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2014-11-07 11:53:3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集 |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空气占据空间。
2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的(被压缩或被扩张)。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2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3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以及空气的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三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而且空气的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四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纸巾、玻璃水槽、毛巾、注射器、
五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同学们,要上课了,请赶紧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吧。你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别人还能坐吗?不能了。你占了这个位置,我们就说你占据了空间。(板书:占据空间)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东西要占据空间呢?桌子、凳子、橡皮、石头等等都要占据空间。它们占据的空间一样吗?不一样。根据它们体积的大小,占据空间也有大小之分。
一、演示实验,理解“空间”“占据”等词
(1) 出示空杯:老师这里有个空杯子,杯子中空的部分我们就叫做“空间”。
把水倒进空杯:现在我在杯子里装满了水,我们就可以说水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
(2) 这是一个水槽,里面装了水;这是一块石头。现在我把石头放入水中,请大家注意水槽中水位的变化。水位有什么变化呢?(水位上升了)拿出石头,水位又下降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石头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石头把水挤了上来。
(3) 过渡:现在我把杯子里的水倒掉,杯子是空的,那么还有其他的物质留在杯子中吗?(没有)到底有没有?(有,空气)我们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那么它能不能像水、石头一样占据空间呢?——————5分钟
二实验论证:空气占据空间
1 请学生体验深呼吸————2分钟
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吸气时肚子会鼓起来呢?
2 喷泉实验————20分钟
(1) 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半瓶水、有两个孔的瓶盖、两根吸管,就用这些东西,你能使水从吸管里流出来吗?老师还有要求:(课件出示)
①不能倾斜杯子。②不能压瓶子。③不能用嘴吸。
(2) 各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
(3)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 请成功的一组上台给大给大家讲讲你们是怎么做的?
(5) 小结:刚才的实验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呢?(空气占据空间。)
3 纸巾不湿实验————7分钟
(1) 出示透明玻璃杯:同学们这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空气)
(2) 教师演示,将纸巾塞入玻璃杯后倒扣入水槽中,预测: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
(3) 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到底会不会湿,就要做实验。
指读实验要求:(课件出示)
A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B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
C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
(4) 小组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纸没有湿,说明杯子里水进去了没有?水为什么进不去?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
(5) 不成功的小组反思:为什么纸湿了?(倾斜,有气泡)
(6) 小结:(不管是纸湿了还是纸没有湿,这两种现象都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5分钟
注射器实验
1 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何不同。
2 学生实验
3 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 学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小结:空气可以被压缩
四 总结: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而且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