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 潭 二 十 胜
徐传忠(拙草)
野桥溪涨
梅雨溪泽多蓬蒿
鹭鸶池塘踏青草
斗笠蓑翁忙钓具
不觉渔舟上低桥
野桥即西郊的透溪桥这里水面开阔古树参差风景优美,为“仙潭二十胜”之一,桥南有西阁登高远眺漾溪(西溪)茫茫白涟尽西沉残红阳,老鸦噪古树炊烟绕扉房,仙潭十景“西溪夕照”即指此溪。每当梅雨季节天目山雨水从西滚滚而来,龙带桥下河水猛涨倾可淹没桥堍石级,捕舟中的西栅漾即成汪洋。古时每当梅雨季节鱼虾乱窜禾苗遭淹真渭:【渔欢农忧】。近有:“塔院松风”、土地堂、文运桥、万安桥、发祥桥、大悲阁、仙潭十景“九井寒泉”天枢、天璇两井,仙潭二十胜之‘西阁送霞’和‘沙坡春晓’隔水相望,梅林殷商文化遗址及三德寺过龙带桥西进即近.
东楼霁雪
亭台银装数我高
楼榭素裹雪压桥
北荡帆影登览处
霁夜雪虹分外妖
东楼霁雪:古镇十二大古楼之镇东楼,在东永灵庙正后,楼正殿上供三清坐像,楼东有蓬莱道院和青龙桥,雪后登楼极目四望漫野银妆素裹十分壮丽。凭窗北眺帆影点点,舟樯穿梭北荡一片繁忙,霁夜玉盘高挂雪虹显艳.东楼附近有:东永灵庙,孩儿桥,万年桥,普安桥,阜民桥,宣梵宫,佑圣祠,关帝庙,报本堂,大成堂(牛王庙),宣梵宫,东庵,西庵,北桥,庆安桥,清风桥,明月桥,戴侯祠及北荡征帆,前有南宋护驾王杨沂中府邸,东有南宋四大中兴将之张俊府业。
北荡征帆
白鹜点浪风满帆
燕昵楼榭醉江南
酒旗悬河笙箫起
东西吴桥伶歌钗
北荡征帆:是仙潭二十胜之一.东起大运河含山塘师姑漾西至虹桥《西吴桥》为古镇东北水运大通道,每天百舸穿梭帆樯竞渡,航船沿途经洪塘子口、雁鱼荡、宣梵宫.大成堂(牛王庙)、乐安板桥、蒋尚书墓、安定桥、傍露香园入东吴桥《状元桥》桥南侧是宋丞相吴潜府、北关及鼓楼.桥北侧有北圣堂、钦旌坊、虹桥瑞雪和仙潭屏障、这里酒肆商铺林立、河埠航船栉比,历代为古镇北关商贸集散中心,玄武(龟蛇)在北,镇北形胜似龟,北荡之独圩廊为龟头,灵泉山为龟背顶其尾在西栅漾入口(参清末地图)。
北楼听雨
莳雨滂沱水漫桥
平芜堤岸拍波涛
北楼长夜敲窗雨
西吴桥下澜春潮
北窗听雨:即【镇北楼】在灵泉山观音殿下,与仙潭十景“塔院松风”隔河相望,高楼目尽时黄昏,冷雨敲窗催人困,在听雨楼西有溪山一览楼、康王祠、海会禅院、楼北有建道院、大成桥、半观一洞“仙潭二十胜”之“塔院平芜”。楼东为仙潭二十胜“北荡征帆”舟樯集散地之东、西两吴桥,龙安桥和南宋吴潜相邸。楼前为觉海寺。
南楼观山
楼前荷塘景依旧
窗外远山渐潋秋
孤帆只影随波去
尽处便是藕花洲
南楼观山:(见山楼)座落在明因寺西南一湖心岛上,楼的东南侧有游似相府(东园),楼东有明因修竹、太君堂、长寿桥、琴台、杨和王府园。西侧有明-刘府、清-沈铨居、潮音庵、文昌阁、南桥夜月、南永灵庙、步云桥、长生庵、流芳坊、大王庙、宋兵衙、云头桥、碧潭庵、五猖司祠、朱雀桥、园觉桥、森罗桥、驾仙桥,南洋分叉六支沿溪南下直达余杭。北侧回春桥、仙潭书院、魁星楼、万象桥、碧玉桥,登楼南望极目楚天,心旷神怡,暇陌农夫於田,妇饷於野,渔网於泽,牧唱於郊,雨止天青远眺余杭诸山、碧天青山众历历在目<</font>余杭这一带广植荷藕>故名藕花州。
南桥夜月
棹歌箫韵玉笛悠
南桥夜阑好泊舟
流星划如勾王剑
冷月高挂似吴钩
南桥夜月:仙潭二十胜之一,南桥是南永灵庙前的步云桥,历代为漕运官兵祭祀休憩之驿站,京杭运河穿桥而过,这里水面开阔芦荡无际古今漕运十分繁忙,待夜阑人静,南洋渔火闪烁,夜空吴钩高挂流星划空,芦荡流萤闪闪漕船夜泊,远处箫韵悠悠,南永灵庙已一片寂静。原周围:南有映波亭,徽州会馆,南土地堂,云头桥、西有长生庵,大王庙,旌表坊,古兵衙,朱雀桥,北有九井寒泉,南圣堂,园觉桥,森罗桥,五猖司庙,恩宠堂,碧潭庵,南关和鼓楼以及神驾潭景区,东有南汇历史古建筑区,明因寺景区<</font>毁>及游似宰相府<</font>毁>.
桃源春水
东山座落米峰东
曲水流觞承王公
三贤祠内酌诗韵
洗墨池旁争文风
桃源春水:北依花园港南寺晓钟,南靠京杭运河,属宋游似宰相府(东园)里面有四座人造山峰,尤其以果山最为壮观,山上奇峰秀石,四野桃花春风,旧时每到清明游人如织,平时也是文人墨客吟诗论文会友的好去处,绕山四周有仿绍兴兰亭曲水流觞清溪一条,(仙潭二十胜桃源春水就源于此处水)历代有唐节度使李锜锜山庄,宋贾似道的清胜园,另有三贤祠、洗墨池、美女峰、米芾峰、东山、节烈祠、众多石坊和游汶墓文化景观。
花港帆影
芦泽燕飞暮阳斜
月胧烟村三五家
紫袖琴台半夜曲
一溪帆影夹桃花
花港帆影:在仙潭十景<</font>南寺晓钟>前的花园港,溪上有长寿桥,桥左有座置于潭中央的琴台.该琴台水下台基设大缸.四周置琴瓶让其产生低音共振,在古代可谓登峰造极,为仙潭乐府之一绝.花前月下.美女紫袖、桃花夹岸、一溪帆影,惜毁于50年代(因建粮库河道开拓)图片为:在利通桥下拍摄古北关的桥中桥【菩萨桥.龙安桥.虹桥】右侧善政桥与利通桥之间有慧通寺(原慧通寺毁后曾迁建这里)。
沙坡春晓
柳绿沙坡知春晓
桃红深处闻莺嘹
亭榭高台夜吟处
借得明月赋诗稿
沙坡春晓:在熙春桥西侧南(发祥桥),仙潭二十胜之一,有牛舌状的粘砾斜坡伸至西溪,春天这里桃花流水、柳莺声声、亭前渔舟晚唱,漾溪白帆点点,夜晚玉盘高挂波光涟漪古时为文人墨客常足之处,这里是镇西古文化区它的幅射面极广如:梅林殷商文化,东周吴越勾城文化。
西阁送霞
汀渚鹜飞披霞妆
枝头乌落沐金黄
残红半轮依山尽
天水一色潋湖光
西阁送霞:是仙潭二十胜之一.登阁远眺西栅洋水面浩瀚.漾溪河白涟茫茫依山而尽.沿水芦蒿萋萋.傍河古林丛深暮鸦点点.林间茅扉隐隐炊烟凫绕.渔翁归舟轻荡微波涟涟.残红烁波似桃花洒落.西永宁长桥逶似玉带.桥北魏王庙古柏森森.梅林殷商文化遗址不远.西阁与<</font>沙坡春晓>隔水相望.侧<</font>野桥溪涨>溪水流经塔院松风转向北流出镇区入吴兴荡(六亩洋).这四处均为仙潭名胜.漾溪之水由此北穿熙春桥下流经青龙洋入太湖。图为明崇祯进士新市人胡琏府遗迹,图中双面浮雕鼓石一对为明末遗物保存完整)。
西溪晚霞
汀洲鹭飞画彩霞
橙烟袅林染金鸦
归舟涟漪渔歌起
波缀残红似落花
西溪晚霞:新市寺院庙庵众多,可谓水乡普陀,三寺院:觉海寺、明因寺、慧通寺。三道宫:三元宫、长寿宫、宣梵宫。四宗院:蓬莱道院、海会禅院、建道院、罗汉院。五圣堂:东圣堂、西圣堂、南圣堂、北圣堂、中圣堂。有九祠:康王祠、陆仙祠、三贤祠、刘宣教祠、五猖司祠、吴公祠、佑圣祠、节烈祠、戴侯祠。九佛堂:南总管堂、北总管堂、总管堂。罗汉堂、 太均堂 、大仙堂、报本堂、 中土地堂、土地堂。十二庙:永灵东庙、永灵西庙、永灵南庙、东狱庙、药王庙、刘王庙、大王庙、土地庙《南》土地庙《西》关帝庙、魏王庙、 牛王庙。永灵东庙、永灵南庙、永灵西庙、东狱庙、药王庙、刘王庙、大王庙、土地南庙、土地西庙、关帝庙、魏王庙、牛王庙。十六庵:水月庵、准提庵、青莲庵、西祖庵、西竺庵、慈云庵、广福庵、碧潭庵、长生庵、潮音庵、正宁庵、宝相庵、万寿庵、东庵、西庵、新庵。图片为觉海寺山门。
柳岸渔舟
榴花落红随溪流
,鱼鹰潜叼忙不休
日暮斟翁悦仓满
夜泊柳萤烁渔舟
柳岸渔舟:是仙潭二十胜,古新市地处水乡泽国,港叉纵横交织,湖荡星罗其布,五栅外乡里以捕鱼为生的不贬少数,一般以南西两栅为多。从古时的圣堂布局:全镇共设东圣堂、南圣堂、西圣堂、北圣堂、中圣堂,内设三圣像(农圣、蚕圣、渔圣)可见渔业在民生经济中的地位,那时栅外均是柳岸成荫,渔舟沽酒夜泊,隔水细酌相斟。有方言谚语:东栅柴堆、南栅阳伞、西栅渔船、北栅航船。
仙池夜月
七宝池上接凡桥
九品莲花九步高
清风静夜望明月
碧海星空悬灵霄
仙池夜月:为仙潭二十胜之一,七宝池在金刚楠木殿后,上架接凡桥石级上下莲步十八级,四周用荷花浮雕青石拦板,石柱上蹲石狮三十六只,池深丈许久旱不枯,下植五色莲花,池水清沏时夜玉兔东升水月交映环境十分雅静(图为七宝池和接凡桥之清风明月夜)。
觉海疏钟
观音莲座十尺台
善童叩香百步丹
乐助信女磬鼓起
灵泉钟声从天来
觉海疏钟:是仙潭二十胜之一,座落在觉海寺东南角,历史上觉海寺规模十分宏大座地面积约百多亩,遇有佛庆四乡进香客涌动如潮,特别是蚕花庙会祈愿者(旧称烧香市)从早到晚钟声不息长达一月。平时清晨傍晚觉海钟声与明因钟声空谷回荡给谧静古镇增添了一道晨钟暮鼓古朴意境(图片为古镇太平桥建于宋前,历代重圮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清同光年间)。
听月清讴
玉宇楼高近太清
临栏举杯邀冰轮
天上翩音半夜曲
人间赋歌到天明
听月清讴:仙潭二十胜之一,它在东潭陆仙楼旁,通仙潭风景优美楼前通仙潭上三条港叉交汇,铁公桥、环龙桥、通仙桥三虹环跨三角。历代文人墨客每当清风明月聚集此楼抚琴品酒讴歌赏月常通宵达旦。图:觉海夜月。
虹桥瑞雪
玉砌琼枝银光照
雪霁虹桥分外娇
愧悔只忆杨州桥
诗圣杜牧湖州吏
虹桥瑞雪:杜牧唐太和七年放官扬州太守.诗忆杨州(青山隐隐水迢迢.江南秋尽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寄思他对扬州的思慕.晚年后任过湖州刺使.虹桥属古镇北关.虹桥瑞雪是仙潭二十胜之一.也难考证杜牧是否到过新市.诗虹桥瑞雪不过与小杜李戏言而已。虹桥又名西吴桥、拾清桥、洪福桥、总管桥。建于宋前原为三孔,康熙八年改单孔至今,桥洞两侧有龙首二个,雕琢精美。
香市烟霏
春芦芽短陌吐桑
菜花蕊展垄上黄
香市烟散衔泥燕
蚕妇呼童饷壶浆
香市烟霏:仙潭二十胜之一,新市是桑农渔之乡,仙潭是寺庙庵之地,每年首春农忙前,乡农为祈愿蚕花廿四分(蚕茧丰收)时大小寺庙内烟霏绕袅,焚香拜佛者人如潮涌,邻县的马戏杂耍皮影魔术西洋镜遍布市井,茶馆酒楼熙熙攘攘,大街小巷叫卖不绝,村姑少嫂云鬓高髻遍插蚕花,热闹至蚕月方止(图为古镇魏王庙前龙带桥,南宋时新市大灾魏王押运皇粮途经此桥见两岸遍跪饥民,多次求监粮官放粮不成,无奈杀死监官尽数将粮赈济灾民后,无法回复朝廷拔剑殉刎,镇人为纪念义士在龙带桥北建魏王庙祭祀)。
明因修竹
竹临池塘婆娑影
翠姿滴露贞无尘
葱篁苍苔印纱绿
园光洒疏映碎金
明因修竹:仙潭二十胜之一,南寺(明因寺)五代起香火很盛,到明朝属极盛期,寺旁有修竹万竿桃柳成林,寺内的【南寺晓钟】【钟楼雪望】【明因修竹】寺前的【花港帆影】均为仙潭胜景,到乾隆年间明因寺已到鼎盛时期,这里翠柏掩钟楼,修竹扶疏影,燕斜飞花港,阳光洒隙金,修竹风光至五十年代在万象桥下尚在。
钟楼雪望
孤寺寒幕雪伴松
四野极目漫苍穹
溪上舟行寒江帆
桥下影坐冬钓翁
钟楼雪望:为仙潭二十胜之一,它在明因寺内,传南寺钟声可传声十二里外韶村佑圣桥(八胜寺),南寺(明因寺)、觉海寺、慧通寺是镇内三大古寺院,飞雪中登南寺钟楼南眺游相园(东园)大雪中果山银装素裹迷朦茫茫,寺前花港梭舟白帆,雪里梅香渔翁垂钩,这里历代为古镇风景最风华之处
塔院平芜疏林苍枝鹤翻松陌野平芜枫桕红牧童牛背歌一曲山水尽在夕阳中
塔院平芜:仙潭二十胜之一,塔院分东塔园,西塔院,均为觉海寺,慧通寺坟地,此处原有砖塔二座(故唤塔院五十年代尚有塔基遗迹)并广植苍松,是西北郊避暑纳凉胜地,周围空旷冬为猎捕之处,陌上疏榆梓、多枫桕、富桑槿、遍野塘,丰菱荷。是牧唱渔网之地,属仙潭近郊典雅的田园风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