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2015-02-02 13:36:4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师质量分析、读后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金孙建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卷由判断、选择、填空、画图、简答五种题型组成,题型较广泛,试题大部分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个别的拓展创新型题目,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本试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注重考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题型全面,完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检验。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难易程度适中。

2、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对应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学习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积极参加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如在第五大题简答题中:一个用气球皮、口杯和橡皮筋做成的装置,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在气球皮上面放少量的碎纸屑,实验很直观。

3、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四年级科学学习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将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行长期保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本试题全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旨,题目及内容都比较新颖,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习惯,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合理正确的解释,又能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二)试题质量评价

本份试题是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科学试题,时值40分钟,该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改理念,符合新课标精神,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查,题型全面,覆盖面广,基本遵循了科学学习和生活的有机结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认知规律,难易程度适中,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培养、提高。

(三)今后命题建议:

1、本着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所出试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中。

2、试题类型进一步灵活多样,体现命题的科学性。

3、试题难度应减小,试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科学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试卷分析

(一)成绩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四年级共有194人参加考试,其中60-100166人,学生的成绩基本符合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成绩一般。从试卷来看,学生审题不是很认真,能够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反映的问题与分析

1、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良好,能够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能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2、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有些学生将相近问题的答案混淆,还有学生知道某些题目的答案,但是在书写时写错别字或漏字,造成失分。从这些现象来看,很多学生做题时不能认真审题,不能用心检查题目,想当然地按照平时积累的知识去做题,并且在答完卷后不能认真检验校对,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做题习惯进行培养。

2)学生在做简答题时,回答内容不够完整详细,句子意思含混不清,一方面说明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对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了解不够透彻,只是含糊其词。

3)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表现在判断题上,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学生在判断时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有等于提高。

(四)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判断题中,(2)过滤前,可以用清水打湿滤纸,让它贴得更紧密。这题很多同学给打错了,就是平时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的主要体现。

第二大题选择题:(3)当我们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铃声()。(15)“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两题目作业本也做到过,反复讲了好几次,还会出错。

第三大题填空:(6)骨骼不能独立运动,必须有——和——的协调,才能使我们进行各种运动。这个题目考察学生平时的积累。

第四大题画图:第一小题大部分学生做的较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作业本上的高锰酸钾不认识听,现在还不会画。

第五大题解答题:(2)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用手反复挤压这个袋子,考察的就是胃的运动。

(五)今后教学建议

1、教师应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

2、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善于探索钻研,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3、教师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充分用于科学学习。

4、在平时的学习和测试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做题习惯和检查习惯。

5、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学习相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加强小组间的合作,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帮助。

7、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可适当参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引导学生参加科学活动,进行科学小制作,将理论用于实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