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压器设计中线圈趋肤深度的计算

(2016-03-23 13:17:50)
标签:

变压器

线圈

电感

磁导率

在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变压器线圈的趋肤深度做计算以确定线圈绕线的线径,那么对于铜线来讲,在计算趋肤深度时,有的用6.61/√f,而有的是用7.65/√f,对于分子上的数值,取哪个值是对的呢?


答案一:这样可将导体内由导体中心到表面的磁电关系等效为一个L、R的倒L形串联等效电路(图6.3(b)),A点表示导线表面,B点表示导线的中心。电路的输入是导线的全部电流。当直流或低频电流流过时,电感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电路电阻电流总和等于导线总电流。但如果导线流过高频电流,由于分布电感作用,外部电感阻挡了外加电压的大部分,只是在接近表面的电阻才流过较大电流,由于分布电感降压,表面压降最大,由表面到中心压降逐渐减少,由表面到中心电流也愈来愈小,甚至没有电流,也没有磁场。这就是集肤效应(Skin effect)或趋肤效应的电路描述。skin effect 交变电流在导线中流动,导线表面电流密度较大,越靠近导线中心电流密度越小。这种现象叫做集肤效应。高压输电导线的中心采用钢芯线就是考虑了集肤效应问题。利用集肤效应可以使金属零件表面硬化。集肤效应的大小与电源频率和导线截面有关。频率和截面越大则越显著。故在高频运用中常将导线制成空心,以节约导线,流过电流的导线的深度就是集肤深度,集肤深度计算公式如下:中结果为集肤深度,三个变量分别是角频率, 绕组电导率以及磁导率。如果区分用线材料,有的公式中根号内分母部分还有表示为 2k 的,以 k 的变化来适应材料的改变。一般随温度的不同这个公式对于铜材料有简单的公式为集肤深度 δ = 6.6 / √ f 和 δ= 7.65/ √ f 两个公式。

答案二:都正确。因为铜线的趋肤深度与铜的电导率有关,而铜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取常温时,趋肤深度6.61/√f;当温度取100℃时,趋肤深度7.65/√f。个人建议,计算变压器线圈的趋肤深度采用7.65/√f,因为变压器工作温度在100℃。

答案三:到底是66.1 /√f 还是 6.61/√f?小数点是笔误了吗?例如工作频率70KHz,趋肤深度 66.1/√70000=66.1/264.5 =0.249 (穿透深度的一半),线径的近似取值是0.249*2= 0.498(直径),线径可以取直径0.5mm以下的线径 。


大比特论坛网友更多精彩回答:http://bbs.big-bit.com/thread-453919-1-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