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r480
wr48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09
  • 关注人气:3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日语的变化

(2012-02-28 15:37:52)
标签:

日语

文化

分类: 日语纵横

现代日语的变化  

        任何一种语言都会在人们长期的使用中逐渐地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十分缓慢,但有时会令人感到难以理解,甚至给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带来不便。日语也是同样,对于诸多的变化感到不适应的人们不免将种种变化统统称为「日本語の乱れ」。

  面对这种乱れ近年来在日本国内不断有书籍问世。例如,日本大修馆书店的問題な日本語問題日本語、讲坛社的日本語の「大疑問」、角川书店的『怪しい日本語』PHP研究所的敬語スタディー等等。在这些书籍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大致有年轻人用语、新语、流行词语,以及敬语的不规范使用等等。

  在语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当与以往不同的词形、词义或用法出现的时候,最初往往会被认为是错误的。然而,当使用的人逐渐多起来时,其中的一些便会被视为语言的变化。对这样的变化不能接受的人,会认为是“乱”。但是,当某种“乱”具有它的合理性,并且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时,这种“乱”会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的、理所当然的变化,并逐步地固定下来。

  首先举一个较简单的例子:とてもいい」这一说法现在看来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可是在日本的明治时代,とても一定要与否定形式呼应才能使用。据文献记载,明治时代的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先生曾经对「とても寒い」的说法大为吃惊。到了大正时代的末期,とても才开始逐渐出现在肯定形式的句子中,如とてもおいしい等。

  与此类似,一般认为副词全然要与否定形式呼应才能使用,而现在也出现了全然いい」「全然平気」「こっちの方が全然大きい」的说法。

  在日本,人们是如何看待这种变化的呢?

  根据NHK放送文化研究所“语言问卷”2003-2004的调查结果,感觉到日语混乱的人数占全体被调查人数的85%。

1.语音方面的变化

  (1)读音的变化

  在日语的音读中,有一种叫做百姓読み读音,起初是非正规的误读,而后来却变成了正规的读音。例如憧憬(しょうけい)→(どうけい)」「消耗(しょうこう)→(しょうもう」「洗滌(せんでき)→(せんじょう等等。这种读音变化主要是受汉字字形、偏旁的影响类推,以及误读所至。

  此外还有一种由于音节的颠倒所致的发音变化。其中,新」的读音あらたし」→「あたらしい」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在平安时代此词读作「新(あら)たし」,但是后来受到「惜(あたら)し」(后来成了废词)这个读音的影响,发生了音韵倒置现象,也读作「あたらし了。而形容动词的「新た」以及其有关联的「あらためる」仍然保持原来的读音。这种音节颠倒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山茶花(さんさか)→(さざんか)」、「秋葉原(あきばはら)→(あきはばら)」「種(たね)→(ねた)」「(しだらない)→(だらしない)」「舌鼓(したつづみ)したづつみ)」「腹鼓(はらつづみ)(はらづつみ

  (2)鼻浊音逐步走向消失

  鼻浊音正在逐步走向消失,这在日本的语言学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现在,在日本的年轻人当中,很少有人使用鼻浊音,有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鼻浊音年龄较大的人一般认为,鼻浊音给人的感觉柔和,是日语语音中的一种美的表现,完全发成浊音听起来感觉不舒服,应该提倡使用鼻浊音。也有一些人认为,现在日语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鼻浊音的衰退是语言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它对整个日语发音体系并没有什么大的妨碍。再加上使用鼻浊音的规则比较繁琐,在什么场合要发鼻浊音很难彻底掌握。况且,在一些方言地区根本就不存在鼻浊音。另外,在学校的国语课上也不讲授鼻浊音。这些也许就是鼻浊音逐步走向消失的重要原因。

   

(3)名词声调的平板化

  名词的声调的平板化,即由起伏型变为平板型,在单词的第二个音节之后声调不下降,一直保持平的声调。例如:   (彼氏)かれし→かれし     グラフグラフ

  (映画)えいがえいが    かなりかなり

  ギターギター

  也有的单词由于变成了平板式的声调,其词义也发生了变化。例如:

  サポーター(体育运动使用的)护身、护腿、护膝、护肘

  サポーター(体育运动的)拉拉队成员、加油助威的人

  パンツ  男子内裤

  パンツ  (男女)裤子

  ショップ 普通的商店

  ショップ(面向年轻人的)西式服装店

  此外,发音的平板化的现象还经常出现在同一行业、同一专业的人群中。这种平板化发音给人一种同一集团、同一归属的感觉,被称为「専門家アクセント」。例如:

  计算机、信息处理行业:

  データデータ

  ディスクディスク

  乐团:

  ドラムドラム

  ギターギター

  电视剧制作:

  ドラマドラマ   

  マネージャマネージャー

  根据一般的规律,日语声调的变化有这样一种倾向:最初是起伏型的单词由于长期频繁地使用,最终有可能变成平板型。特定领域、行业的平板化现象也可以大致说明这个问题。

  此外,如「アマチュア」「ダイヤル」「ハート」最初也是起伏型的:「アマチュア」「ダイヤル」「ハート」不光是外来词,像「電話」「会社」「電車」「映画」「天然等汉字词汇也是从最初的起伏型变为平板型的。

(4)用言声调的起伏化

  这里说的是用言终止形的平板型声调变为起伏型。也就是说,原来平板型的动词、形容词渐渐地变为起伏型。在复合动词中,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就连一般认为比较保守的NHK的播音员也出现了这种倾向。例如:

  取り巻くとりまく→ とりまく

  込み合うこみあう→ こみあう

  攻め寄るせめよる→ せめよる

  住み込むすみこむすみこむ

  冷たい つめたい→ つめたい

  怪しい あやしいあやしい

  危ない あぶないあぶない

  つらい つらい つらい

  固い   -かたい かたい

2.词形、词义方面的变化

  词汇的变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比如说:「つま」一词原来是夫妻、恋人之间的相互称呼,而现在只用于丈夫称妻子。「坊主」原指寺院中的“住持”,现在指“一般僧「女房」原来指宫中女官的房间,后来又直接表示「女官」,而现在用于丈夫称自己的妻子。「おまえ」「貴様」原来都是表示敬意的词语,而现在用于男子对同辈以下的人不客气的称呼。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サボる」「ダブる」(已被辞典收入)之后,在九十年代又出现了类似的流行语动词「マクる」(マクドナルドに行く)、「コクる」(告白する),以及形容词「きもい」(気持ち悪い)、「むずい」(難しい)。这些词虽然尚未正式进入国语辞典,但已经为日本的年轻人广泛使用。
  「すごい」一词是形容词,但现在被日本的年轻人当作副词使用。现在,像「すごいおいしい」「すごい感動した」这样的说法几乎随处可以听到。因此,在近几年出版的辞典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  

  俗に連体形を副詞的に用いて『すごいおもしろい人だのような言い方もある。」(引自『大辞泉』

  話し言葉では、『すごい』のままで『すごく同様、連用修飾に使われることがある。『すごい悔しいよう』『お母さん、すごい怒ってたよ』」引自明鏡国語辞典

  違う的过去式違った说成違かった,把其连用形接「て」違って说成違くて。也就是说把違う的名词形“違い”当作形容词看待。

  前面提到的全然一词要与否定形式呼应才能使用,或者接一些具有否定要素或消极要素的词,如「違う」「別だ」「だめだ」「反対だ」,这一点与其他后接否定形式的副词的用法是相同的。

  而现在也出现了「全然いい」「全然平気」「こっちの方が全然大きい」的说法。由于使用已经十分普遍,所以在一些辞典中也加进了这样的解释:

  「俗に、否定表現を伴わず、『非常に』の意にも用いられる。例、『全然おもしろい』」(引自《新明解国語辞典》〈第五版〉)

  不过,「全然」一词在明治时代既可以接否定形式,又可以接肯定形式。例如在一些有名的近代文学作品中就可以找到接肯定的形式的例子。

  惯用语「気が置けない」的意思本来是:「気遣いする必要がない」可以译成:(关系)融洽、没有隔阂、推心置腹。但是最近在日本的年轻人中被用于另外的一种意思:「気を許せない」「油断できない」相当于中文的不能疏忽大意。与原来的意思几乎截然相反。据日本文化「国語に関する世論調査2002的结果,能够正确理解其意思的只占被调查者人数的44.6

  惯用语「鳥肌が立つ」在辞典中的解释是:寒さや恐ろしさ、あるいは不快感などのために、皮膚の毛穴が縮まって、鳥の毛をむしった後のようにぶつぶつが出る由此可见,这是一种不好的感觉。但近年来,出现了这样的用法:あまりのうれしさに鳥肌が立つ」「感動で肌が立つ」。意思是精神振奋,显然与原来的的意思大相径庭。

  谚语情けは人のためならず在辞典中的解释为:情けを人にかけておけば、巡り巡って自分によい報いが来るということ大意是“好心总会有好报可是现在在日本的年轻人中又出现了第二种意思:他人にあまり情けをかけるのは、その人間の将来のためによくない意思几乎相反:“过分爱护反而害人

  谚语犬も歩けば棒に当たる」原意是「物事をしようとすれば、それだけに災難にあうことも多いというたとえ——行事时常会遭灾惹祸现在却变成了何かしているうちには、思いがけない幸運にあうこともあるというたとえ——常在外面闯荡或许会交上好运。现在,第二种意思占了上风,却很少有人使用第一种意思了。

  也就是说,当出现了新的释义的时候,原来的释义就有可能被替代。

  此外还有:流れに掉さす」「役不足等等。

3.语法方面的变化

 (1)ら抜き言葉

  「ら抜き言葉是指非五段动词变成可能态时把助动词られる中的省略的说法。例如:来れる」「寝れる」「見れる」「食べれる」「起きれる等等。这种「ら抜き言葉最早出现于昭和年代的初期,但是到了二战结束之后才引起世人的关注。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年轻人这个群体中使用「ら抜き言葉」已经相当普遍。

  为什么会产生「ら抜き言葉」呢?可以说,出现这种现象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其语言自身的原因。首先,五段动词自江户时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例如:読む」「行く」「変わる」的可能态本来是読まれる」「行かれる」「変わられる,因为产生了约音现象,所以变成了読める」「行ける」「変われる由此看来,来られる」「見られる」「食べられる变为「来れる」「見れる」「食べれる似乎也有它的合理性。

   此外,使用这种形式也可以对助动词られる所具有的多种意义加以区别。如果说食べれる的话,就可以区别被动态的食べられる」(这个词几乎不用于敬语或自发在减少误解的意义上,莫不如说这正是朝着合理方向的变化。

(2)さ入れ言葉」

  几乎与ら抜き言葉」相反,「さ入れ言葉是指五段动词变成使役态时不「せる」,而是和一段动词一样,也接「させる」,这样就多了一个「さ」,因此被称为さ入れ言葉」。例如,在行く」「使う等五段动词后本来应该接せる,成为行かせていただきます」「使わ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而「さ入れ言葉」却将其说成行かせていただきます」「使わ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一般的语言学家认为,这是由于说话人想要加强自谦语的语感才多加了一个「さ」。

  语言变化的特点之一是避开繁琐,朝着单纯化的方向发展变化,前面谈到的「ら抜き言葉」是这样;那么,由于非五段动词均使用「させる」,为了取得一致,五段动词也使用「させる」,这可以说是很合理的,也是在朝着简单化方向发展变化

  日本朝日电视台的一位播音员不无担心地说:由于「さ入れ言葉」的说法经常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真担心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被广泛使用。这样的话,将来就有可能成为正式的说法,但愿这是杞人忧天。

  除此之外,还有助词的使用、自动词与他动词、敬语的使用方法等等问题,由于文章篇幅的关系,恕不赘述。

   

4.变化的原因

  现代日语为什么会发生诸如此类的变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找到原因。

(1)语言使用的方便

  在年轻人用语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省略后形成的略语,这种省略的现象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语言交流的效率,也有许多是觉得这样说很有趣。

   格好がいい    かっこいい

   気持ちが悪い   きもい

   むずかしい   →  むずい

   サラリーマン  →  リーマン

   ゲームセンター   ゲーセン

    やはり       →  やっぱ

 (2)年轻人好背离传统,喜欢标新立异

   由于年轻人普遍在学校学习了英语,外来词又令人感到新奇、时髦,所以年轻人喜欢使用外来词,而年纪较大的人一般比较保守,喜欢使用和語」「漢語」词汇,如:

 

和語

漢語

外来語

催し

行事

イベント

持ち主

所有者

オーナー

口づけ

接吻

キス

写し

複写

コピー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ワイン一词,起初由年轻人开始使用,而到了现在,年龄较大的人也几乎放弃说ぶどう酒改称ワイン了。

  「パンツ原意为“短裤”,而年轻男女却把它当作「ズボン」、「スラックス」的意思来使用。于是,服装制造商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喜好,也原封不动地使用了「パンツ」这一说法因此,现在这个词的意思出现了年龄差。

  即使同样是外来词也有新老之分,所以也会产生年龄差。例如:(箭头后面为较新的词)

   チョッキ  ベスト

   バンド    ベルト

   アベック  カップル

   オートバイ バイク

   老年人多用前者,年轻人多用后者。

    (3)词语本身表面上的意思不明确

  在日语中有些词,特别是有些惯用语表面上的意思暧昧,只靠表面上的意义来理解,有时会产生误用。例如:「役不足」的意思是割り与えられた役に対して不満であること」(对分派的工作不满その人の力量に比べて与えられた役目が軽すぎること」(大材小用)。而在现实中经常有人将其理解为自分の力が足りない」(能力不够据日本文化2002国语舆论调查的结果,能够正确理解「役不足」词义的只占被调查者人数的27.6%。

  「流れに掉さす」本意是「時流に乗る」「大勢に同調する,即“顺应潮流”的意思。但经常被人们误用为時流に逆らう」。

  类似的词语还有前面讲到的:気が置けない」「情けは人のためならず等等。

  (4)读音的类推现象

  在日语的音读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发音叫「慣用音」。例如

   (しょうもう)

   憧憬(どうけい)

   弛緩(かん)

   洗滌(せんじょう)

。它们是受汉字字形、偏旁的影响,导致的误读,[]「憧」「弛」「滌原来的发音分别是こう」「しょう」「し」「でき」。但是,这种上面所讲「慣用音」在很早以前就被固定下来了。

  而在现代日语中也会产生这种类推的现象。例如:「大地震」的正确读音应该是「おおじしん」,但是有半数以上的人在读だいじしん」。因为后面的「地震」二字是音读,因此「大」读成だい也属于正常的类推。

  此外,年轻人喜欢把「三階」「十匹」读成さんかい」「じゅっぴき也属类推所致。拿「三階」来说,「三階」之外,「一階」「十階」全都读成清音的「かい」,在不会产生误解的前提下,「三階」也就没有必要读成さんがい了。这也是语言避开繁琐,朝着单纯化的方向发展变化的一个例子。

  语言是历史的产物,并且语言在各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语言会根据该时代的要求、社会的环境发生变化。汉语也是同样,例如汉语中的“介绍”原为“绍介”;“爪牙”这个词现在是典型的贬义词,可过去是指“得力的武臣”;“来龙去脉”原来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用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水落石出”原来只用于写景,后来用于比喻事情的真相中的暴露;“后来居上”原来含有“不符合应有的秩序”之意,现在泛指后人超过前人,新事物胜过旧事物。

  也就是说,与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变化的同时,要求有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的语言环境。语言的变化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不合理的变化需要语言学家对其进行研究,进行合理的规范。然而,合理的变化一旦被人们所承认,并且被人们所使用,就会在新的时代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井上史雄在谈到日语的变化时说:当某种新说法的使用者达到25%的时候会被人们说成「誤用」,当达到50左右的时候会被人们说成ゆれ;而当达到75%左右的时候会被认为「慣用」接近100%时就成为「正用」了。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