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甘泉“五一”假期旅游

标签:
“五一”黄金周甘泉县全域旅游旅游 |
分类: 追光逐影 |
日前,经文化和旅游部测算,今年的“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
镜头聚焦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甘泉县,因为气候适宜户外踏青和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特别是甘泉大峡谷声名远播,长征总结地为人熟知,甘泉早已进入外地游客的视线并列入计划表,也是他们背起行囊,错峰出行,避开大城市和老牌景区,理智和钟情的选择。
在全国共约1.2万家A级旅游景区中,甘泉的2个国家3A级景区本次取得了较好成绩。经统计,假期内,甘泉大峡谷景区共接待游客23166人(5月1日3500人,5月2日3400人,5月3日8034人,5月4日5600人,5月5日2632人);延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1300余人。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旅游人立足客观实际,提升旅游品质提升,付出的艰苦努力所取得的。甘泉旅游集团开发公司全方位做好假期游客的接待准备,短短十多天,在张家沟游服中心建成了可一次性接待300人的餐厅;建成一座3星级的旅游厕所;顺利启用临时停车场,累计停车4000余辆;开辟3条旅游线路,顺利启用桦树沟和牡丹沟旅游延伸步道。大峡谷景区系列规划即将完成,新的游服中心进入设计和施工前准备,4A级景区创建在望。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提升,设施齐备的游服中心投入试运营,展厅、运动场、科普馆、拓展等设施完成改造,给游客新的体验。景区外连接线道路改造正在紧张施工,新的旅游活动正在谋划,劳山国有林管理局和森林公园景区,对未来发展满怀信心。
这个假期,甘泉的公路沿线及乡村成为自驾游的好去处,随处可见路边停靠的车辆,游客在田地里挖野菜,漫步,拍照,感受乡村慢生活。平日里难得一去的拐沟,也不时有车辆进入,游客畅游在山水间,嗅觉有泥土的芳香,感受的是大自然的清净和悠闲。在东沟川府村水库上游的黄蒿湾,以园林景观见长的云梨山庄着实火了起来,车辆在门口密密麻麻的驻留,自助烧烤摊需要预约。新开发的CS真人对战体验项目,不仅是少年的最爱,一些成年人也一试身手,体验“吃鸡”的畅快。老板说,这个假期他这里就接待游客多达1000余人;
今年是建党百年华诞,参加党史教育活动蔚然成风,红色题材旅游成为广大游客学习党史和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激励爱国情怀的自觉行动。位于甘泉道镇象鼻子湾的红一军团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地(雪地讲话)旧址、位于下寺湾镇的毛泽东旧居等红色场馆及文物保护点游客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假期共接待游客1900余人。
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本地文化元素成为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和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旅游+”衍射各个方面,游客因而提升了参与度和获得感。5月1日,由甘泉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甘泉莲之约演艺公司承办的“秉承传统·文旅融合”送戏曲进景区文艺演出活动在大峡谷景区举行。由甘泉旅游景区党工委主办、甘泉县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游甘泉大峡谷、领百万大礼包”五一万人旅游惠民活动启动仪式,吸引了县内八千里豆业、洛河川腌猪肉、美水酒业、陕果集团、荣华梨园、刺榆酿造、劳山鸡业、袁氏农康以及各方游客的积极参与,“原味甘泉”大礼包受到广泛青睐。5月4日,在延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举办了“天然氧吧 快乐之旅”迎宾联欢会。假期,全县公共文化坚持免费开放,为广大市民群众和游客提供便利,文化市场经营健康有序。文化馆完成2首陕北民歌MV拍摄制作;围绕建党百年华诞,摄制5期歌颂祖国繁荣昌盛题材的节目,拟于节后播放;依托快手平台,大力宣传甘泉非遗,综合浏览量突破2万人次。
假期,是文旅行业的“忙期”,不少同志放弃与家人团聚和外出计划,忙于旅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第一线。与我们并肩作战的,有上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有涉旅乡镇、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维护旅游市场平安有序。来甘游客满意,是我们的欣慰与快乐。
致意广大游客朋友,欢迎再来大美甘泉!平时常来,假期再见!
附:“五一”假期掠影
甘泉大峡谷景区
劳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色旧址及场馆
云梨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