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2015-02-03 09:58:2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师质量分析、读后感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城北小学于2015年1月29号对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测。了解学生在科学课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知识水平、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等状况。通过检测,希望了解一下自己的教学质量情况。通过此形式,查找问题与不足,为改变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经验和教学策略,以便把科学课的教学效益提升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科学课程宗旨。
现将此次的六年级期末检测做如下几方面的总结:
一、试卷结构及特点
整个试卷各部分比例适当,由: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作图题;连线题;实验探究题组成。本次试卷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题型丰富,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
从试卷的内容来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考查。关注科学新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知识难度来看,难度适中,没有偏、难、怪题,符合本册教材的教学意图,能比较准确的检测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
本次检测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各种题型分值分布如下表:
题型 |
题目名称 |
数量 |
分值 |
填空题 |
填空题 |
6 |
20 |
判断题 |
判断题 |
10 |
20 |
选择题 |
选择题 |
10 |
20 |
作图题 |
作图题 |
3 |
12 |
连线题 |
连线题 |
2 |
10 |
实验探究题 |
探究题 |
3 |
18 |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六年级参考学生分数统计
本次我校六年级有4个教学班参加考试,总的来说,成绩还算可以,具体成绩如下表所示:
班级 |
应考人数 |
实考人数 |
85~100分(人数) |
所占% |
60~100分(人数) |
所占% |
0~40分(人数) |
所占% |
后20%学生 |
平均分 |
|
人数 |
平均分 |
||||||||||
1班 |
44 |
44 |
30 |
68.2 |
42 |
95.5 |
1 |
2.3 |
9 |
66.33 |
85.41 |
2班 |
47 |
47 |
32 |
68.1 |
44 |
93.6 |
0 |
0 |
9 |
65.56 |
85.34 |
3班 |
47 |
47 |
28 |
59.6 |
46 |
97.9 |
1 |
2.1 |
9 |
63.33 |
84.53 |
4班 |
44 |
44 |
32 |
72.7 |
42 |
95.5 |
0 |
0 |
9 |
69.22 |
85.66 |
合计 |
182 |
182 |
122 |
67 |
174 |
95.6 |
2 |
1.1 |
36 |
66.11 |
85.23 |
2、期末结果概况
从本次的成绩来看,成绩总体还算可以,85~100分以上的人数占参考人数的67%,所有在60分(含60分)以上学生,占参考人数的95.6%。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临场发挥水平较好。
从学生答题状况来看,答的较好的题是选择题和判断题,可能由于题目提供选项,学生经过回忆后想起知识点,因此得分率较高。答的较差的是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对于填空来说很明显的反应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基础概念把握不牢,而探究题则是语言上的归纳概括能力较低,因此得分率也较低。
三、考况分析
但从质量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了一些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学生能把学到的一些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对于此次的检测结果来看,我发现最重要的问题是以下几点:
(1)有些学生将相近问题的答案混淆,还有学生知道某些题目的答案,但是在书写时写错别字或漏字,造成失分。从这些现象来看,很多学生做题时不能认真审题,不能用心检查题目,想当然地按照平时积累的知识去做题,并且在答完卷后不能认真检验校对,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做题习惯进行培养。
(2)学生在做简答题时,回答内容不够完整详细,句子意思含混不清,一方面说明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对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了解不够透彻,只是含糊其词。
(3)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表现在判断题上,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学生在判断时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有等于提高。
另外,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少系统的训练,如,很多孩子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性不强,甚至有的学生影响同伴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狠抓、努力提高的地方。我们的科学教育任重道远。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分析,我对教学现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清楚地看到了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争取在下学期教学工作中通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了确保早日实现目标,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应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
2、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善于探索钻研,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3、教师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充分用于科学学习。
4、在平时的学习和测试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做题习惯和检查习惯。
5、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学习相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加强小组间的合作,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帮助。
7、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可适当参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引导学生参加科学活动,进行科学小制作,将理论用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