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和颜悦色一只眼对方第一印象 |
分类: 圣严法师开示 |
团体与个人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公司里每一个成员都是公司的代表,因此,当你与外面的人接触时,他人便从你身上体会、感受到你公司的文化特色。
我想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到达某一个地方,很自然会从你接触到、看到的人事物中感受到某一种气质,而对他们产生评价。
像我在美国访问过非常多的大学,发现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风格。每次一踏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校园、建筑物等硬件,从这些硬设备的风格中,就会先产生第一印象,再与该校师生或行政人员互动后,他们的气质便与之前的印象慢慢融合,就形成我眼中的「校风」。所以,团体带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都是是从周遭环境开始,再来就是在里面服务的人。因此,只要你在公司服务,你就代表着你公司的精神。
另外,与人接触时给人的感受,最重要的就是「和」。譬如,法鼓山有一年以「和喜自在」做为当年的主题,我发现多数的人只是把它当作吉祥话,或是一个标语,贴在自己家里或门上,好像只要贴在那里,就能够和喜自在了。但只是这样贴着,有用吗?人际间不和时看一看、不欢喜时看一看、感到不自在时,再看一看,那就真的「和」了吗?
「和喜自在」不是标语,如果你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心态,包容他人,那无论贴或不贴,或贴的是什么,都没有办法做到「和」。
「和」所强调的是,与任何人互动时,都要和颜悦色,然而它并不等于放纵、不要求质量。简单地说,和颜悦色就是能够放下身段拜托别人,若是对方拒绝,我们还是应该说「拜托、拜托」。该要求质量时还是要要求,只是当我们提出要求时,要和颜悦色,没有必要怒目相向、大声说话。
譬如有人在办公室里偷偷地抽烟,大家不好意思当面指正,却在他背后嘀嘀咕咕地批评,到最后,可能有人会想,反正都有人抽烟,那我们也可以抽,而这样就糟糕了。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应该进行劝说,不要担心这样会得罪人,因为这是在帮助对方改进。相反的,如果不当面劝说,反而在背后讨论,也会影响到其他人,让人生气、烦恼。而他今天抽一根,没有人劝阻,到后来愈抽愈多,这就很糟糕了,加上若有人起而效尤,那就更不好了。所以一旦看到了有人做出不许可的事,还是要善意地沟通。
我在这里只是举抽烟为例,其他事情也应该举一反三。譬如,有些人在办公室说话,大声扯着喉咙用喊的,叫来叫去像是在菜市场里卖菜,如果有这类的状况发生,那就要提醒他们,请他们声音小一点。但是在沟通的时候,要先向对方打个招呼,然后再做沟通,根本不需要吵架,也不会得罪人。相反的,如果你也指着人大叫,这样就伤和气,就是你不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