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12-04-11 22:38:01)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仙游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2013年)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吴建仙                  

 

所属领域       基础教育类           

 

负责人所在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签章)

 

填表日期:             2011918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吴建仙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6.5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小学语文教学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18250507288

工作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E-mail

WJX133@163.COM

通讯地址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

351200

近三年课题完成情况

参与研究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蔡萍华

1969.2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

李小红

1970.4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

颜素霞

1973.9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

佘志红

1979.1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

 

1978.11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

杜丽红

1977.8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

兰杨媛

1983.2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

 

1983.1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小学一级

小学语文教学

姓 名

黄章梅

专业技术职务

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小学语文教学

工作单位

莆田市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13799654218

推荐人

推荐意见

小学习作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引起每个管理者与执教者的高度重视。然而,多年来困扰着老师和学生的恰恰就是习作。许多学生视习作为畏途,一提习作就头疼教师也为习作教学煞费苦心。习作确实不容易,因为学生的习作水平往往是其诸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加上多年来习作教学步入了以应试教育为本位的误区忽略了儿童的自主表达,致力于知识点、能力点的建构,离开了写作实践使得习作教学枯燥乏味,费时低效。如何进行习作教学,学生爱写、乐写、会写呢?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同意该课题申报立项。

 

                             签 名: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常与“方法”、“步骤”同义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发展有效教学。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是针对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教学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研究。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选取的实验对象是校九个班学生及相关语文教师。研究的角

是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的摸索与运用希望通过实验研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以及教师的习作教学水平。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作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作了不少探索。如:日本语文教学界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美国的小学作文教学理论提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写逐渐转化为为读者而写作。”提出了学生习作要考虑读者、考虑对象的生活化要求。美国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写作实验方案“为学习而写作”。把写作作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工具。国内的一些老师也进行了“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体系、教学机制、操作基本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等等。

这些探索研究的深度、广度尽管不尽相同,但却各具特色,无疑都是有益的尝试。从习作教学研究现状中,我们不难发现,习作教学研究只停留在层面上,习作教学的质量还不太如人意。一提起习作,一部分学生就头痛、没兴趣,把习作视为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指导习作、批改习作煞费苦心。再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高分而习作,教师为应考而指导,习作教学急功近利,质量很难提高。习作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的习作水平往往是其诸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因此,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对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的目标:

1.探索提高习作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探索突破习作教学难点的策略和措施,提高教师习作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本校学生习作兴趣以及良好的习作习惯,如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随手写作和修改作文的习惯,大面积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研究的内容:    

1调查研究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2教师习作指导的研究。重点研究教师如何进行习作教学的设计、指导。

3)教师习作评改策略的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怎样批阅习作更科学、更有效,探索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途径、方法与策略。

4)学生获取习作素材方法与能力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引导不同年段的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与策略。

5)学生习作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引导不同年段学生进行合理的语言表达,探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6)在习作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7月—20119月) 

组建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召开课题开题会。

(二)、实施阶段:(201110月—20134月)

1、在研究初期,积累和筛选与课题有关的经验材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为研究做好准备。

2、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和听课。

3、了解当前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学生的学情调查。

4、开展相关研究活动。每学年规定课题组成员至少每人上一节研究课;每学年举行一次征文比赛;每班每学期至少有2篇习作在网站上交流。

5、调查、了解、分析习作有效教学实施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发展情况,为课题研

究提供事实依据。

6、 不断总结经验,撰写相关的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及论文。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教学反思或叙事或论文在网站上交流。

(三)、总结阶段:(20135月—20136月)

1、整理课题研究原始资料。

2编辑成果专辑,教师、学生成果汇编成册。

3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研究结题鉴定。

二、本课题采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方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文献借鉴法: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经验总结等文献资料,强化理论学习。

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学校教师习作教学及学生参与习作的基本现状。

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作文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将改变习作教学的传统模式,实现角色转换。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激发需求,使学生乐于写作。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习作不是单纯地考察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能力,而是记录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他们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绽放才情的一种途径;激发他们的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习作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形成适合于本校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可创新之处:                   

1、建立“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网站,专人负责编辑,利用网络与专家、同行交流。

2、借助多媒体,变“户外观察”为“观看视频观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灵感,让习作指导更直接,更贴近学生生活。

3、创办校刊,每月编辑一期,定期开展习作竞赛,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

5项)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计划

开题报告

2011.72011.9

吴建仙

培训、教学研讨

教学实录、反思、叙事

2011.102013.6

蔡萍华

李小红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论文

2012.12013.4

佘志红

学生习作

校刊

2011.92013.4

杜丽红

总结和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论文

2013.52013.6

吴建仙

最终成果(限3项)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教学设计、反思、叙事

优秀教学设计、反思、叙事集

2011.92013.4

 

吴建仙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论文

论文集

2012.92013.4

吴建仙

结题报告

论文集

2013.52013.6

吴建仙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本课题研究小组共有9名成员,其中小学高级教师8名,小学一级教师1名,莆田市骨干教师3名,仙游县优秀教师6名。

本课题负责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7年以来,有主持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始终坚持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能熟练运用电脑进行文字、表格和数据的处理,可以直接运用电脑查阅期刊网相关文章,能运用网络查阅中资料。曾参加过县级课题《围绕课程理念  培养阅读能力》和《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策略研究》等课题研究,分别于20104月和7月顺利结题。有多篇论文在市级评比中获奖或在网络上交流。

本课题参加者具有强烈的科研兴趣和互助、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均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处理好工作和做课题的关系,可以做到以研究促工作,以工作助研究,有充分的时间按时按质完成课题任务。

另外,学校的科研氛围浓厚,学校领导对本课题十分重视,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资料设备、技术指导、研究经费等有利条件。

 

三、课题主持人所属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有关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四、县区(管委会)教师进修学校(事务办、文教局)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五、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