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磁芯高温焊锡后强度变差

(2018-03-20 16:17:54)
我司的产品在客户端反应, 磁芯在高温焊锡后(400~430度)制品强度出现很明显的下降,他们要求我们分析原因和改善。我也知道磁芯高温焊锡后会出现强度下降,但是什么原理和如何改善还不清楚,希望各位帮忙解答。
焊锡前后的磁芯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吗?而是因为磁芯经过高温焊锡,磁芯里面的缺陷(气孔变化,微裂纹发生恶化造成)?

答案一:高温焊锡后,有部分产品会出现暗裂,这个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得到。没有出现暗裂的,会有微裂纹产品。
原因,磁心是热的不良导体,碰到锡炉后,表面瞬间达到400度,而其他部分还在常温。这种温度差产生了热应力,导致磁心产生微裂纹。
改善的一个办法就是,让磁心本身温度差变小,磁心焊锡前预热处理。另外开发耐焊性材料。

答案二:产品急冷急热會在磁芯內部產生應力,如果應力無法消除則會產生微裂紋!焊锡前后的磁芯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

答案三:这看起来就是微裂痕所造成的,但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没有在焊锡时就破裂。
学理上面,微裂痕也就是破裂,这需要先产生破裂核,微观下破裂核的产生主要在空孔(气孔)、杂质、内应力集中处(差排集中处)、晶粒内析出物、晶界析出物等等微观缺陷,这些微观缺陷相对于晶粒内部原子都有较高的能量,
这些微观缺陷在热应力的强力诱导下,产生能量释放,这能量打断了原子键结力,形成了裂痕。
这其实也是去年我同事处理过的一个案子,那时候判断发生原因与粉体、烧结条件、焊锡条件有关,好处理的是成型和加工产生的缺陷,只讲我们那时候判断的,其他的就自行脑补。
粉体:回收粉内有杂质、假烧温度、成分。
烧结条件:气氛、最高温度、降温速率、出炉温度。
焊锡条件:助焊剂种类、焊锡时间、焊锡温度。
还有额外的一个:加湿烘烤条件。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从粉体成分和烧结条件下手。

答案四:焊锡后所以产品的强度都会差,估计你那边的产品是小的产品吧?其实小产品有时候可以考虑非防爆材质,因为小产品线径可能小,焊锡温度不需要很高,所以防爆可以考虑次之,我这边有的小产品就没有使用防爆材,这样机械强度就好很多,还有一种就是提高产品的强度,听说LB使用磁粉到里面有好处。

答案五:磁芯焊锡后强度不应该只是下降,还有升高的,测量数量足够多,就可以看出焊后的强度分布R差增大了!
我认为是主要是焊锡时的热冲击使产品的内部发生破坏而存在微裂(一般是微裂,如果是大裂的话就是爆开了),而这种微裂的走向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受产品材料本身结晶结构、助焊剂、焊锡温度、产品结构等影响。
如果微裂的走向与测试强度用力方向趋一致(平行)则强度会降低,如果趋于相反(垂直)则强度会增大。

大比特论坛网友更多精彩回答:http://bbs.big-bi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73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