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握教育的契机

(2012-05-09 09:24:0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论文

把握教育的契机

湖北省远安县鸣凤中学  韩远华 

正如种田要抓住“农时”,打仗要抓住“战机”一样,教育也要抓住契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教育契机,就是指教育者发现并及时把握被教育者心理上的兴奋点,通过教育活动使双方达到心理相容,从而取得最佳教育实效。教育需要把握契机,教育契机无时无处不在,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孩子”或许一次,两次有效地教育就能使他们走出困境,并从中获得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

一、等待教育的契机。

教育需要等待,教育是一种等待。她就如自然界的生命规律:怎么可能,种子刚刚播下,便慌忙去收割?没有等待,怎会有那醉人的麦香?怎么可能,鱼苗刚撒下,便马上去捕捞?没有等待,怎会有那沉甸甸的收获?作为教师就是要耐心等待教育契机的出现,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揠苗助长。案例一:学生刘启德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学生,成绩一般,因考外校未上才到我校。在初中七、八年级时毫不出众。但我发现他动手能力强,隐藏着较大的潜力,所以对他从未失去耐心,我一直耐心等待好的教育契机的出现。我根据他的特长让他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组,在九年级时,他参加县科技节电子制作大赛获得第一名,在市科技节中也获得一等奖,并获得全县“十佳科技之星”,参加科技节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好象变了个人。学习主动、勤学上进,成绩直线上升,短短的半年时间,他就由一名中等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今年中考获得了30分的好成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班主任要有百年的目光,要有百年的耐心,班主任所要做的是引领、唤醒、呵护,更是对学生的耐心等待!

二、寻找教育的契机。

教师在耐心等待的同时,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契机的眼睛,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的的契机,利用好每一次教育的契机。有句俗语说得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说的是做任何事把握时机是相当关键的。我们的教育也应当抓住时机。案例二:学生袁程新上课爱讲话多次受到批评。记得有一天我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的学生个个捧腹大笑,我问:“你们笑什么?”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回答到:“老师,袁程新用透明胶把自己的嘴封上了。”话没说完,同学们笑得更加厉害了。我知道这是袁程新在恶作剧,但马上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一定要抓住它,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其实袁程新同学是听老师的话,上课不随便讲话,但一时又控制不住,怎么办呢?他呀,挺聪明的,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是不让自己随便说话。这说明袁程新同学内心想做一个好学生,只要我们相信他并主动去帮助他,他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学生的。”我以上的处理,激发了袁程新向上的欲望。以后袁程新进步不小,上课注意力集中,考试成绩也有明显进步。

这说明教育中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把握住每一次教育契机,更好地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使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创造教育的契机。

优秀的教师不仅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一次教育机会。更要学会积极创造出教育的契机,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案例三:学生李超是七下从外校转入,成绩较差,性格孤僻,也不喜欢和同学交往。在一次走访中,我发现这个学生家是养蚕的。我灵机一动,让这个学生带了几个蚕到学校养。并和同学们一起观察,写观察日记。同学们都向他询问关于养蚕的知识,他很快融入这个集体。性格变得活泼开朗。后来,我把他写的观察日记修改后发表在校报上,使他很有成就感。从此,他对生物和语文有了极大的兴趣,成绩不断上升,自信心也不断增强。八年级我又积极动员他参加生物竞赛,没想到他在湖北省生物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这使他更加自信,学习的兴趣更浓。初中毕业,他顺利升为重点高中。

创造教育的契机是教育的理想境界,需要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要细心观察、耐心倾听、积极捕捉、用心思考。善于根据孩子的特点,创造教育的契机。并以此为教育契机,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充分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在教师的帮助和教育下走向成功。

 

                                                 本文发表于《语文学习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