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2014-12-25 11:03:5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集 |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欢乐总动员 一起来闯关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的地形》选自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我们所看到过的地形,学生通过回忆曾经去过的地方来相对应说出该地方的地形特点;第二、观察地形图,通过进一步观察地形图来了解我国地形结构和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状况。本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探究地球表面地形的兴趣,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并为接下来学习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引起地表变化奠定基础。在整个单元起着总起的作用。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他们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在“地球表面的地形”中,学生对地形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也去过一些有特色的景点,但学生却不能很好地对这些地形进行分类整理,更不能准确地概括出它们的特点,对于这些地形的形成更是模糊不清的,另外,生活在城市当中,都是平坦的大道,他们对于本地地形的凹凸感知并不深刻,这为学生理解家乡的地形带来困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有河流、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我国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
过程与方法
1、会看简单的地形图,根据图例知道颜色代表高度;
2、根据地形图及图片归纳概括常见地形的特点;
3、分析判断家乡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中国地形的丰富多彩及一个地区地形的复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地形图及图片准确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难点:感知地形的丰富及复杂
【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PPT、水槽
【教学流程】
环节一、闯关前奏
师引语:欢乐总动员,一起来闯关
1、介绍游戏规则:
环节二、闯关进行时
(一)摸出名堂
1、介绍本关规则:
B:本次闯关时间为1分钟。
2、学生谈发现:凹凸不平
3、结合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凹的,哪些地方是凸的?、、、),出示“地形”的概念:我们把地球表面凹凸不平,自然形成的形态称为地形。
4、出示图片,学生判断是否是地形并讲原因(图片为:山,山上的一座房)
(二)找到关键
1、关前培训,明确地图的东南西北及知道图例:看中国地形图,你知道“上”表示什么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另外在地形图上有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图例、、、
2、出示本关规则: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教师结合回报出示相应地形的资料
5、出示图片,感知地形的丰富:师引语,除了常见的五大地形外,还有哪些地形呢?
(三)辨一辨
1、出示瑞安的航拍图,学生判断瑞安的地形:以丘陵为主,有平原、有山地、、、、、、
(四)闯关我为王
1、规则: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地形图,看看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
环节三、通关成功
1、
2、
【板书设计】
任务卡
任务一: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
表示什么意思,找到证据;并根
据颜色的分布说一说我国地形从
西往东高度变化。
任务二:找到中国的五大盆地,用
关键词概括出它们的地形特点
任务三:请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
平原和高原,找出它们最根本的
相同点和不同点。
任务四:欣赏两组图片后,说一说
“山地”和“丘陵”的区别。
第一组:山地
第二组 :丘陵
挑战任务:继续观察中国地形图,你还能发现哪些有关地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