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弘道”之义浅释

(2021-03-16 16:39:08)
标签:

杂谈

分类: 行吟之风

                   “弘道”之义浅释

 

2015年,学校下文,说学校要建一个国有名办性质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新校区,特向各位教师征求校名。本人见文后,不揣浅陋,也拟了一个校名“弘道学校”,并按其要求写了“对设计理念、意图及内涵的解说”和“其它相关说明”,并上交到学校负责领导。不知何故,学校后来对此事不了不之,也不置一词,反正是新校区建成后,并没有采纳任何教师拟的校名,还是用了学校的原名“红岭中学”,只是就其所在地地名称其为“深康校区”。我想或许是因为我们学校除了高中部以外,已有了其他三个校区,如此称呼新校区是为了保持惯例的一致吧。

今天翻看电脑,看到了当年自己上交的应征校名的文档,觉得对“弘道”的阐释虽然肤浅,但对“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理解或许有一定的帮助,故特将原文档贴在博客。

一、对设计理念、意图及内涵的解说

“弘道”的含义有二:一是大道,正道;二是弘扬大道,弘扬正道。

语出《论语》:“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能够发扬光大道,不是道能发扬光大人。

此句中的“道”,我们不妨作多元化的理解:道德,正义,道理,规律,主张等。因为人是活的,道是死的。道要靠人去发扬光大,人能使道发扬光大,道却不能发扬光大人。以“道德”为“道”的一个含义举个例子:人与人之间交往要讲道德,这个道德该怎么讲呢?显然要靠人去发扬光大,怎么发扬光大呢?就是靠人在交往中去躬行,把它做得恰到好处,达到至善。如此,人也就自然高尚了,有道德了。如果只将道德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人不去躬行,道德能使人自然高尚吗?有道德吗?显然,非道弘人也。

如果将道理解为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那么不管我们明道与否,道总是存在的。凭着这些道,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有序地生发和运转,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会思考,所以能认识和掌握更多的道。自然之道和社会之道通过我们发扬光大,宇宙更加丰饶繁华,社会更加和谐有序,人间更加美好欢乐。这便是我们弘道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寻道,遵道,弘道。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只有按道去行事,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拥护,才会得到更多人的爱戴。按道去行事,我们才能融进自然和社会,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和繁荣。此番道理,小而观之,个人是如此;大而观之,团体是如此;再大而观之,放眼世界,国家也是如此。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要传道,首先必须弘道。如果不弘道,老师便不是真正的传道,授业和解惑也会打折扣。弘道,是教师之天职,是学校之责任,甚至可以说是教育之根本。

我们教育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就是教育学生去明了各种各样的道,力求与道相通,然后按道去行事,成为弘道之人。

中国教育和特区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学校适时引进民营资本,将学校作适当改制,成立教育集团,组建教育集团理事会,设立教育基金,尝试新的教育教学管理运作模式,建设新的国有民办的校区,就是在弘道,也是弘道的结果。因为弘道,学校将会蓬勃发展,成就将会更加辉煌。

二、其它相关说明

1.孔子对道有诸多阐述: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

2.老子对道的阐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

3.深圳市目前还没有学校以“弘道”命名的。

4.我们福田区前有国有民办的学校取名“明德”,如果再将我们学校这个国有民办的校区取名“弘道”,那么就有相互呼应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