像是一直开到四年级。我上的那所小学教学条件蛮不错,每个星期上音乐课时,全班同学都要到一间固定的音乐教室去上,因为那里放有一台很高级的大钢琴。(但低年级的音乐教室好像只有一架脚踏木风琴。)高年级阶段的教音乐课的是位男老师,姓谷,高个子,头发梳得又黑又亮,皮肤黝黑。在他的课上,每次课正式教新歌之前,他一定要抽查几名学生,并且让被抽查到的学生站到前面的钢琴旁边,面向大家唱一段上次课学过的歌。

现在想起来这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孩子们在众多的目光之下不心慌的心理素质。一旦习惯了这种场面,以后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就不会太紧张了。

上音乐课时,大部分同学担心叫到自己的名字。每当老师说:“今天的抽查到这儿结束,下面学新歌”,我就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比起唱歌,更加让我打怵的是面向全班同学时内心的紧张。

我唱歌基本上不跑调,只是因为心里紧张,影响气息,这样一来唱歌的节奏和声音效果就会出问题,影响发挥。不过,我们班有几名女同学,歌声不仅悦耳,表情又自然,身体还有节奏地左右摇摆着,那音乐素质着实令人羡慕。

上中学时,在WG之前不到一年的学习期间里,也安排有音乐课。教音乐的是一位女老师,南方人,恍惚记得她是南京音乐学院毕业的。讲话是江浙一带的口音,嗓音当然不会差。中学时代学的歌曲我还记得:

麦浪滚滚闪金光,

棉田一片白茫茫。

丰收的喜讯到处传,

社员心向共产党,

心向共产党。

凡是歌曲,必有政治因素穿插其中。还记得WG时学生们给那位音乐老师贴大字报,说她凭着和校长的私人关系买了一架钢琴,那是资产阶级的铺张浪费行为云云。

小时候的记忆太好了,在小学课堂上学的歌曲一辈子再没唱过,现在只要想起其中的一个旋律我马上就可以哼唱出来。

那时候没有什么课外兴趣班,喜欢唱歌的也只能自己哼哼呀呀地唱。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如果喜欢乐器,充其量也就是花两三毛钱买支竹笛随便吹一吹而已。我直到上中学时,才得到了一支口琴,那简直如获至宝。当然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有的有胡琴或小提琴,甚至有的有手风琴,而这对我来说,那种奢侈连想都不敢想。

我的“音缘”
这种贴笛膜的竹笛当时两三毛钱一支。(图片源自网络)


我的“音缘”
我最早用过的口琴就是这种国光牌24孔C调口琴。(图片源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