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星思零拾--黄兴东
星思零拾--黄兴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78
  • 关注人气: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的表意

(2020-11-15 14:23:45)
标签:

教学

分类: 教学之拾

也说《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的表意

 

2020年高考全国卷的诗歌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所给的答案是这样的:

答案:14. A15.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高考结束,试题和答案公布,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看到后,对诗句特别是对颈联所表达的意思,都琢磨不透,说不出所以然,十分困惑。有老师立即上网查百度,百度无解析;有老师过了几天再上网查百度,百度有解析了,但看完后感觉并不通达,困惑并没有释解。有老师对高考试卷诗后所给的注释,选择题所拟的选项,对主观题所给的答案,都有疑问存在。

这些老师的困惑和疑问,也是我的困惑和疑问。为此,我查阅了王锡九先生校注的《松陵集校注》(中华书局出版)和多种研究皮日休和陆龟蒙生平事迹和诗歌唱和的文章,如缪钺先生的《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马丕环先生的《皮日休年谱会笺》、尹楚彬先生的《皮日休、陆龟蒙生平事迹新考》、李复标先生的《皮日休交游中的几个问题》、亢巧霞先生的《皮日休生平事迹辩补》、刘泽海先生的《陆龟蒙生平存疑问题考》以及马月芳的硕士论文《陆龟蒙研究》等。因为史料对皮陆二人生平的记载都是不详的,有些地方甚至是混杂的,这些研究皮陆二人的文章,其结论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互相辩驳的情况。尽管如此,我还是大致弄清楚了皮陆二人的交往经过,以及这首诗创作的大致背景。

皮日休和陆龟蒙,出生年月都不清楚,不过这些研究皮陆的文章都作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二人年龄相差不大,皮略长于陆。陆是苏州人,皮是襄阳人。陆举进士落第,回乡过起了隐逸生活;皮举进士及第,到苏州做官。因此,二人有机会相识得以诗歌唱和。陆到苏州做官的时间大约是咸通十年(869年),皮陆相识而唱和始于咸通十一年(870年),皮离任苏州是咸通十二年(871年)春。后来,陆将二人以及与他人唱和的诗编了一本诗集,名为《松陵集》。高考所选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这首诗就出自这本诗集。

为了便于理解《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这首诗的表意,先看收入《松陵集》的与这首诗有一定关联且有助于理解这首诗的两首唱和诗。

秋赋有期因寄袭美(时将主试贡士)

陆龟蒙

云似无心水似闲,忽思名在贡书间。

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

文草病来犹满箧,药苗衰后即离山。

广寒宫树枝多少,风送高低便可攀。

这首诗是陆龟蒙于咸通十一年(870年)秋写的,并在题目后自注“时将主试贡士”。唐朝的贡士,与宋元明清时的贡士是不同的。宋元明清时的贡士是指会试及第者;唐朝的贡士实为乡贡进士的简称,是经州县试合格后被推荐参加礼部进士试者。这儿说的“时将主试贡士”,说的是皮日休将主持当年苏州乡贡进士的考试。秋赋就是秋贡,即秋季举行的贡士考试。

这首诗告诉我们,好朋友皮日休将要在苏州主持贡士考试,本来无心仕进,如云自由似水闲静的陆龟蒙有了被举荐参加进士考试的机会,于是决定暂且将象征隐士的鹿皮帽子悬挂起来,把借用邻居的小船暂时还给邻居,从隐居的江湖中走出来,将赴京应礼部进士考试。陆龟蒙说自己虽然身体不好,但仍然坚持勤奋创作,文章草稿装满了筐箧,自己犹如药苗成熟后即将离开深山了。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参加礼部试进士及第的信心。

皮日休接到陆龟蒙的《秋赋有期因寄袭美(时将主试贡士)》后,立即作了一首和诗:

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

皮日休

十载江湖尽是闲,客儿诗句满人间。

郡侯闻誉亲邀得,乡老知名不放还。

应带瓦花经汴水,更携云实出包山。

太微宫里环冈树,无限瑶枝待尔攀。

这首和诗对陆龟蒙参加礼部进士试的现状和未来给予了高度赞誉和肯定。读到这种赞誉和肯定,陆龟蒙的心情无疑是无比愉悦的。“鲁望”是陆龟蒙的字,“客儿”是谢灵运的乳名。

从现有的史料看,陆龟蒙参加过礼部进士考试,至于参加过几次,各在什么时间,史料都没有明确记载,皮陆研究者也都没有弄清楚。刘泽海从皮日休的和诗“十载江湖尽是闲”一句诗推断陆龟蒙曾在十年前参加过一次礼部进士试,因落第便回乡过起了隐逸生活。至于这次皮日休举荐陆龟蒙参加礼部进士试,据多数研究者的看法是因为叛军造反而未能赴京应试。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陆龟蒙在心情愉悦之后,难免有一种遗憾,但遗憾中,陆龟蒙对皮日休依然是心怀感激的。

从题目看,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是一首和诗,那么皮日休一定有一首唱诗在前。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皮日休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这首诗就是皮日休的原唱,也在《松陵集》中。为了便于对整首诗的理解,先对诗中几个生僻的字词作一下诠释。“幽事”,春游美事。“乌纱”,乌纱帽,唐朝士庶都戴的一种便帽,并非官帽。“岸”,头饰高戴,露出前额。“从”,义同前一句的“任”。如杜甫《秋野五首》:“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趁”,寻取。“肉芝”,道家所称的蟾蜍、蝙蝠、灵龟、燕之类。皮日休的这首诗,前六句为一层意思,表达的是对陆龟蒙春游情景的想象、羡慕和自己因病不能同去的遗憾之情;最后两句为一层意思,表达的是对陆龟蒙的期待。皮日休的这首诗作于咸通十二年(871年)春。

陆龟蒙接到这首诗后,立即和诗一首: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高考选的这首和诗,就是陆龟蒙用来表达对皮日休因病未能同出春游的慰藉。如何慰藉,才能让抱病的皮日休心情愉悦起来?我们知道,安慰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拿对方特有自己没有的长处来安慰对方,才能容易让对方心情好起来。陆龟蒙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安慰皮日休的。皮日休有什么长处,是陆龟蒙所没有的呢?——职主贡士考试。

为了便于对整首诗的理解,先对诗中几个生僻的字词作一下诠释。“醉上”,即醉中,因为此句第六字依格律须仄声,故用“上”,不用“中”。“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但这里指的是皮日休放下室内的帷幕,衡遍取舍贡士人选,并非指陆龟蒙从事教学。“百亩蕙”,正如试题注中所说出自屈原《离骚》中的“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两句诗,但这两句诗并非指培养人才,而是指培养美德,“滋兰”“树蕙”在古代诗词中都是如此运用的。“商崖”,指商山,用秦末汉初隐居此山的四皓之典实。“三秀芝”,即灵芝。因为灵芝一年三次开花,故称。灵芝有杰出人才之喻。如杜甫《赠郑十八贲》:“灵芝冠众芳,安得阙亲近。”“栖”,栖息。王锡九先生注“此有畜养义”。这种解释,“畜养”与下句的“施(施舍)”同为皮日休之举动,是通达的。“野鹤”,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性情孤傲,常喻隐士。“山僧”,本无深意,但在此处,还是饶舌一下。清人余成教曾指出“袭美好以‘僧’‘鹤’为对仗”,并列举了一些诗例。王锡九先生说:“皮氏的这种写法,实际上就是反复借‘僧’‘鹤’以表现脱略世俗,清雅闲逸的隐逸情趣。”(《松陵集校注前言》)陆龟蒙在此诗中也以‘僧’‘鹤’为对仗,表意在相同中又有所不同。佛教,这种劝人彻底出世的教派,在中国南北朝时极兴盛,到隋唐,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积极入世的儒学的统治地位,对佛教是有所打压的,但时有反复,直到对社会进步有着强烈促进情怀的韩愈和李德裕的倡导和推动,唐武宗(845年前后)强力灭佛,“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大大地降低了,它自身也江河日下。”“特别是佛教的威望,再也未能在士阶层中卷土重来。”(刘绪贻《中国的儒学统治》)因此,在这种社会情况下,对于主试的皮日休来说,选拔贡士,可以选择失意的隐士,不会选择出世的僧人。“重瞳”,重瞳子,古代认为是帝王的眼相。史料记载,前代人沈约有眼疾,现在皮日休也有眼疾,陆龟蒙用“重瞳”指皮日休的眼疾,是对皮日休得眼疾的一种委婉表达。“江花”,此处比喻杰出的人才。

陆龟蒙这首和诗的结构,与皮日休的原唱诗如出一辙。前六句为一层意思,表达的是对皮日休主试贡士情景的想象、赞美和自己对皮日休的感激之情;最后两句为一层意思,表达的是对皮日休的美好祝愿。我们再用现代汉语对这首诗的表意作一番表述:

皮日休老兄啊,您虽然失去了上次在春城酒醉中与我们的约定,未能与我们一同外出寻春游赏,少了吟咏春色的诗作,但您却能够衡遍取舍所参加乡贡进士的人选。我知道您选择人才是极重美德的,因为您常常吟诵屈原在楚郢岸边吟唱的“滋兰”“树蕙”诗句,总会想到将要选择像隐居商山四皓一样有助治国的人才。对于像我这样失意孤傲的隐居之人(前面诗中“鹿弁”一词亦可证)总是如此抬爱,如同对待野鹤,总是将畜养的笼子编织得很宽松,而对于那些如同山僧出世的人,会让别人去炊做施舍的饭食一样并不上心。但愿能尽快医治好您的那像沈约一样的眼疾。只要您的眼疾医治好了,眼睛就会明亮起来,就不怕人才不到处呈现,就像江花不开满枝头,您也能发现那隐藏处的幽花。

对因眼疾未能一同外出春游的皮日体来说,接到这样的和诗,读到这样的慰藉和祝愿,心情如何,自不待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试卷诗后所给的注释,选择题所拟的选项,以及主观题所给的答案都存在有不妥之处。“下帷”在这首诗中并非“指教书”,更不是指作者“身在书斋从事教学”,更不存在作者“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未裁诗”并非指“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百亩蕙”并非“比喻培养人才”。“商崖”并非“泛指山崖”,而是有所特指。在回答“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说:“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这种“遗憾”,我们更是看不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